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全面公开财产,这很必要,要问的第一个问题是:可能吗?要问的第二个问题是:谁来监督?在某种意义上,第二个问题也许比第一个问题更重要。
我们知道,中国的政体是一元化的,我们不搞三权分立那一套,最近再一次强调了这一基本的原则。这就有一个问题,裁判员与运动员的问题,一个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身份,如何做到公开与真实。
首先是公务员不能全都公开,至少有些部门不能公开,向谁公开?现代的信息社会发生了一个重要的改变,就是“信息”是国之重器,“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正如福尔摩斯所言:通过一滴水可以发现尼加拉大瀑布的存在。如何防止贪腐?还是相信纪委的力量与大数据的天眼。就我个人而言,不认为人开财产有多大的必要,天眼恢恢,疏而不漏。
对不起,别想多了,我不是公务员,很多喷子一脑子阴谋论的智商。

即便公开了,如果没有第三方的监督机制,那也是白忙,谁是第三方?这些年对贪腐的打击是深得民心的,更令人忧虑的是“软实力”,冗员与不作为……。#有人说现在的社会道德流失严重,你怎么看#
#2023年两会留言板# 关于两会,由衷建议增加基层公务员工资。现在的体制内,基层公务员待遇不仅工资低,待遇差,工作繁杂,人员流失严重!
国家鼓励年轻人到基层去锻炼,可是基层年轻人却心不在基层!
基层公务员占据了中国公职人员数量的绝大部分,是上级决策的执行部门,直接面向群众,中央和省部级文件能否落地见效,就得依靠基层干部。如何调动其积极性,个人建议可以从工资福利入手。在现在的基础上,可以提高补贴,加大补助倾斜,将补助和业务及能力等挂钩,保证基层稳定,提高干事效率,也能激励广大年轻人进入基层,带动农村发展!

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来临,教师不再是铁饭碗
发现每隔两年诸如“铁饭碗被打破”这类话题就会引起一番谈论。
这个说法早就有了,包括公务员退出机制,公务员法写的清清楚楚,比如公务员连续两次考核不合格辞退之类。这个文件写的退出机制也没有超出教师法的范畴,至于为什么没有出现大规模辞退,和编制什么真的无关,是行业性质决定的,各国的公务员事务官要是能随意裁汰,那一定会变成领导上司的家臣。同时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是本身就不是用来盈利的,不像企业对经济效益那么敏感,和其他国家机关间也不存在企业时刻担忧的那种“你死我活”的市场竞争。
公立学校教师同理。县管校聘在某些地方已经试点很久了,落聘的老师要么转岗,要么待岗培训,要么分配去偏远地区缺老师的学校,不会直接辞退。

这个叫公职人员的身份保障权,像日本的国家公务员法和地方公务员法都目前规定了,除非因本人意愿或出现法定的渎职失职事由,不得降职免职辞退。(我们国家反而没有这种“没有…不得辞退”的规定,而是从正向规定“出现…予以辞退”,但效果是一样的,企业能大规模裁员的法律依据在于劳动法有经济性裁员的规定,公务员法没有)
不知道为什么绝大部分国人都以为公务员铁饭碗是我国独有,就算不去看这些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规定,多看看日韩影视作品(比如上线b站的日本动漫《女子警察的反击》,女主当警察就是因为父亲在企业被裁员后告诫她一定要成为一名稳定的公务员),看看我国台湾地区相关论坛都不会得出这个结论,即便在英国,苏纳克计划公务员岗位减少10万,大部分部长仍主张通过停止招录、自然流失的办法实现。

财政支出大头,必须用于公务员发工资、免费医疗、住房补贴、高额养老金,只有这样才能让公务员安心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满意了,不就是最大的民生吗?切切不可学习有的国家,公务员收入比不上蓝领工人,导致人才大量流失,去搞什科技创新、金融贸易之类的,最后只能是三流人才当公务员,不过这些低端人才,也只能低三下四办公,效率反正也不低,将就用吧
公务员减员增效话题会不会出现在“两会”上?
过两天就是全国“两会”召开的时间了,会议上会不会出现就目前庞大的公务员体系减员增效进行讨论?
目前全国公务员体系太庞大了,前段时间网络上还说全国财政40%供养着体内制的8000多万人,多么可怕的数字!
今天还看见我国的一个偏远小县城,常驻人口8000人,公务员人数竟达2000多人,这是个例吗?我想一定不是。

现在为了缓解应届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国家还对公务员进行扩招,部分省份扩招增幅在50%以上。
以上发生的种种,如果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期,都没问题,关键现阶段我国的经济现状是很多中小企业纷纷倒闭,各大互联网公司不断裁员,外贸订单不断流失,各地政府财政亏空不断扩大,讲真的,国家现在入不敷出了。
再不对国内公务员体系进行调整和优化,就怕国家财政真的要捉襟见肘了!
由于父母亲犯了错,就要子女来承受,这种规定是文明发展的退步,是社会前进的绊脚石。有很多子女因此不能考公务员,参军,当警察,进入保密单位,这就是人才的最大流失和浪费。他们可能会跑到国外为他国服务,成为他国的高级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周世虹表示,一人犯罪受到刑事处罚,就影响其子女、亲属参军、考公、进入重要岗位的规定,应予以彻底摒弃,否则会对受影响人员极不公平。严重赞同。父子不相及。父亲是奸臣,不妨碍儿子是忠臣。父亲是坏人,不妨碍儿子是好人。嵇康宁死不与司马氏合作,儿子嵇绍却以死卫护晋惠帝司马衷。解放前,很多国民党人的子女都是党员,追求光明和进步,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甚至有很多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出身论、血统论,是过时的,必须抛弃。不能以父论子,而要任人唯贤。
精简公务员、调整行政区划已经开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东北,因为持续人口流失,很多地区原来的行政架构已十分不合理,有的区县只剩下几万人口,仍然供养着一套行政班组,不管怎么想财政都养不起。
以前靠转移支付和土地财政支撑着,但现在土地财政后继乏力,转移支付也填不了这么多窟窿,精简改革势在必行。
人口像中心城市迁移是大趋势,随着出生人口迅速下降,很多小城市和县域最后慢慢的只会剩下少数人,这时候再用过去那一套行政价格就显得很臃肿了。
降低公务员和事业编的工资、福利待遇什么事情都解决了,高端人才不去高端制造业,这就是人才的流失。
啊海谈教育就业的尽头是编制,华南理工硕士放弃华为15级高薪,入编街道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