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有那么香吗?大家看一下,这是2021年开封市的公务员部分录用名单,里面有两位85后,都快四十岁了,考上了公务员,和00后一起进入机关,开启人生新篇章[机智]!各位在考公务员的8090,只要努力坚持,还是能上岸的啊!#我要上微头条# #公务员考试#
#头条创作挑战赛#今天是2月26日,天气晴朗,春天气息更加浓厚啦。又是一天369大集开市之日,马路边市场照样人流涌动,各种商品琳琅满目。边逛市场,边听书,顺便买了丑橘和青萝卜,丑橘一斤五元,青萝卜一斤才一元,物价很平稳,问了一下猪肉价一斤十元。
逛菜市场,耳机忽然间播出北大历史学教授赵冬梅写的《人间烟火》,该书里有一段解读了为什么中国人的美食与其它世界各地相比,更喜欢用“炒”这种独特的烹饪方式。也跟友友们分享一下。
书里讲:“炒”这种烹饪方式,它的历史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长,唐宋以后才兴起。
具体来说,要想“炒”起来需要两个基本条件。第一要有锅。炒菜用的铁锅,对导热性和器型的要求很高。据赵冬梅老师的考证,能够用来“炒”的锅,战国时南方就已经出现了。第二要有油。远古时期油很匮乏,但到魏晋时期,植物榨油技术有了较大发展。
锅和油都有了,按说炒菜的条件已经具备了。但是上千年来,我们的老祖宗早就习惯了用蒸煮、烘烤的方式做饭,惯性的力量这么强大,想要改变谈何容易。
那炒是怎么流行起来的呢?原来,在唐宋之际,人口快速增长,而森林越来越少,长安和开封都先后出现了“柴荒”。长安在柴荒最严重的时候,对首都的公务员和外国人全部实行柴火配给制,五品以上官员每天供应2斤木炭。这些人尚且如此,普通百姓的日子就可想而知了。
缺少燃料,倒逼老百姓用“炒”这种烹饪技术来做饭,因为大家发现,炒是比蒸煮更节约燃料的方式。更没想到的是,炒菜竟然意外得好吃。到了宋代中晚期,采煤技术普及,民间开始大量使用煤炭,不再缺燃料了,但炒菜技术却保留了下来,成为中餐里最具特色的烹饪技法。
所以你看,形势比人强,炒是燃料资源缺失倒逼的结果;当下,各路健康专家又奉劝人们烹饪食物时少用炒,多用蒸煮,我们的烹饪方式即将又轮回到古代。历史如此偶然,又巧合!
最后,再跟友友们分享纪录片《风味人间》里对“炒”的描写,非常有美感:“炊具完美的弧度,和烹饪者细微多变的手法,让食物在锅内迅速翻转,抛向空中,反复散热降温。烹饪过程在最短时间内一气呵成,水火相济,味形俱佳。”
炒不仅有厨师的行为美,也有食客的口味美,但还是缺点健康,还是回归老祖宗吧!多吃蒸煮食物,少吃炒出来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