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期间帮导师带过不下于5位硕士以及2位本科生毕业,也帮助导师招生过,与导师多次交流喜欢什么样的研究生。现将一路上的经验和感悟分享给大家。
受益于良好的合作相处模式,答主直博按时毕业,是课题组6年来唯一一位按时毕业的博士生,以一作发表SCI、EI共14篇(其中,中科院大类一区top2篇,二区top2篇)完美收官五年直博生涯,毕业季收获了一箩筐offer,主要有哈工大(威海)、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山东科技大学(副教授待遇)、青岛理工大学(副教授),清华大学博后和中央、山东、福建、四川、广西、湖南、绍兴等地选调生/公务员。
以下详细聊聊导师最喜欢什么样的研究生?
读研/读博,思想上的准备是最重要的,毕竟能力上的准备始终是不充分的,大部分知识和技能都是读研之后现学的。所以说,先在“道”的层面以大师兄的身份与大家聊一聊导师思考问题的立场。再在具体行为上,“术”的层面给大家一些建议,已达到争取更多资源的目的。

1、导师思考问题的立场
读研期间,虽说自己的身份还是一名学生,但是把自己看成一名公司员工会更合适。在现在的科研大环境下,导师需要拉项目、找经费,去养活课题组学生,我们课题组一年花在学生身上的钱就在300万以上,包括学生工作和试验投入。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要有产出,完成项目、发表论文,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导师以成果为基础才能去申请更多的项目,拉进更多的经费。这样,雪球才能滚起来,导师和课题组才能日益发展、壮大。明白了这个逻辑,我们发现,导师经营课题组与老板经营公司是一样的,所以,作为研究生,我们要时刻明白,自己对课题组要有贡献。贡献包括学术上的贡献(科研产出)和日常运营贡献(跑项目、办手续、日常报销等事务性工作)。如果一名研究生既对学术上没有贡献,也对事务性工作没有贡献,那么你觉得导师想不想要他?学术上的贡献可以帮助导师有成果,事务上的贡献可以节省导师的时间。所以说,归根结底,导师想要的必然是能给他做贡献的学生。

2、如何与导师更好相处,争取更多资源,以达到互利共赢呢?
01 如果你不打算搞科研,专心找工作。至少进组第一年务必要好好科研,确定好自己的研究方向,争取一年以内发表出小论文。第二年,与导师好好说说,说明自己的未来打算,争取导师的理解和支持,再去实习,专心找工作或准备各种考试等。
现在很多同学打算毕业后选调,需要刷学生工作经历,那么可以尽量选择不忙的学生干部岗位,比如班长、团支书、副班长等。务必牢记,工作千万条,毕业第一条,只有毕业,才有其他。
假如你科研能力确实不行,那么腿勤快一点、嘴甜一点,经常出现在导师的视野中,帮他干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在科研上也不能放弃,多汇报、积极主动向导师寻求帮助,就算导师不亲自帮你,他也会安排别的同学帮你一把,毕业也没有问题。
【2020河南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开通】报考者于2020年6月18日9:00至6月22日17:00前,登录河南人事考试网,点击“公务员考试”“网上报名”进入网上报名系统,按照要求填写并保存报名申请。
详细信息见:2020河南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开通 省考报名时间6月18日至22日-福建中公事业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