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分苏南苏中苏北,接触过的徐州人好几个酒量确实不错,但我不知道他们能喝多少,因为我没本事喝到他们满意,苏南的话,我接触的能喝白酒两三斤的有,但是比例相对还是不高,别说白酒,米酒两三斤我就开始觉得江苏都是我的了
楠北美食如果江苏人、贵州人和东北人同时请你喝酒,你最想跟谁走? 江苏: 虽号称小绵羊,但是真和江苏人喝酒,还真不一定能喝过人
#徐州头条##江苏# #驾驶员#这个好玩! 江苏各市居民机动车驾驶人比例,徐州吃大亏了,驾驶员总量全省第4,可一人均,只能第11位了!
最高的不是南京也不是苏州,而是人口少的镇江。驾照比例超过40%的还有南京、泰州、常州。乍一看,徐州11名,不怎么样,但也达到30%多。30%以下有心高气短的淮安、当惯“十三妹”的宿迁。
#徐州头条##江苏# #教育# 刚看到2020年江苏13市普通高中达线率,徐州孩子苦呀,普通高中达线率仅为48%,无缘普高率达52%,全省最低的,不知真假。
省内,普高达线率达60%的,有南通等5个教育强市,50%以上,有南京等7个城市,50%以下,唯有徐州一家,高中学生比例低,高考要一本上线率高,无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徐州头条# 果然,徐州只有一半学生能上普通高中,徐州学子太辛苦。
据报道,徐州2021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总计划13.3万人,其中,普通高中计划招生7.3万人,职业学校计划招生6万人。
算上少许各种原因初中毕业后不继续读书的,徐州普通高中的录取率也就一半左右,这个比例,对于江苏这个教育大省来说有些人才浪费了。
辛辛苦苦上了9年义务教育,却只有一半的学生上普通高中,参加高考。
不是说别的途径成不了才,现实就是:高考是目前最公平,最快速改变自己和家庭命运的方式,没有之一。#徐州本地资讯#
江苏省
下辖13市户籍人口男女差异:徐州男生最难找对象,苏州女生比男生多22万,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男女比例。
就户籍人口来看,徐州男生绝对是最难找对象。从男女生户籍人口数量来看,男生为536万,女生则是499万,男生要比女生多36.5万。那么从比例来看,适婚的男性青年也要比女生多出不少。
苏州的女生就要比男生多出不少。从数据来看,多出了22万,是整个江苏省女生比男生多出最多的一座城市。
于是有人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男女生:比例,具体来看就是,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女生就越多。#把地球的故事讲给宇宙#
对此,你怎么看呢?
#徐州头条# 【苏北老大高考屡次垫底,徐州基础教育或因高考改革迎来复兴】
徐州,两汉文化发源地,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即使放在高手如林的“苏大强”,作为“苏北五虎”老大的徐州存在感也是杠杠的。2020年经济总量高达7319.77 亿元,位列江苏十三市第六,苏北五市第一;高等教育与苏州、无锡并列省内第二梯队,坐拥211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以及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医科大学、徐州工程学院等多所本科院校,医疗领域,坐拥7家三甲医院,周边很多县市人跑来徐州看病。综合来看,徐州可以说是整个苏北、鲁南地区当之无愧的老大。然而看似各方面发展都挺全面、完美的徐州也有久为人诟病的大短板,还是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徐州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教育)实在不行。
坊间一直传言徐州的基础教育是全省垫底的水平,虽然因为官方不让通报各市高考具体数据,因此网上找不到各市每年高考的本科率排名,但是徐州基础教育之差确实不是空穴来风的。首先是从名校数量、知名度和水平来说,目前顶尖学校徐州只有一所徐州一中拿的出手,徐州一中在徐州市内属于绝对垄断地位,以其2020年高考成绩为例:400分以上104人,理科最高分434分(估计省前10名左右),文科最高分422分(省第10名)。九里校区一本达线率约93.8%,夹河校区一本达线率约80.4%,清北录取9人。放到整个省内看,不到95%的一本达线率进不了全省前十,比不过隔壁同是本市独大的淮阴中学和盐城中学。清北录取人数为9人,位列全省高中第10位;总分400分以上考生104人,位列全省第11位。总的来说,徐州一中综合实力在江苏省内难进前十,排名应该在10-15位左右徘徊。而这已经是徐州集全市之力打造的最好高中,各项数据独占鳌头,但仍与隔壁淮安、盐城最顶尖高中存在差距。徐州下面的县中也是敌不过沭阳中学、如东中学、射阳中心等苏北强势县中,成绩明显拉垮许多。
其次,就徐州整体的高考成绩来说,以网上曝光的各市每年400分以上高分占比为参考,2020年徐州市高考400分以上考生有205人,占本市所有高考生比率仅为0.72%,位列全省倒数第一。而排名第一的南通400分以上考生占比为3.02%,也就是说在徐州高考,孩子考上南大、东南等上游985的概率只有南通孩子的四分之一不到。2020年清北徐州录取13人,这倒不是倒数第一,名列倒数第四,以考生数量优势战胜了常州、连云港、盐城。
为什么作为苏北经济老大,坐拥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幼师两大优质师范院校的徐州,基础教育如此差劲,在省内屡屡被虐呢?背后原因是说来话长、根生蒂固、方方面面的。
首先之前的江苏高考制度就是不利于徐州等苏北地方的。2008年江苏高考改革至2020年,江苏高考只有语数外三门纳入总分,这对于苏北地区尤其是农村的孩子是非常劣势的。数理化可以通过刻苦刷题或者先天头脑灵活取得高分,但是语文和英语的语感却是要先天培养的,苏南地区经济发达,历史上就有重文传统,家境优渥的孩子从小就培养阅读习惯,学习英文,而彼时苏北农村孩子还在田地里玩泥巴,可以说是输在了起跑线上。苏北考生热衷刷题,拼命读书,理科优势更加明显却处于不利地位。
其次就是徐州缺乏重文的传统,整体教育氛围不够好。作为兵家必争之地,徐州一直有尚武的传统,民风彪悍,在江苏城市属于异类,倒是继承了隔壁山东“梁山好汉”的风采。这导致了徐州部分落后的农村地区仍然存在“读书无用论”这样的偏见,不重视孩子教育,认为早点出来学手艺打打工,小富即安挺好。整体的教育风气不够好也导致了许多有志向、有能力的徐州家长把小孩送到苏中、苏南城市读书,甚至举家移民苏南,造成了学霸的流失。
最后也是很关键的一点,徐州教育环境堪忧,大量优质师源流失苏南。虽然坐拥两大师范院校和徐州工程学院四个师范类院系,每年一万多的师范毕业生,却依然带不动徐州的基础教育。为什么呢?因为很难留住有追求、有能力的年轻教师。首先管理方向存在问题,不乏上面拍脑袋决定。徐州曾发起“学讲方式”的课改运动,要求全市(含县区)所有学校(含高三)的课堂,主要依靠学生上讲台讲给别的学生听,教师只能在教室后面起引导补充作用,且时长必须低于课堂的三分之一。让学生主导讲课,这连苏南学校都不敢这么玩,教育落后的徐州如此“创新”,岂不拿学生成绩冒险。其次,各方长期轻视教育已成顽疾,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水平也会受影响,加上徐州教室的待遇在省内属实一般,完全比不过苏中、苏南,人往高处走,有报负的年轻教师自然也不愿留在徐州。
2021年江苏实行新高考改革方案,像全国卷看齐,小科目也计入总分。不少网友为此认为今年将是徐州高考的崛起之前,毕竟在2000年左右,徐州高考也曾辉煌过。对于徐州基础教育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大家怎么看呢?
#徐州头条##江苏# #高考# 2020江苏高考高分人数比例城市排名榜!不幸的徐州垫底, 徐州一中一俊也遮不了百丑。下个月高考,全国统一卷,徐州有希望改变现状吗?试目以待。
谁才是江苏教育强市?苏南>苏中>苏北,苏中南通却例外,坐头把交椅,不服气都不行。苏北五虎,盐城领衔了,依次为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真成了“十三妹”。
徐州海纳百川,有望成长为苏北“小上海”
大家最近频频拿江苏人口流失唯一城市说事,颇有担心。岂不知徐州人口构成正在发生显著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十分有利于徐州发展质量的迅速提升。
本地人口外流和外省人口注入相当。
近两年,徐州籍高校毕业生落户老家的越来越少,但地方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极大地吸引了山东河南安徽等省的人才。徐州各市县各公务事业编制单位几乎都有相当比例外省优秀毕业生,甚至有单位新入人员清一色外省人。
徐州市人口外流是受历史性外流的持续影响,很多减少的人口是过去外出,打拼者的家庭成员,如退休老人追随早年就业南方子女去看孙子的。
流出的人员复杂,引入的则都是选拔的外省人才,徐州凭借自身淮海中心大城市形成的“洼地效应”稳赚不赔。
利于改善徐州发展环境,以前投资人的顾虑不消多说,而现在各个岗位外地外省人正在努力发展,正逐步消除狭隘地方观念的影响,这对徐州经济活力有巨大的积极影响!
我敢打赌,五年后,徐州流入人口就要逆转了!#徐州头条#
江苏省各地区常染色体比例 苏州南汉比例最高 徐州北汉比例最高
#苏州头条# 安徽泗县出来的人大部分都来江苏,务工人员数量比例高达37.6%,人员分散涉及到苏大强众多城市,其中徐州市比例占最高25.81%,其次南京市、无锡市、宿迁市、淮安市、苏州市~
动一发而发全身,这波疫情又让苏大强都紧张起来了!
截止目前为止,以上除了苏州市,
其余市县均已报告疫情新增相关信息……
在苏州的朋友们可不要到处乱跑哈!
据健康江苏官微消息,
6月29日0-24时,
江苏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例
(南京市4例,无锡市1例)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9例
(南京市1例,无锡市8例)
受外省疫情输入影响,
以上14名阳性感染者中,
4名为外省涉疫地区来苏人员,
10名为外省涉疫地区来苏阳性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
6月29日下午,市疾控中心复核7人均为阳性,且已排查该7名阳性感染者密接232人、次密接317人,出结果390份,其中阳性感染者工作和居住区域环境样品9份阳性,其余结果均为阴性。
无锡市对此前通告2名阳性感染者进行流调溯源时,发现阳性感染者1与2名安徽省泗县来锡人员于6月25日在威孚公司工地施工现场有工作交集。
疫情防控重要提醒⏰
近期有以下地区旅居史人员请提前进行自主申报或向目的地社区(村)、酒店、单位报备,并积极配合落实核酸检测、健康管理等各项防控措施。
1.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6月13日以来);
2.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6月20日以来);
3. 南京市六合区、鼓楼区、秦淮区,徐州市睢宁县,淮安市金湖县(6月20日以来);
4. 与确诊病例(含无症状感染者)有轨迹交叉人员;
5. 其他涉疫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