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4年,明神宗朱翊钧大发雷霆,下令:没收张居正的所有财产。紧接着,江陵的官员们就包围了张府。十多日后,锦衣卫将张府的大门打开,场面极为惨不忍睹:恶狗正在啃食人的尸体,张家17口人竟活活饿死了。
张居正也算得上是个青年才俊,二十三岁就考了进士,入朝为官。张居正的祖先,当年也是跟着朱元璋一起出征的,到了张居正那一辈,他的家族,已经不是那么强大了。但是张居正却受到了祖先的影响,他决心要成为一名有经世致用的治国人才,以造福于民。
张居正在万历十年病逝,只过了八个月后,万历就对张居正展开了清算。张居正的大儿子张敬修,在严刑拷打之下,被逼自诬,最终,他写下了一封血书,自缢身死。
张居正的二公子见自己的大哥自杀,也是忍无可忍,但是自己投井,绝食都没死成,被狱卒救了回来。张敬修的老婆,更是被一把匕首刺瞎了双眼,她不敢相信,这是眼前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事实。
而其他张家的女眷也受尽侮辱了,全部逐一搜身,搜查的士兵将手伸进女眷的内衣里面进行搜查,极尽羞辱。连张居正八十岁的老母亲都没逃过搜查,幸好申时行及时上书求情才保住了张母的性命。
锦衣卫在这场悲剧面前,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依旧“尽职尽责”地进行着搜刮。最后,“收获满满”的锦衣卫,也为张居正的贪官污吏盖棺论定。
要打败魔鬼,首先要变得比魔鬼更强。只要能把事情办好,能达成目的,不管用什么方法。他已经不指望皇上会有什么良心上的觉悟,也不指望他会悔过自新,而是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一点一点的改变着大明朝。
《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明月,曾经给过他很高的评价:他是一个天才,生于纷繁复杂之乱世,身负绝学,以一介草民闯荡二十余年,终成大器。他敢于改革,敢于创新,不惧风险,不怕威胁,是一个伟大的改革家。
当年明月,本名石悦,生于湖北宜昌,从小就是“历史痴”,自打识字起就开始看历史,不认识的字就自己去查词典,三年级那年,他和爸爸一起去图书馆,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的人生。
到了初中和高中,只要一有空,他就在学校图书馆消磨时光,里面的历史书几乎被他看完了,真不知道他脑子里为什么能装得下这么多知识。
石悦念完大学后,石悦在家人的建议下,报考了一名公务员。许多人说,很多人说考公务员是为了有个铁饭碗,活得悠闲,而石悦则把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充实。每天下班之后他不爱出去应酬,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对历史的研究上。
晚上,他在网上看了一些关于历史的帖子,发现很多人都有错误的理解,为了改正自己的错误,他决定用自己的知识在论坛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但中国的历史实在是太久远了,他也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
因为他读明史最多,也很喜欢朱元璋。谁想无心插柳,柳成荫。他首先写的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谁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打破了所有人的世界观,历史竟然可以如此精彩,如此的真实,看得过瘾!这是很多读者发出的感叹!
仅仅一年,“当年明月”就成为了拥有百万粉丝的大 V。“当年明月”一火,就有好几家出版社找上了施悦,想要帮他出书,所以,他一口气就将这些帖子全部打包发行,五年下来,已经赚了四千万的版税。
石悦也曾在央视主持《面对面》节目中接受采访、做访问,成为一名知名作家,受到广大读者和广大读者的喜爱。直到此时,石悦的领导和同事们才知道,原来,这位沉默寡言的石悦,就是当年的明月!连自己的妻子也是从电视中得知的事实!
对他来说,兴趣就是兴趣,工作就是工作,偶尔的成功并不能说明一切,世人的吹捧更加不能全信,如果一时脑袋发热,真的全职去写小说了,可能不见得会有现在幸福。
《明朝那些事儿》是关于1344年至1644年间的一段历史。《明朝那些事儿》立足于史料,以时代、人物为线索,采用新奇的手法。语言风趣幽默,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呈现了明代十六代帝王及其他王公、达官贵人、小人物的命运。
这部白话文历史深受读者喜爱,是一部“史无前例”的巨作,各界名人都争相阅读,将这套书当作枕边书,历史书为什么这么受欢迎,俗话说:“读史使人明智,读得是历史,写的却是人性。”
《明朝那些事儿》一改过去单调乏味的叙述模式,以时代、人物为主线,循着历史上皇权更替的线索,其中还加入了小说的创作手法,剖析人物的心理,对当时的政治与经济作出评估。
《明朝那些事儿》是一部非常纯良的作品,它的历史专业度很高,而且它的姿态也很谦虚,让人看了就觉得有趣,作者把他对历史的感悟,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写了出来。许多人看了这本书,就会爱上它,也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感兴趣的家长朋友们,点击下方链接购买。
【V盟书屋】明朝那些事儿全套9册 当年明月增补版
【V盟书屋】明朝那些事儿全套9册 当年明月增补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