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老表,真人真事,姑娘叫芳芳,今天三十六岁,一米六个头,白皙的皮肤,一笑二个酒窝,甜甜的,长得挺好。一本名校毕业,按理前途一片光明。大学一毕业考上公务员。不久,芳芳谈了个家境好的小白脸,谈了一年半,快到谈婚论嫁时,小白脸撇腿跟人跑了。不久又谈了一个初中没毕业,洋气的给老板开小车司机,父母死活不同意,说文化水平太低不匹配,芳芳就停止交往了。单位同事热心介绍一位检察院干警,中等个,但有超強的家暴倾向,芳芳受不了结束了。芳芳三十岁时在一次晏会上,认识了一位一米九五个头,国字脸,身板笔直,帅气阳光的小伙,比芳芳大五岁。浙江温州人,开影楼的,有房有车有钱;关键性格好,对芳芳百依百顺,体贴入微。她俩在一起快快活活、幸福生活快二年。得到我们家族人认可,下步就差领证了。有一天,一位大姐领着三个孩子找到影楼;原来帅小伙子老家有老婆有孩子。他瞒着芳芳,瞒了所有人,芳芳崩溃,彻底地崩溃:骗子骗子!芳芳怒吼咆哮着,从此像变个人。不在欢声笑语,不在快快乐乐,彻底关闭自已受伤的心灵。一天,芳芳收实收实东西,她要出远门了。父母赞同她出去散散心。芳芳不声不响,头也不回含着泪走了,走了,走了,她走到峨眉山当上了尼姑,现法号:明镜。芳芳看破红尘,她要远离纷乱的人世间。了却一切一切姻缘,阿弥托福!芳芳父母得知女儿去当尼姑,悲痛欲绝,呼天喊地,勿勿赶到峨眉山,在山门足足等了三天。芳芳心死了,心死了,硬是没见父母。好狠心的女儿!芳芳父母绝望,跌跌撞撞回去了。母亲想不通,含辛茹苦乖宝宝养大怎么成这样子呢?绝望绝望绝望,绝望到极顶,在自家自留地大树上上吊自尽了,父亲抱着老伴的尸体,哭得浑天地暗,他不明白这到底怎么哪!怎么啦!
其实杭州房价高,真的不能怪杭州本地人,其实很多高价楼盘(学区房除外)都是一些周边地区的有钱人炒起来的。浙江素来就是浙商云集,创业氛围极其浓厚,很多浙江商人的商业嗅觉也极其灵敏,算准了杭州房价还是有很大升值空间就进行了投资。其实这些浙江商人中只有极少数人是本地人。之前看到很多回复说浙江人做生意的多,爱攀比,滑头,比较“心机”,但其实杭州人虽然也爱攀比(这点我承认,毕竟其实攀比这东西,是人性,很难避免)但做生意的并不多,也比较胆小,并不擅长去做生意或者投资这些高风险的事情。所以其实很多老杭州在目睹房价飞速上升的过程中只能拍大腿:“晓得就多买几套房子了,以前房子多少便宜啊”,但是机会错失了就也没有了。有很多人认为杭州人都很有钱,作为一个杭州人来说,我身边大多数真正有钱的真的都不是老杭州本地人,而是上世纪末迁入杭州经商的宁波(尤其是慈溪余姚)、台州、温州等地的生意人,老杭州早些年(尤其上世纪末是本世纪初)认为做生意是很不靠谱容易蚀本的事情,都喜欢老师、公务员、事业单位这些岗位来的稳当,所以相比之下,大多数本土杭州人只是能够应对目前相对较高的物价、有一到两套房、生活支出不怎么拮据而已,并不到真正意义上的有钱,毕竟浙江有钱人尤其是温州台州这些地方的太多了,再加上马爸爸这种大佬,这种程度实在不敢说自己是有钱人!
跑了一下午,竟然没找到投简历的地方[捂脸]#新乡头条#
这找不到工作,越来越着急了,跑了几个招聘会都没有合适的,在两个招聘网站上投简历吧,竟然都不带看的,这我能想通可为啥有的看了也不回我呢,合不合适的咱聊聊呗,这我一气之下,那就去现场投简历吧。
在市区和新东工业区几个公司,围着厂区转一圈,除了门口的保安,外边根本都找不到厂里的人,连来应聘的也没有,这和温州那边的场景差太多了。
找了个年轻一点的保安大哥他说要到“新乡人才网”上投简历,这样公司人事才会看,竟然是这样?那发布在智联、boss上的有啥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