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安徽省卫生厅副厅长尚军涉嫌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经安徽省安庆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审理,2014年2月2日下午在该院依法公开宣判。法院以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被告人尚军有期徒刑十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15万元。法院经审理查明,1992年至2005年间,被告人尚军利用其在阜阳地区、阜阳市任职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合计人民币90.65万元、美元200元。另查明,被告人尚军还对其所有的98.74万余元财产不能说明合法来源。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尚军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钱财共计人民币906500元、美元200元,其行为已构成受贿罪;被告人尚军的财产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对98.74万余元的财产不能说明合法来源,其行为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鉴于被告人尚军案发前如实供述自己的全部犯罪事实,案发后积极退出全部赃款,认罪态度好,并积极检举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具有自首情节和立功表现,依法可以减轻处罚。据此,安庆市中级人民法院依照相关法律规定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芜湖市志 民国元年(1912)
一月十五日,裕皖官钱局停办,改组成立中华银行。1913年因袁世凯兵变抢掠而停歇
一月,民国政府废府、州、厅而保留县、道建置。芜湖县直属安徽省。
二月二十一日,广东人霍守华在芜设立裕繁铁矿股份有限公司,约定该矿所产矿石全部供应日本,有效期14年,
春,皖军第三旅二团长傅家珍借口欠饷哗变,被镇压。
四月三日18时37分,芜湖地震甚烈。
七月三日,深夜,驻芜湖庐军第五十七团第二、三营士兵因欠饷50日相约哗变,抢掠长街店铺27家,焚毁4户。
七月十六日,驻芜龚鹏旅宣布独立,因民国政府军将进芜湖,即于八月二十七日取消独立。
七月,李德膏等将安徽公学改办“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校址在芜湖东门外).
八月二十三日,芜湖警察因积欠月饷达两月有余,各区巡士罢岗,至警察厅坐索,冲毁巡局,至发饷后解散。

九月十三日,安徽都督府获财政部同意,安徽省财司、中华银行向芜湖日商三井洋行借洋20万元,作行政经费、签订借款条件。以省境铜官山矿采出铁砂抵售,借款由省负责筹还,1913年因兵事停邊。
十月一日,因1911年中英签订禁止鸦片进口条约,芜湖巡警总局颁布禁烟令,严禁栽种鸦片和禁止人民吸食。
十月三十日,孙中山上午乘船抵芜并出席欢迎会,勉励各界人士群策群力,尽心办理国事,当晚离芜赴上海。
是年,李经方购置“芜安”、“芜通”、“芜大”三艘小轮及十几条木拖船创办利济轮船公司。
是年,共和党芜湖支部创办《共和日报》,社会党芜湖支部创办《讯报》,芜湖农业促进会创办《农业日报》。
是年,芜湖日本领事馆建立,直至抗战胜利。
是年,美孚煤油公司于弋矶山北建容量为5000吨油池两座,亚细亚煤油公司亦建两座,每座容量500吨。

是年,同丰碾米公司兴办。
#芜湖头条#
安徽一痴呆老人,口中念叨着一串奇怪的数字,儿女觉得很蹊跷,便报告了当地政府,没想到惊动了军区,下令彻查。
彻查的结果惊呆了众人,纷纷感叹:果然不简单!
这位老人是谁?口中默念的数字又是什么?为什么会惊动军方?
这位老人叫宋良友,在儿女的眼中,就是一个挖了30多年煤的煤矿工人,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
宋良友退休后,刚开始也很正常,但在他86岁的时候,也就是2014年,他的身体开始变得不协调,反应也越来越迟钝。
家人把他送到医院检查,医生说这是小脑萎缩了,也就是老年痴呆。
到了2015年,宋良友基本不认识人了,但奇怪的是,儿女们发现他时常一个人坐在椅子上,念着一些数字。

这些异常行为引起了儿女们的注意,他们就找了个时间,认真听了一下父亲念的这些数字,并记录下来了:27、81、241。
他们想要知道,这些数字到底是什么意思?背后又藏着什么秘密?带着这些疑问,大家开始在宋良友的房间里寻找,这一找,还真有收获。
他们在家里一个不显眼的地方找到了一个老旧的铁匣子,打开一看,吓了一跳。铁盒子里面装着很多奖章,上面的名字居然是宋良友的名字。
儿女们猜测,父亲口中的数字跟这些老物件肯定有关系,后面必定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于是,他们抱着这些东西,报告了当地政府。当时国家正在搞“寻找退伍老兵,给予关爱帮扶”活动,地方军区得知情况后,对宋良友儿女提供的信息很重视,立即下令彻查。
遗憾的是,宋良友的儿女对父亲过去的经历,几乎是一无所知。军区只能从他们提供的一盒子奖章和那一串数字查起。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宋良友原来是一位战斗英雄,那些奖章都是在抗美援朝的时候获得的。而那串数字则是当年宋良友参军的部队番号:27军81师241团12连。
可他为什么在忘记所有事情后,却独独记得这个番号?原来,在1953年11月,宋良友离开部队的时候,对自已的领导说过:若有战,召必回!
说完还重复了一遍自己军队的番号。自此以后,他虽然人不在部队了,心上却烙下了这一串数字。
随着调查的深入,宋良友的过去被一一展开。
1928年,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宋良友出生了。
然而,当时的国家受尽欺凌、民不聊生,宋良友小小年纪,就暗暗发誓,长大后一定要当兵,保家卫国。
1949年5月,宋良友如愿参军,加入到了华东野战军第27军81师241团12连。
在部队,他训练认真刻苦,有困难总是冲在前面。解放战争中,因为表现突出,他当上了步兵班的班长。

1950年6月25日,朝内战爆发,全国发起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背上行囊、赴朝作战。
在朝战斗的两年多,宋良友参加了无数场战斗,但他印象最深刻的战斗还是长津湖战役。
因为那一次,他和死神只有一步之遥。当时,他们趴在雪地里,一动不动,天上的雪很大,一片一片似鹅毛,大家的四肢早已经被冻僵了。
而他们阻击的是美军中实力最强的一支队伍,身边的战友一个一个倒下了,但他一点都没想过要退缩。
虽然抱着一种必死的决心,但他却幸运地活了下来。后来,宋良友又在另一次战斗中,被敌人炸到了树上,弹片把肚子划破了一个大口子,肠子流了出来。
但他看到周围所剩无几的战友,便咬了咬牙,把炸出来的肠子塞了回去,并用裤腰带绑了起来,继续战斗。

后来,医生看到宋良友的伤口,非常震惊,不禁为他的忍耐力折服。本以为这次伤愈后,宋良友不会再去前线了。
没想到,他又参加了第5次战役。这次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在此次战役中宋良友依旧保持一贯的作风,勇往直前。
在抗美援朝的那几年,宋良友一共立过1次三等功,两次一等功。
可回国后,战功赫赫的他却选择了退伍回家,为父母养老送终。
回家后,他对自己的功绩,绝口不提,只是悄悄地用一个铁盒子把奖章放了起来,开始养家糊口。
这些年,他当过农民,也打过临时工,后来,听说淮北烈山的煤矿正准备投产。怀着对煤矿工作的好奇,他报名参加了烈山煤矿的工作招募,如愿以偿地成了一名煤矿工人。
这一做就是30多年,在这30多年里,宋良友工作努力、吃苦耐劳,领导和同事都赞不绝口。

除了工作上兢兢业业、无可挑剔外,宋良友还特别孝顺父母、关爱儿女,几十年如一日地过着他平凡的生活。
如果不是他自己患病后说出的那些数字,也许他的英雄事迹将永远尘封在历史的长河里。
不得不说,宋良友的一生,是令人敬佩的一生。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奔赴战场!
向英雄宋良友致敬!#人物##打开眼界#
作者/肿儿肥
编辑/幽
军校曾经也干过类似的蠢事,邀请了有争议的公知教授给学生做讲座。
18日,安徽省属某高校教师陈某某,在庐江县某中学作感恩和励志演讲时,因内容不当,三观扭曲变态,其中大概有这么几点“读书是为了与外国人结婚改善下一代基因”“读书就是为了挣钱”等等,引发师生强烈不满,被当场制止,轰下讲台。
事发后,合肥市立即责成庐江县成立调查组,对庐江某中学把关不严,予以调查问责。省教育主管部门也已责成陈某某所在高校对陈某某进行调查。

看看下图中他的言论,真的是触目惊心。陈某人还自吹:“作为一名师范专业教师,自己多年来在全省教育系统已经做过1000多场讲座,这是各地教育部门、学校对他的信任。”
这一次,要不是撞上了勇敢的学生,这个隐藏人还能再讲几千场。不得不说,现在高校里这样的教授太多了,不清理真的是贻害无穷。
想起了当年大概是2014年,我在某军校进修培训时,学校邀请了原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冯玮来给军校生做讲座,冯玮这个人很多人也许不太关注,但是知道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知名的精日教授,各种惊世骇俗的言论网上一搜就有很多,当时冯玮主要在讲座中讲了一些关于日本的介绍,还有北洋水师舰船遗骸在日本陈列,也许是顾忌到在军校开讲座,相对于他以往的一些言论,当天冯玮应该是做了一些收敛的,比较低调,但是细细品味之下还是能够感觉的出来,他在给我们全体听讲座的师生在灌输一个概念,那就是“要对日友好,中日亲善”!当时讲座结束以后到了互动环节,同样也有了解冯玮的学生站起来质问了冯玮的一些观点,导致讲座最终不欢而散,学生们课后议论纷纷,当时我们也很不理解为何要邀请这么一个人来开讲座,尤其是军校这样的一个课堂。不过后来我大概了解了一些情况,也许可以作为答案吧,那就是这个军校的个别主要领导落马了!
所以说,教育界的各种教材,课堂,讲座,考试都要慎重,发现问题一定要高度重视,对负面的人和事要及时予以处理,防止中国的孩子被侵蚀被洗脑!
#我要上头条##合肥头条##我要上微头条##冯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