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有一个想法,大家觉得有没有可行性,
争取明年举办两个交流会:
1、村里的高中生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交流会;
2、村里的公务员、创业员、乡贤交流会。
819年,唐宪宗正要去参加安放释迦牟尼佛骨的大典,却被韩愈拦住,韩愈说:“供奉佛骨的事是很荒唐的,应该要将这佛骨烧掉。”,唐宪宗马上喊道:“来人,把这狂妄的韩愈拉下去,给我处以极刑!”
韩愈差点就因为这样被处 死了,因为有御史中丞裴度等大臣和一些皇亲国戚们为其说情,才将他从轻发落,贬为潮州刺史。
他不但是有名的大家,在为官之路,也是一身正气。就连皇帝做一些不对的事也敢于以死相谏,这足以证明他的凛然正气。
也因为如此,韩愈做官的生涯多次遭到贬谪,不过他的愿望就是通过做官为百姓多做好事。
韩愈三岁时就成了孤儿,由他的哥哥韩会抚养。在他九岁的时候,他哥哥韩会因为宰相元载独断专行被处置而受牵连,被贬时因病而亡,从此就与嫂子相依为命。
为了考取功名,韩愈连续四次参加科举考试,前三次都以失败而告终。屡败屡战,第四次终于考到进士第。
考了进士后的第二年,参加吏部的博学宏词科考试(类似公务员考试),也是遭遇失败。更受打击的是他相依为命的嫂子郑夫人也离世了,他返回河阳,为她守丧五个月。
后面他第三次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也都失败了。
直到796年七月,经宣武节度使董晋推荐,才正式踏上仕途,临时担任秘书省校书郎,并出任宣武节度使观察推官。
担任宣武节度使观察推官时,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引入诗坛,增强了诗的表达功能,历史称“古文运动”。后世称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803年韩愈晋升为监察御史,当时关中地区大旱,百姓流离失所,四处乞讨,而当时的京兆尹李实却封锁消息,谎报称关中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
韩愈一怒之下上奏实情,反遭李实等谗害,被贬为连州阳山县令。
再到819年,也就是开头一幕,在韩愈看来当时唐朝的佛学发展已经非常火热,有不少男女老少丢弃了他们所从事的工作,都跑到寺庙中去求佛,唐宪宗再派使者去迎佛骨,无疑是更加助推了这种风气。
于是他写下了《论佛骨表》的奏章借此来劝谏唐宪宗,其中广征博引,从古到今引用名人的论据,结构严谨,并富有感情。
年少困苦没有打倒他,努力考取功名,屡败屡战。再到为官正气,体恤民间疾苦,勇于和不对的事作斗争,这就是韩愈的文人骨气。
关注我@咖啡聊史,带给你更多有趣的历史故事。
#历史开讲#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