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对疫情一问三不知的黄冈市卫健委主任唐志红,免职处理后,履历已悄然更新为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组织部回应任命程序合规。网友们都觉得很荒唐,因为按照普通人的理解,既然都出过问题了,当年也被免职处分了,怎么还被重用了呢?其实,造成这个认知误差的原因,主要大家误解了“免职”这个词,大家把免职等同于撤职了。
免职是指任免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通过法定程序,免去公务员担任的某一职务。免职只是意味被免职人不再担任原职务,一般不具有惩罚性。
根据《公务员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规定(试行)》第十四条规定,公务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免职:(一)晋升职务后需要免去原任职务的;(二)降低职务的;(三)转任的;(四)辞职或者调出机关的;(五)非组织选派,离职学习期限超过一年的;(六)退休的;(七)其他原因需要免职的。
所以,每当有官员出了问题,引起民间热议,都是被组织火速免职处理,然后老百姓拍手称快,以为官员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对政府的果断处理赞赏有加,热议很快平息。但实际上了呢,问题官员没有得到任何处罚,只是暂时调离原工作岗位,待到事件热度过了后,再悄然复出,只是换了个岗位而已,说不定复出官员还在心里嘲笑网民很傻很天真呢!
免职,已经悄然成了问题官员的护身符!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虽然对问题官员不能因一时过错就一棒子打死,要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但也不能让个别官员形成“免职等于换岗”的心态,问责必须高高举起,重重落下。对官员的复出要有严格的界定,问题官员的复出,应该提前公示,让公众享有知情权,对于造成恶劣影响的问题官员,该降级的就降级,该清除的就清除,只有这样,才能对心存侥幸的部分公务员形成威慑力,才能保持公务员队伍的纯洁性,才能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三年前那位对当地疫情“一问三不知”的时任黄冈市卫健委主任唐志红令我记忆犹新,她为官一任面对督察组却连最基本的当地医院设施相关问题都搞不清楚,事件曝出后徒留互联网上一阵错愕。
此事件过后唐志红被免职,三年过后她却又当上了黄冈市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当真是“惊喜不断”。我倒是真想问问有关部门,三年前的闹剧足见唐志红的工作能力,你们重新启用此人的根据何在?唐志红以前“一问三不知”掀起滔滔众议,你们重新启用此人的考量何在?一份公告就宣布重新任用三年前早有定论的糊涂官,成何体统?以前有疫情督察组,虽然如今疫情过峰了,但各地基层可别忘了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以后公众亦是你们必须面对的督察组!
之前咱们说娱乐圈要杜绝劣迹艺人,我举双手赞成,劣迹艺人二次复出依然风生水起必然会造成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同时我认为官员的任免更该慎重,别看是基层工作人员,可他们手里也是有实权的啊,因过失造成恶劣社会影响被免职的官员出份公告就重新任用显然不能服众!
另外我看有位自称黄冈人的网友在2020年就表示唐志红会被重新启用(图是我自己截的,保证真实),这真的是太讽刺了!老百姓心中的公信力主要就是靠基层单位的政策执行去建立,三年时间却出现流水的过失铁打的主任,人事任免岂能如此儿戏?
希望相关部门慎重考虑此事,最好能严查一下这到底是什么操作,给公众一个说法!
#头条小组红人扶持计划#
香芸突然出现在我身后说:老板叫你过去一下。
心里七上八下的,最近也没犯什么事吧,我放下手上的活,就这样走进了老板的办公室。
我是一名产线上的普工,一个月就挣那四五千块钱。平素里很少被老板约谈,一年中唯一一次就是发年终奖。约谈的内容无非就是某某你工作很努力,很有责任感,与同事相处融洽,公司感谢你,这点年终奖先收着,等公司壮大了,我们的年终奖也会更多。来了快五年,年年画大饼。都让我怀疑,人家的大饼是或大或小,总要有,我们的是到底有没有你心里还没点B数吗?这次叫我去办公室还真有点忐忑,无事不传yanwang殿。
我刚一进去,老板就开口了:你是怎么办事的?我一头雾水,疑惑的听着。
你们几个都是老员工,我指望你们挑大梁。告诉我,为什么Xxxxx项目没有动工?我想了一下:老板,最近这批货还没做完,所以我想着。。。
“不要你想。”我话没说完,老板急了:“xxxx项目都快黄了,我都给人承诺了三天后交货,你们都还没开始动。”
xxxx项目从头到尾,都是老板一个人在联系,我们根本不知道是个什么状况。见老板这暴跳如雷的举动,我选择默默的侯着。
“别傻站着了,赶紧去下单,加班赶货了。”我低头称是,只听背后来了句:真是急死个人,没一个省心的,只拿钱不干人事。
做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打工仔,无缘无故挨顿骂,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关键是我和车间的兄弟们累死累活,天天加班到晚上十点,这种项目什么时候启动老板说了算,与我们没有任何关系的事也要怪我们,如果换成你们,怎么办,铁子们,问你呢。#黄冈头条# #职场# #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