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200名毕业生来山西当定向选调生,这就是体制的魅力
武汉华一寄宿学校,定向招录清华和北大的毕业生任教。开出的条件在武汉非常丰厚,
包括年收入30万起,每年经考评优秀者,薪资可调涨。
还享受带薪寒暑假;教师子女入学享受绿色通道,并予以学费减免;提供过渡性住房等。
#读书# #城市观察员# #头条创作挑战赛#
科举一直没有离开我们
学而优则什么?是中国人都有统一的答案,那就是“仕”,当官!
科举时代是如此,现在中国人骨子里不也是这样吗?最近吸引人的是各省到清华北大进行定向招聘,大量应该进入科研、制造业的学生排队进机关的新闻,和早他们行动几年的清华北大学生当县委书记、当市长的新闻。
硕士、博士读下来干什么?相当数量的还是为了进机关,这不是典型的“学而优则仕”是什么呢?所以说,科举从未离开过我们。
一个国家的精英应该集中在哪里?比较均态的分布是合理的,如果精英都在科举上下大功夫,那么从事科研、生产、教育、医疗的人才就会供应不足。而精英扎堆机关没有太大的意义,明清时期精英都集中在科举上了,科技、经济、社会、文化全面落后西方国家,这样的老路不能再走。
改变“科举心态”应该从官员选拔开始,不应该再给清华北大学生以超级待遇,不应该再允许各省到清华北大搞定向招聘,所有公务员按照规定招录,一视同仁。如果哪个机关认为自己需要给博士特殊的晋升政策,必须证明自己需要这样的特殊人才。
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破除“科举心态”,克服科举余毒,从杜绝清华北大学生的超级“科举”待遇开始吧!
据统计,2021年清华、北大通过选调进入体制的同学超过800人。
体制内工作稳定,收入相对较高,社会地位也高。
2022年毕业的同学,2023年要毕业的同学,是不是该提前筹划呢。
一般从10.1前后开始定向选调、然后一般选调、公考、事业单位考试,至少四个轮次。
感兴趣的同学们,一起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