【热点评述】#黄健翔:中国足球彻底地输了#
中国足球在各种场合的表现,常常唤起球迷们心中的痛,甚至在人们日常讲话中,要说明糟糕的事,也常说“就像中国足球一样,糟透了!”
眼下,黄健翔称:中国足球彻底地输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虽然说一个国家足球产业的发展需要有诸多条件同时发挥积极作用,而且,各国足球队员的身体条件不同,中国足球起步较晚,身体条件也比欧美及非洲的一些国家相对而言似乎在足球对抗方面不利一些。可是,中国开始重视足球的时间也不短了,整体投入也很不少,但结果却令人失望。
其实,中国体育界也早就认识到足球在体育方面的重要性,特别是体育产业化之后,足球产业是世界体育产业的主流,占70%产业产值,而中国在这方面还很有发展前景,只是,中国足球的商业化似乎没有能真正通过理想的比赛成果来创造效益,而是花了很多钱,却成绩很差,招来非议不断。

中国足球产业是需要深入全面地进行革新,并且从基本事项做起。
首先,应创造条件,鼓励更多青少年投入到足球活动中,为足球产业贮备更多人才,以适应足球人才选拔高淘汰率的状况,备选的人多了,才能有出类拔萃的人才冒出来。
其次,坚决杜绝一些所谓的“潜规则”,培养足球产业的堂正风气,防止“官本位”现象或逐利机制扭曲足球产业的健康发展。使参与足球产业的各方面人才都能走正道,真正凭本事获得回报。使名气、利益取之有道。
再次,为积极加入足球产业的人才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包括经济回报、地位改变和受到尊重等,不能只是冠军的或比赛特别突出的才能有回报和荣誉。
最后,要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制定发展足球产业的措施,一方面不要照搬发达国家的足球发展经验,比如只崇拜“洋教练”和全面模仿西方发达国家的俱乐部模式等;也不要妄自菲薄,一味地看衰中国足球,发现缺点,指出失误,要求改正,这是应该的,但是,过度悲观失望也没有必要。

只要找到了对头的路,中国热爱体育的人越来越多,足球方面一定有机会培养出杰出人才的。
有人说,现代中国,除了踢球,普通人有很多机会改变阶层,比如上大学、参军、经商、考公务员等等,这比踢球踢了好长时间却又被淘汰了的要更靠谱,其实,投身于足球活动,加入足球产业确实要承受踢球被淘汰的代价,而且,眼下不少家庭是承受不了的,但是,随着中国对于体育产业的重视,这种状况是会改变的。
专业体制的一些优点或许会被唤回,以弥补纯商业化的操作,青少年足球培训完全交给社会承担的体制或许会有所改变,一切向钱看的方式所付出的代价该引起重视。
不能让想积极参与足球活动的普通家庭去赌培养球员要大赔本的代价,被淘汰的恐惧不会像悬在参与足球产业的人们头上的剑,足球人才培养机制应该鼓励更多人人加入。
头条热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