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可以入编,专业教师非升即走,很多高校都是这样的游戏规则。这种做法让很多专业教师,尤其刚入职的青年博士,感觉愤愤不平,甚至觉得低人一等。
存在即合理,工作性质不同,待遇自然不同。
中小学教师都是事业编,收入稳定,社会地位高,妥妥的铁饭碗。博士为什么不去攀他们,为什么不去中小学任教?
因为他们知道,中小学教师工作比较繁琐,非常辛苦,职业发展前景有限,一眼看到头,根本不符合他们的预期。
公务员也是如此,钱少事多,责任重大,升职不易。博士们也看不上!
他们心中理想的职业是这样:钱多事少,不用担责,社会地位高。对,就像民国大师那样潇洒:一个学期一门课,想怎么上就怎么上!谁也不许说三道四,校长也不行!课余时间写写文章,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顺便赚点稿费!月薪不算高,也就四百大洋,相当于普通人家收入的一百倍!养得起一家七八口,还能雇佣几个丫鬟老妈子,半年薪水可以买一套四合院。
为什么民国时期的教授会有这样的待遇,因为稀缺,所以获得超国民待遇。
这样的待遇,现在的顶级教授也能到达,同样因为稀缺。
博士们一定要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千万不要把特殊性当成普遍性,普通教授肯定没有这样的待遇。
很多人觉得辅导员的工作很容易,甚至连本校的专业教师也这么认为。
实际上,只要当过班主任,与辅导员多接触几次,就能理解辅导员的不易。
只要学生在校,辅导员必须全天24小时开机待命,犹如救生员一般,随时处理各种突发情况,扑灭各种潜在危险。现在的大学生都娇生惯养,心理极度脆弱,动不动就闹出幺蛾子!当过班主任的老师都知道,真的烦不胜烦。这些工作都是重复性的,干多了肯定心理疲劳。真是拿着卖白菜的薪水,操着卖白粉的心!
很多辅导员实在受不了这种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周而复始的工作,既没有成就感,也没有创造性,选择转岗专业教师或行政人员。
这样的工作,再不给编制,真的很难留人!就凭他们的能力,到社会上,哪里挣不到这些薪水,还不用受这么多的夹板气!
教师岗位为什么实行非升即走?
没有别的原因,就是人才严重过剩。每年毕业将近10万博士,大多数想去高校任教。高校每年招聘的人数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只能设置各种苛刻的条件来优中选优。
真正优秀的人才不会关注编制的问题,也不稀罕编制,他们去哪里都大受欢迎!有了编制反而束缚流动性,妨碍他们获取更大的收益,做出更大的成就。
只有那些水平一般,没有背景,还想在科研圈子里混日子的博士,才在意编制。他们欲求不得,只能心生怨恨,转而攀比辅导员。
说实在的,博士毕业了,工作机会还是很多,想要编制,可以考公务员或事业编,也可以考辅导员,没人拦着你!
为什么不去呢?
因为不够条件,不是党员,外在条件也不达标。
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希望自己能在科研道路上做出一番成就。然而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能力不够,举步维艰,左右为难。
这个时代。无论谁,都不能把所有好处都占了,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有这样的说法:当官不发财,发财不当官。既想要铁饭碗,又想拿高薪,哪有这样的好事?
同样去高校,给你两个选择,一个给你正式编,但是工作繁忙,前途有限,收入有限;一个是非升即走,前途无量,收入上不封顶!
一旦选定,不可更改,你愿意选哪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