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员就象服务员、程序员、公务员等职业一样,就是一门职业而已,没有多高大上,也没有某些人说得那么不堪!
某政协委员说,不要去做公务员,因为进了体制之后,你会发现公务员是一眼看到头的。
而在企业里工作是一眼望不到头的,建议年轻人要尝试多种选择。
我想对这位政协委员说:“对不起,我还是喜欢一眼望到头的生活!因为在企业的生活确实是一眼望不到头,但啥时候是个头啊!”
一眼望到头的工作不好么,虽然没有太大的期待,但是稳稳定定,尽在自己的掌握中,不用担心被裁员,不用担心发不到工资,不用担心活少,每个月都是稳稳定定那个数,五险一金俱全,社会地位高,退休工资也高,多好啊!
可是企业人员呢,确实有多种可能,各人凭本事吃饭,有人混的好工资很高是公务员的好多倍,但也有人混的差,过年都没钱回家,起起伏伏,大多数人都是混的一般的。

碰上经济不好或疫情,企业人员都得担惊受怕,怕被裁员,怕发不出工资,这样的生活谁愿意过呢?
大部分都喜欢稳定的生活,钱不需要太多,够用就可以了,中国人好面子,特别喜欢有个体制内的工作。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国家公务员持续爆热的原因,一眼望到头的生活比未来不可知总要好一些。
就好比基金和股票,你愿意持稳定的基金还是股票呢?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表示:“大学生不要满脑子进央企、国企和做公务员,也要想到我们有一个很广阔的市场。
特别是股票发行注册制出来后,你去做一个有价值的小的科创企业,将来可能成为‘独角兽’。
说的比唱的好听,但是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根本就没有试错的成本,一旦失败了怎么办?科创企业将来也有可能成为“垃圾企业”啊!一旦试错,还能稳稳当当地把自己的生活过好吗?

就拿我来说,我是98年大学毕业,然后进了在当时来说效益比较好的床单厂,企业做了8年,倒闭了,一旦失业,再找到满意的工作就非常难,试问一下,如果在央企里会这样吗?
据有关统计,中国大企业的平均寿命周期大概是7-9年,中小企业寿命周期更短,试问一下,我们能有多少个试错周期?一旦到了35岁以后,还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吗?
以3340为目标!按部就班做好操作就好!不懂操作就等待被动拉升!
前文讲到了“十分之一”的可能性问题。也就是如果碰见最坏的结果,如何操作的问题。初看的散户比较迷茫,甚至比较悲观,大可不必!心理学内容就是如此,哪怕一件事你讲到了存在9999种好,而一但提到万分之一的“坏”处问题,散户满眼都只是你讲的“坏”。如同一个亚健康的人去做体检,医生说你目前的身体情况99%都是正常的,只有1%的可能性是癌症。你不说还好,说了,哪怕只是1%,那“对方”看到的全是癌症。[偷笑]

问问你的内心是不是以上讲的那样?[大笑],如果是,没关系,很正常,但是这个“很正常”,只能给你一定固定的时间去进行调试。在我看来,也就是三个月,如果你三个月还过不了这一关,也就是过不了感性和理性分析这一关,就证明你散户思维和心理很严重,不适合玩技术性交易。但不用悲观,因为你可能适合玩运气型交易,也就是不用学技术了,全凭第六感,或者你有稳定的高固定工作收益,比如公务员等,买了股票放着不动,等待收获型,赔了也无所谓。这样的就不涉及任何技术了。其实这样的人,50%以上还能获得比所谓的“技术派”更高的收益,因为他不看盘。
前面提到的“技术派”为何在懂技术的前提下,还没不懂技术的赚的多?因为“技术派”看盘。聊起来都是头头是道,比如股评,打开账户都是爹妈不认识。这里的技术派,也就是我们讲的伪技术派,就是只懂一两个维度的技术派,谈起图形分析头头是道,这个那个的讲一堆,但是真正交易起来,其它限制性条件太多,论交易结果,绝大多数还不如不看盘的人[偷笑]

看我们的文章,首先解决的就是你自身散户的心理问题!做交易理性分析是前提!也就是遵循大概率!只有真正达到“真技术派”的范畴,你才可能脱颖而出。而真技术派,需要至少两个维度以上的能力。
关于多维问题,前文论述过了。几十种维度,其实你只需要具备三种就好!有些人具备三种,四种。。。。甚至更多,当然眼界更宽阔。而三种,就够你成神了!
但是哪怕是具备多维度的技术派,追寻的也都是大概率!交易只能在大概率条件下进行!小概率出现,赔了就认!否则,你就运气派就好了,靠第六感,靠时间耗!
公务员群体并不直接创造社会价值,而是在重新分配社会财富,那肯定不会给自己分配的少,所以待遇肯定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历代社会都这样,古代如此,如今亦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