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我给代表们提几个建议:一、取消体制内编制,包人民教师,人民医生,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央企全部都合同制;二、提高农民,打工着的收入;特别是超过35岁失业80后,国家要给予相应补贴和就业创业机制。各位朋友你们认同不?
一如既往的[比心][玫瑰][V5][玫瑰][比心]理解与支持……
海岛说事我建议,为了公平起见,被封控在家的人,无论是工人,农民,上班族,无业游民,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一律公平对待,不要只是有工资拿的人拿着喇叭喊没工资的人静默,你们站着不腰疼吗?换作是你们,你们能接受不?大家都是中国人,没有必要分个三六九等对待。各位,你们认为如何?
大家发现没有。
有时候我是被新闻搞混了,分不清东南西北。前段时间网络上说合村并镇,提高城镇化比率。这就以为这农村人口会往城里迁移。但又看到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村的居住环境,恢复农村人口。这是不是矛盾,一会叫人到城里生活,一会叫人到农村居住。搞蒙了。
还有就是财政压力大,需要精兵简政缩减体制内人员,乡镇合并。一会又说今年扩大公务员考试录用。壮大几层公职人员。哎呀!应该是自己脑袋不够用,都被搞懵了。
各位,你们觉得有矛盾吗?
离婚、辞职后,去冰岛当公务员定居的30岁上海姑娘。
我没有能力过我不想要的生活,26岁时,嘉倩的生活一团糟。
没有工作、项目失败、离婚、失去孩子,一重重变故迎面砸来,有段时间她连健康都难以维持。
曾经她想象中的自己,拿起笔是个带给大家温暖的作家,放下笔是个幸福的小妇人。但出院后躺在家里的时候,她好像才真正的认清了生活的面目。
“没有未来,没有幸福,连健康也没有,觉得自己是个废人。”
瞠目结舌中,嘉倩感受到了爱情之外的东西。
雪山、冰川、玄武岩,当极光出现的时候,就像干涸已久的人被赠送了礼物,这个女孩突然前所未有的清醒。
冰岛托宁湖边的市政厅,是她现在每天工作的地方,但时间倒退回2012年,23岁的嘉倩正在艰难的抉择。
毕业后她原本有一份很不错的工作,是英国外交部新闻官的职位。就像每个学新闻的孩子都有的热血,“我想用新闻改变世界”也曾是她的初心。
拥有具备权威的平台,打交道的又是平常很难接触的大人物,这份工作简直完美。
不过,一年后,嘉倩发现那盛世下的宏观庞大叙述好像不是自己想要的新闻。
年轻的时候,梦想有路可循,爱人触手可及,有比这更幸福的事吗?
在热烈追求梦想的路上,嘉倩陷入了甜蜜的爱情,在她的书里是这样描写另一半的:
“他就在那,人群中,角落里,静静地看着我。无论是我的第一次签售会,还是每一场大学的演讲,又或者,当我在怀疑未来时,他总在那里。”
她曾幻想过两个人一起走过岁月的风景,却没想到,有些人会让你对明天有所期待,但却不会陪你走到明天。
在那段婚姻里,她开始感觉透不过气:
“写书没什么用,女生应该打扮得漂漂亮亮,在家里带孩子。”
“上海已经很好了,想出国体验不同的生活,不是普通人能做的。”
“自由?你的自由就是不负责,我对你那么关心,你要懂事一点。”
认识他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嘉倩停止了创作,甚至停止了她的采访项目,在被最亲密爱人的不断否定后,她开始找不到自我,写不出作品,对生活迷茫。
上有庙堂之高,下有江湖之远,于是她很痛快的辞职。
离婚、失去孩子、采访奔波透支身体,静静躺了三个月后,拖着大病一场的自己,嘉倩逃去了冰岛。
听说冰岛不是冰块的岛屿,还有森林和火山,听说冰岛的一号公路常年孤寂无人,有些时候连续五公里都会是一条直线。
中学毕业考驾照的时候,嘉倩就和自己承诺,总有一天她会和喜欢的人一起在冰岛开车。如果没有遇到那个人,她想,那就自己去。
在旅游局工作更好的一点是,她可以免费去体验冰岛的很多项目,去高地,去骑马,去浮潜,去冰川徒步...她开心极了,想把冰岛的角角落落都走个遍。
维克的黑沙滩,
玄武石柱是她的楼梯。
来自地心最纯粹的石头,
通过火山被推上地球表面,
不断被打碎,
却仍是线条笔直如雕刻。
和一匹冰岛马成为朋友,
一人一马都笑得很傻。
每到夏天,
冰岛马会离开家,在山谷生存。
一个夏天在外,
从山野回来的冰岛马有了自己的脾气,
很迷人。
自由奔腾的斯科加瀑布下,
穿上了自己最喜欢的小红裙,
在雨后看彩虹。
冰凉的水珠溅落,
“原来渺小的我,也值得一个奇迹。”
对着冰川,
她把埋藏在内心的话都喊了出来,
然后没有带走。
眼里的风景越多,越容易释怀过往,
不得不承认,她比从前更快乐。
“欢迎回家。”
越过北大西洋,云很低,飞机着落在冰岛的土地上,广播里响起了空姐的声音。
“真神奇,这是我的家了吗?”
再次往返回到冰岛,这里已经是可以栖息的地方,有稳定的工作,还有一个人在等着她。
推着行李车走出海关的时候,丈夫一手拿过推车,另一只手把她搂在怀里,笑个不停。
是的,她有了冰岛先生。
如今,嘉倩三十岁了,她住在全世界最北的地方,她拥有冰岛先生和一只小猫,她还坚持写作,她依然热爱生活。
一个人如果不能按照自己所想的方式去活,总有一天你就只能按照自己所活的方式去想。
我弟弟研究生毕业在家躺平了三年,家人都对他说出去外面找份工作做做,哪怕工资再低可以养活你就可以,不用家人操心。毕竟都读了那么多的书了。躺平实在是太浪费人才了。爸妈托关系介绍的政府合同工又不做,也不愿意当教师,说工资太低又累又辛苦,他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脱,要么是疫情的原因,要么是以考公务员为理由。我看看现在疫情都全面放开了,他还有什么理由在家躺平?
各位,如何看待?
我老公和他以前的同事百分之八十以上都失业2年了//@海岛说事:大家发现没有。
大家发现没有。网络上说疫情三年,大家的腰包都没钱了,很多人失业破产,大家收入减少了,没钱消费,特别是说体制内人员要精兵简政,收入减少。我都没感觉到呀!我身边的人工作好好的,几乎没有多大影响,开店的开店,上班的上班,市场上多贵的海鲜、水果都卖完卖光了。而且有些朋友还换新房,买了新车。我表弟堂弟在体制内上班,工资,绩效准时到账,一点影响都没有。他们还说,单位人手不够,还招录新的公务员呢。我就奇了怪了。各位,你们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