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职场说# 我是湖北地区的应届生,之前学校秋招的时候,我在考研,没有考虑找工作的事情。疫情之下,招聘形式由线下转到线上,我跟同学交流之后都觉得,线上招聘效率很低,我们最近也一直跟学校反应这个现象。
我是2月中旬开始找工作的,考研成绩出来不是很理想,心情肯定是受影响的。理想是二战,现实还是决定先找工作。正好是春招季,已经陆续投了一些简历,感受就是线上招聘效率会低一些。
已经投递的简历,一部分显示在筛选中,一部分显示还未查看。我看网页上显示的,有些岗位简历查看率只有百分之十几。学校也很关心就业问题,辅导员每天都会总结班上学生的就业情况。我个人感觉是,相比线下面对面跟企业交流,线上招聘这种形式,大家积极性不是很高。
刚开始对自己所在地区会有一些担心,但是根据我现在看到的一些招聘信息,有一些大型的招聘公司,会在招聘海报上特别关照湖北地区,并不存在歧视这些现象。
年前我通过一家公司的线下初试,年后复试只能通过视频面试进行,现在等终审结果。对于视频面试,我没有太担心,暗示自己去保持一种“蜜汁自信”状态。第一次复试的时候,我跟企业双方都打开摄像头,自己在镜头前适应的还行。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终审环节,只有我这边打开摄像头,但是企业那边的三个面试官并没有打开摄像头,整场我会感觉有点紧张,这样的话,感觉沟通不是很顺畅。
虽然这个企业不是最理想的,但是如果能先拿到一个offer的话会更有安全感一些。我算是心态比较好的,不是很担心失业问题,感觉最后肯定是可以就业的。偶尔焦虑的时候,就发个微博宣泄一下。疫情对我的求职意愿没有产生太大影响,我一直都想去上海、南京和苏州这些城市工作,也一直在关注相关企业招聘。
疫情期间,只能一直在家待着,待久了反倒什么都看开了,对未来不会太担心。现在会很想去学校,同学之间经常开玩笑:开学即毕业。疫情之后,还是按照原来计划,希望能跟朋友一块进行一次毕业旅行吧
湖北一位女大学生发文求助,称985本硕毕业,秋招有几个offer,不知道该怎么选择,其中tplink年薪42万,湖北电信年薪15—18万,美团年薪30—37万,字节和快手都还没开。
看了一下这五个工作的基本情况,一个在深圳,一个在武汉,三个在北京。
可以先从地域来看,我觉得tplink值得考虑,工作地点在深圳,工作环境比较好,发展空间大,年薪42万也是这五个当中薪资最高的,其次,湖北到深圳高铁的话,也不算远。至于卷,其实现在不管在哪里工作都非常的卷,也都有试用期,只要努力工作,不要担心通过不了试用期,就是买房的话,压力会非常的大。
当然,还是要看个人的选择,比如自己想做的工作、喜欢的城市、以及未来的发展目标,这些都是需要综合去考虑的。我的原则是在不考编的情况下,最好去一线大城市闯一闯,看看外面的世界,与优秀的人一起工作,提高眼界与工作能力。
这五个工作,大家说该选择哪一个比较好呢?#头号周刊# #大有学问#
#头条创作挑战赛##秋招#
个人背景:工薪阶层家庭,武汉农业类211高校,人文社科女,绩点排名前40%,一段社团经历,一份寝室长职务,一段不知名公司实习经历。
目前已投递30-40家,其中80%以上为上市互联网、零售企业,已有反馈20家左右,其余公司没有拒信,没有面试邀约。10家发来面试邀约,3家未过一面,3家未过终面,4家取消面试,0offer。
针对目前即将结束的秋招,我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1、职业规划不清晰,没想好到底做什么
2、自身经历挖掘不完全,没有用STAR法则进行整理
3、实习经历少,缺乏工作经验
4、群面经验缺乏,几乎0通过率
加上目前疫情形势严峻,线下宣讲会几乎为0,线上投递流程慢,加大了秋招难度。
现在我能做的:梳理清楚个人经历,尽快找一份不错的实习,抓住秋招的尾巴,把握机会,放平心态,相信总有一份工作在等着自己。保持学习的状态,每日坚持学习陌生的专业知识(意向岗位所需)。
是金子总会发光,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块金子吧!
出了!农发行湖北分行面试通知发布
通知内容:同学,您好!
请您于11月8日(周一)24:00前上传以下资料,并将其中的《招聘信息采集表》原件手写签字,于11月11日之前邮寄(请以快递发送)至该地址,以便存档(收件人:刘老师,手机:*******,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京汉大道恒隆广场办公楼3101室(前程无忧公司代收),不接受到付)。
《招聘信息采集表》见附件!
资料审核无误后,我们会尽快发送面试通知,预计11月11日线上视频面试,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农发行面试##银行##秋招##面试#
我亲戚:
2023年应届,北京普通211 计算机类专业硕士
宿舍6个人,女生,除了她,秋招结束,其他全回地方
女生1:老家湖北某地级市的,目前基本确定offer有国有银行湖北省分、运营商湖北省分,秋招没投北京的单位
女生2:老家内蒙古某市的,目前基本已有offer是驻地在呼市的航天某院,运营商省分,貌似已经签了后面,同秋招没投北京单位
女生3:老家山东,目前已签offer山东省内银行总部科技岗,秋招投了几个北京的单位,已拿一个国企offer,解决户口,总包25w左右,已基本确定回山东
女生4:老家河北经济较差地市,秋招没有投河北和北京单位,目前倾向于天津某银行总部科技岗,offer里还有南京、苏州单位
女生5:老家四川某地市,秋招全力围攻成都,互联网、银行和运营商成都研发机构都在投,目前可能倾向于银行成都分支机构。
女生6:亲戚本身,家里有哥姐在北京,父母也早来北京,技术八股型选手,找工作也只找稳定+户口的,目前秋招手头offer有三四个。基本都是,国有大行体系内科技岗、运营商二级单位开发岗、市属国企开发岗。
小结:本人队友是该亲戚早六七届的同校同专业师姐,同宿舍同学全员留京,所以还是有一定对比的。
总结起来特点如下:
1、对互联网有新的认识了
现在的年轻人认识到互联网整个行业处于一个场景瓶颈期了,爆发期之后,好位置也被早些年入行的占据了,普通年轻人进去互联网也只能当干电池了,行业红利基本结束了。
2、对银行、运营商和各类国企也有新的认识了
计算机相对其他专业,无论是留京拿户口还是去外地从事技术类工作,拿户口容易程度和在地方相对待遇都还是好很多的,但他们倾向于所列的这些单位主要是因为对普通人,既能兼具相对稳定,又能稍微比体制内从事事务性工作收入高一些。
3、对生活和城市地域有了重新的认知
省会城市这些年发展也很快,尤其是物流带来物质便捷、互联网带来文化信息便捷,省会城市和一线城市在这些方面已经没有代差,大家更注重生活质量。
跟亲戚聊过为什么大家不留京了,得到的回答主要是:
1、房价太贵,原来女生不怎么考虑,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就算买个老破小可能都得双方努很大力,女生也感受到了压力
2、工资性价比低,带户口的工作收入总包基本都在15-30左右,大部分保持在20左右,但省会城市基本也能达到这个薪资水平,但房价等压力就差了很多
3、独生子女,她们宿舍除了我亲戚,其他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对父母的感情依恋、父母对子女的养老依赖还是比较不一样的
武汉大学 2023届硕士 个人情况,本科普通二本,硕士武汉大学985,湖北人非武汉,目前秋招收到如下几个offer,有懂的友友们给点建议。
1. 蚂蚁 40w年包
2.722所 20w年包
3.华为光产品 武汉40w
4.武汉电网 这几天出结果
个人想去蚂蚁工作2年再回武汉,希望头条的懂哥懂姐给点建议
#湖北# #武汉# #华为# #阿里#
儿子同学本科吉林大学软件工程,后来保研到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
他今年六月份就要毕业了。秋招时有两个比较满意单位。一个是武汉华为,年薪二十万,一个是上海交行总部,每月工资两万多。他和他父母纠结了好久。他是湖北人,武汉离家近,房价也是可以接受的。只是听说华为很辛苦,加班是常态。上海的交行上班轻松,但上海房价高,他女朋友签的上海的工作,选择上海能避免异地恋。纠结好久后,他还是签了上海的交行总部。他和他女朋友都是独生子女,以后两家人都资助应该能帮他们付个首付吧!
不知道他弃华为选交行总部对不对。
武汉某211计算机硕士,目前23年秋招情况:
1. 三湘银行 长沙 总行科技岗 22w+2w安家费
2. 平安保险 广州 产品管培生 19w 包住(单人公寓)
3. 中国电信 广州 技术岗 13w工资+4w补贴 包吃包住(单人公寓)
广大网友怎么选!!只有一周时间考虑[我想静静]
【#如何在秋招顺利拿下心动offer#?找工作的同学收好2021秋招实用攻略】9月,秋招如约而至。
应届毕业生们,做好准备了吗?一份优秀的简历该怎样写?招聘会、宣讲会有何区别?线上面试该注意什么?#秋招踩过哪些坑#,该如何避免?一份2021年秋招必看攻略↓↓↓愿你节后拿到心动的offer!
前几天在网上看,刷到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毕业生秋招0offer,然后评论区就是各个学校毕业生零offer开会[泪奔]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悉尼大学…[泪奔]
昨天菊厂解散了校招群,估计消息传遍了今年应届生群体[吐血]
那这个学校名单里可以加上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泣不成声]
今年就业卷又乱,场面一直很失控[鼾睡][鼾睡][鼾睡]2022届毕业生好多这个时候被裁出来找工作、好多去年到今年失业的人(地产、教培)、再加上今年1000万+的应届毕业生[晕][晕][晕]
#职场治愈时刻# #职场打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