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被顶替者苟晶# 有一位被毛主席称颂过的大才子,他“冒名顶替”参加科考,高中状元后却毅然决然放弃了公务员的身份下海经商,最终成了晚清的一位知名企业家,他一生创办了20多家企业,370多所学校,创下23个“中国第一”。
这位大才子就是张謇[jiǎn],张謇出生于晚清中国南通海门的一户农家,是当地有名的神童,张父想着改换门庭的机会来了,就一心想让张謇走科举进体制内工作。
同治七年,15岁的张謇准备参加科举考试,却发现一个大问题。原来在那个年代不是谁都可以参见科举考试的,如果你祖上三代没有人参加过科举考试,那你们家就属于“冷籍”,“冷籍”家庭的孩子要想参加科考必须经过严格的家庭资格审查。
面对自己的神童儿子,张父不敢冒这个险,心想儿子万一没通过审查十年寒窗岂不枉费了,于是张父就动了歪脑筋。
张父拐弯抹角找到了如皋一个叫张育才的人,付给张育才家一笔银子冒名张育才参加科考,最后张謇不负众望县试一举得中。
却不料张育才一家得知张謇得中便起了贪心,四处宣扬张謇冒名顶替的事从而勒索张父,面对一而再再而三的勒索,张父不堪其扰,四处打点想帮张謇恢复原籍,岂知对于张家这样的家庭是难比登天。
无奈之下只有继续参加科考,幸得张謇后来中了通州秀才,书院领导一看这是个人才,才帮着四处疏通关系,最终帮着张謇恢复了原籍,张謇也没有辜负领导期望,在光绪十二年高中状元。
一个人的成功需要天分,需要勤奋,更要贵人的扶持,不过还是最好不要投机取巧,容易误人误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