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公务员加考专业(省考加试专业)

#20余省份今举行公务员省考#头条热榜公务员大幅扩招,这5种专业招的人最多!

#20余省份今举行公务员省考#头条热榜 公务员大幅扩招,这5种专业招的人最多!

继2023年度国考笔试之后,今天有20余省份启动了公务员省考。 从招录规模来看,多数省份的招录规模都有所扩大,部分省份扩招增幅超过50%。

翻阅各省公布的招录职位表可以发现,各职位在报考专业限制方面呈现出一定的收紧趋势,不限制专业的岗位比往年有所减少,从而也削弱了往年“专业不限”规定带来的报名人数极度不均的状况。

高考是先考试,后选择专业,而公务员考试是先选择职业,后进行考试。在职位的报考中,大学所学专业是最主要的限制条件,有了足够匹配度才可以报考。每年公务员报考时,仅专业这一项就能刷掉千军万马。

那么,有哪些专业最适合报考公务员呢?换句话说,今年的公务员考试,录取人数最多的专业有哪些呢? 

1、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是中文系里开设最早的专业,也是中国高校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

公务员每天都会撰写大量的文字材料,处理大量的文件,如果有较强的公文写作水平,对一个公务员的发展有很大帮助。

因此,很多高校针对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与文字处理有关的工作这一客观现实,大都开设了中文信息处理方面的课程,使学生掌握办公自动化方面必需的技能,这也是公务员招考喜欢这个专业的原因之一。

2、法学

法学是高校十大学科体系之一。目前,我国所有号称自己是一所综合性大学的高校几乎都开设了法学专业。因为法学专业的课程有很多的法律条文需要记忆,所以报考者要有较强的记忆能力、表达沟通能力。逻辑思维好、善于思考、沉着大方的人适合选择法律专业。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基础是计算机网络,所有信息几乎都可以“一网打尽”。随着计算机在政治、军事、金融、商业等部门的广泛应用,社会对计算机的依赖越来越大,尤其是国家行政机关现在已经进入无纸化办公时代,行政机关的办公水平逐步提高,需要很多计算机类专业人才负责设备维护、系统优化等工作,以保证各部门工作的有序进行。所以作为行政机关不可或缺的人才,计算机类专业的毕业生在公务员招录中还是很抢手的。

4、经济学

经济学包罗万象,是金融学、财政学、保险学、工商管理等热门学科的基础专业,是典型的杂而不专的专业。

经济学又是一门很现实的学科:人民币升值还是贬值,石油价格上涨还是下跌,东南亚金融风暴,国企海外上市......有关经济的每一条新闻无不触动着人们的敏感神经,因为它关系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正因为经济学有如此神奇的魅力,所以才成为党政机关需要的最多人才之一。

5、会计学

无论何级何类单位,会计都是必不可少的,小到一般财物的管理,大到远景战略目标的制定,都需要会计参与。可以说,三百六十行,行行有会计。难怪职场上会流传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公司要在外地开分公司,老板只需要带一个会计去就能开始营业了,其他的员工可以陆续招聘。”

会计的地位如此重要,公务员能不喜欢吗?

适合考公务员的十个专业

第一,军官转业时,都需要在正式转到地方之前进行选岗考试,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招录公务员”考试。第二,任正营职满三年的现役军官,专业到地方党政机关时,对应的职级就是正科职。

雪域十年

西藏33岁正营职干部,复员后考上公务员,又到正科级了

#多省份公务员扩招#【多省份扩招增幅超50%,推出应届生利好政策】#20余省份公务员省考#观察各地2023公务员招录计划,多数省份公务员招录规模都有所扩大,部分地区计划招录人数过万。比如,广东全省各级机关计划招考公务员18258名,湖北2023年度省市县乡计划招录公务员11268名。

  从招录增幅上看,甘肃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4地扩招超过50%,其中甘肃省扩招规模79.7%。

  具体来看,部分省份面向应届生扩大公务员的招录幅度。

  例如,河南2023年全省计划录用公务员9134人,其中34%的职位不限制专业,98%的职位不要求基层工作经历,对2023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报考年龄放宽到40周岁以下。

  四川省突出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市级以下机关职位主要招录高校毕业生。“四级联考”中99%的招录计划应届毕业生可报考,其中1958个计划限招高校毕业生。

  河北省专设面向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招录计划共3708个,进一步畅通高校毕业生进入党政机关渠道,促进重点群体就业。

【公务员扩招要双向奔赴】“2023多省公务员扩招超50%此前”登上热搜。这些省份包括甘肃、云南、广西、内蒙古,甘肃扩招的规模高达79.7%,云南接近60%。

据媒体报道,今年多省份都在扩大公务员招录规模,整体扩招约16%。东部沿海地区的发达省份则呈现小幅扩张的趋势,江苏和山东扩招比例在10%上下,其他省份也呈现扩招的状态。

过去一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激增。考公成为毕业生的热门选择,扩招自然也在预料之中。公务员扩招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之一,但扩招比例超乎“常规”,且跟进省份不断增多,“风口”之下的考公,需要各方冷静审视。

对于选择考公的毕业生而言,岗位多了,机会也多了。但机会不等于“上岸”,更多岗位也意味着更多的竞争者。

从多地公务员招录政策看,省考面向应届生、面向基层岗位倾斜的特征明显。反过来,这些基层岗位对于应届生而言,与其所学专业是否匹配、职业规划是否对位、自我发展愿景是否吻合,都是要深思熟虑的考题。

从基层政府角度看,经济复苏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扩招可以消除就业歧视,给当地注入活力,增强政府基层治理水平。同时,更大程度地“照顾”应届生,向长期被“冷落”的基层倾斜是好事。

但也应看到,大量新增岗位并非专业指代性强的技术岗,对应大众期盼的提升相关政府部门的办事能力、服务水平仍有距离。

即便是充实基层力量,岗位去掉了工作经验限制,大量“小白”加入其中,应对复杂繁琐的基层工作,适应不同于城市的工作环境,都可能是“真香”的另一个现场。

三年疫情之后,各级财政更要过紧日子。大量岗位设置面向县乡基层,不能只考虑短期就业,而不考虑实际的岗位需求。

跳脱了按需定岗,“需求之外”很容易导致人浮于事,还可能给财政造成不小的现实压力。紧日子之下,不必要的公务人员支出多了,其他迫切需要投入的民生资金就少了。

抛开疫情因素,精兵简政一直有呼声。而疫情之后经济修复,社会重回轨道,公务员规模在合理的范围内增长,应有普遍的共识。

一方面,基于公务员能进却难出的现实,在不增加财政支出的情况下,提高现有存量公务员的工作效率以及待遇,仍需要一以贯之。

另一方面,扩招要按需定岗,人才适配,各得其所,通过科学的评估考核,确保增量有增的价值,而不是增成了负担,才是扩招下的双向奔赴。

#多省份公务员扩招#

北京商报评论员 陶凤

有个小小的建议,参加高考的学生将来要是想做公务员的,就不要去纠结什么专业了!学生家长可以看看,现在的领导没几个是在自己所学专业领域内的单位工作!为什么?自己去想!!!![呲牙]

#一起来唠身边事# 27省市公务员联考明天就开始了,我家里有一个亲戚考生,某名牌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学校即是211也是985,双一流院校,这次报考的某个县城单位,这会正加紧学习呢,我大概翻看了一下学习资料,估计我能考20分不错了,真不容易,能考上的都是全才,但愿明天所有孩儿们都能考出好成绩!

#小组问答箱#

随便看一题估计都得算计半天,不一定正确,有兴趣的友们看哪个是正确答案。

都人工智能了,ChatGPT可以代替绝大部分文科专业的人,文科生没有前途,唯有考公务员[捂脸]

优美辰星uy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292640/
1
上一篇村官 公务员(村官公务员吗)
下一篇 公务员套餐2017(公务员套餐体检和事业单位入职体检一样吗)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