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门科学叫概率学。通过概率学我们应该知道,政审过的公务员其犯罪概率肯定是要比没有政审过的犯罪概率低,这就是政审的意义所在。
古蓝国家公务员职务犯罪的,个个根红苗正光鲜亮丽,按照政审的逻辑从祖宗三代到直系亲属没有一个是判过刑的犯罪分子,长的必须仪表堂堂,连名字叫的别扭都不受待见。按道理说,他们不应该有犯罪分子,他们很多出身贫寒,靠着顽强的意志和努力,考上了好大学;还有的是名牌大学毕业,家庭背景强大,有钱有势,从小就得天独厚地享受着优质资源。 贪官恰恰就是从这些人里产生。这次有人大代表提出,应取消受刑事打击的罪犯的“子女连坐”政审惯例,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这个道理实际上很简单,对一个曾经犯过罪的犯罪分子的子女,假设或推理可能将来也是一个罪犯,这完全是形而上的主观臆断,不符合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和价值观。
24届毕业生,想问烟草,电网,银行是不是有关系才能进?
没想到2023年还有这种问题,不奇怪的,现在很多人依然认为考公务员要靠关系呢。
有关系,有概率事半功倍,无关系,也有概率能进。这三者其实大不相同,进入公平属性排序电网、银行、烟草。
现在的招聘机制都是很严格的,有关系的只是说你可能会有一些更好的准备,比如说考试范围,面试怎么取得高分等等。现在所有的国企都是公开招聘的,在招聘条件上都是一碗水端平,如果你很优秀,没有关系也会抢着要的。所以说还是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国家电网,目前招聘是相对最公平、最规范的央企。只要你学校够好,成绩够高,进入国家电网不是什么问题,只不过去的地方有差异而已。
烟草里的卷烟厂,由于其待遇和专卖局相差过大,不仅校园招聘,而且进行社会招聘,既然是劳工,那有没有关系都可以进。
银行,介于烟草和电网之间,形式接近于社会企业招聘,也是正常的申请-面试制(部分行有笔试),但相对国网,少了成绩这种极硬的客观标准,可操作空间有一点。#学问分享官##头条创作挑战赛##大有学问#
谋生过好的生活这么容易吗?只有20%的成功概率。在编制单位,特别是公务员最起码90%都是好生活。
财恐龙一位体制内的公务员感慨,但凡有谋生能力都不要考编,那现在千军万马考编的人,都是因为没有谋生能力?那为什么这位体制内的人如此感慨呢?先介绍一下背景,这位公务员在乡镇基层,每个月到手3000多元,还有一部分油补,需要拿发票去报销,这几年收入一直在涨,但涨的不多,而所在城市的房价已经普遍在5000元以上了,他感觉钱不够花。钱不够花也就算了,关键是工作既多且没有意义,干的他都怀疑人生了,这么下去有什么意义?各种报告、各种报表,就是在瞎折腾,这么干上两年,人就荒废了。在体制内,能力根本没什么用,人脉反而大于一切,有人脉的人,可以每天很闲,什么都不用干,照样拿工资,甚至评优提干时,会被优先考虑,另一面,很多人兢兢业业,但一直是一个科员,一辈子也得不到提拔,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工作能力不重要,这些活所有人都能干,只能靠人脉说话。所以他给出忠告,除非走投无路,不然别选择考编。好吧,这种情况确实是存在的,也是体制内一种潜规则,如何破解?很多人进入就躺平,不想升职提拔,所以也不加班,不干活,但这显然是不对的,会导致环境变得越来越差,事实上,最好的办法就是改革,引入市场化离职,让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薪酬能升能降,不再是一句空话,打破铁饭碗,打破大锅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