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事业编干部混编混岗或将成为历史?
今年当地每个乡镇都进行了大规模招公务员,大点的乡镇招了30几个人,小的乡镇也招了将近20个人。据传言,乡镇新招的公务员将全部补充到行政岗位上,原来事业编占据的行政岗位必须腾出来,新招的公务员加上原有的公务员完全可以将事业编从所有行政岗位换下来。
现在事业编是乡镇中坚力量,乡镇混编混岗已经是习以为常,好多乡镇办公室主任和扶贫办主任都是事业编干部,他们通过调任、选举等方式也能提拔到公务员岗位,再不济也会提拔到环保站、市场监管站等事业单位,这也算是对事业干部付出的一种认可。
如果新来的公务员对行政岗位事业编干部进行置换,有几个问题必须妥善处置。一是被置换下来的事业编干部怎么安排,里面好些人是原科室、站所负责人,传闻是让这些人担任村上第一书记,但是好像有点屈才,而且各村本来就有乡镇包村干部。二是安抚好这些人情绪,特别是办公室主任和扶贫办主任,这两个人是为单位出了大力的,到头来提拔不了肯定有情绪,会不会在工作上使反劲。三是工作交接问题,如何实现和平过渡很重要,事业编干部会不会撂挑子,新来公务员能不能担此重任。第四就是这部分人待遇怎么解决,乡镇事业编大部分是专技岗,但是他们不能评职称,以前还可以奔前程,现在这条路断了,怎么给这部分人画个大饼,使这些人干劲不减。
其实这个事也算是一件好事,从根本上解决了乡镇混编混岗问题,而且充实了基层力量,有利于乡村振兴计划实施。
乡镇公务员的出路在哪里?
乡镇公务员确实苦逼,大部分去了乡镇的人,都想从乡镇这个工作辛苦、压力大、复杂,生活环境差,晋升空间小的大坑里爬出来。
乡镇公务员想要逃离乡镇这个坑,无非就是遴选走人、调走这两条路,所依靠的,也不过是关系背景和能力。
关系背景到位,直接调走。能力水平高,要么遴选走,要么被领导看中调走。
一
很多人都喜欢用我家八代贫农或者我是外地人,没有任何关系和背景来当借口,并对那些靠关系靠背景升迁的人嗤之以鼻。
但关系和背景不是天生的,都是靠个人去经营得来的。
父辈的关系和背景,很多也都是经营得来的。
就算是有血缘关系的亲戚身居高位,那平时不会为人,不会做人,不常走动,就算是亲兄弟,也未必会帮你。
在体制内十来年,我见过很多身居高位的人,他们大多都是有关系有背景的。但大多数的关系和背景,都不是天然继承的,都是自己经营得来的。
有的是找了领导的女儿做老婆,一定程度上出卖了自己的尊严和爱情。有的是情商特别高,特别会揣摩领导的心思,伺候领导得舒舒服服,加班加点到半夜,身体全毁了。有的是鞍前马后伺候领导,牺牲家庭和个人生活,从早到晚把领导当爹一样伺候,随叫随到。有的是攒饭局、拉关系,聚拢人脉,利用手上的资源给领导办事,给领导带去实实在在的利益。等等。
如此经营,这些人才能获得关系和背景,也才能一步步晋升。
而且他们某一段关系和背景只能支撑他们走到某个级别的位置,想要再往上,就得不断经营新的关系和背景。
极少有谁可以依靠单一的关系和背景,一路走到很高位置的。
所以,经营关系和背景,需要的是情商、是决心、是牺牲个人的家庭和生活、是执行力,这玩意还得有点天赋和这方面的能力,价值观还得真喜欢这个调调,不是努力就行了的。
但一个乡镇公务员想调走,其实也不需要多大的关系和背景,能靠上一个市县说话管用的领导就行。但要拉到这种关系,依然还是需要到处寻摸,放下脸皮和尊严,压下内心的恶心和不适,去舔去送的。
二
如果搞关系不行,那就提升能力。
努力对于提升能力的作用,比搞关系背景大得多。毕竟你每天认真学习三个小时,能力无论如何会有提升的。但如果你不得方法和路径,在领导家门口蹲守三个小时,可能会让领导更反感你。
但大多数人从学校毕业后,特别是工作后,压根就不可能再像学校里那样每天有固定的、非常投入的时间来学习。
要工作,本来一天上班回来就已经很累了,想刷个手机娱乐下都费劲,更不要说伏案读书两三小时了。而且进入社会后,除了工作上的事情,还有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搞得人心烦意乱,人际关系的、男女朋友的、父母兄弟姐妹的,很难像学校里那样心无旁骛一心学习。
既没时间,也没精力。
就算有时间和精力,离开学校时间越长,记忆力等考试学习能力下降得越严重,学习的效率自然也越低。
事实是,大多数连每天坚持固定学习都做不到,更不要说克服工作劳累精力和身体跟不上、集中不了精力、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了。
遴选考试本来竞争就大,要求也很高,毕竟是和整个地区体制内的精英竞争,对手水平都很高,招考的岗位少,报名人数多。这比公务员考试难多了。
首先就是文字能力。遴选选的都是写材料的,文字上不过关,理论水平不行,没有点自己的东西,是肯定过不了笔试关的。
那平时在单位里写稿子是不是大家公认的高手?有没有每天琢磨研究如何把文稿写好?有没有常常看并深入分析思考人民日报、求是等杂志报纸上的理论文章?有没有经常摘抄好的词句?
说实话,如果连单位里那些小稿子都写不好,遴选笔试想过关,难!
另外就是面试。遴选面试和公务员面试虽然本质没有区别,但要求高了不只是一个档次。
公务员考试很多人可以没思想没内容没想法,背金句,背模板,甚至说话都磕磕巴巴。但遴选面试,基本上都是高手。
二,论证有力,侃侃而谈。
如果平时不注意积累理论知识,不常常到基层去了解社会实际和问题,不思考问题,不养成自己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不常常汇报工作练练嘴,到了遴选面试考场,一样是炮灰。
所以,想要遴选成功,像高中学生那样傻乎乎伏案苦读,把刷题当成思考,把做很多套题当成经历,那学十年也没戏。
此外,除了搞关系、提升个人能力之外,如果自身的学历低,学校差,那也有必要读个在职研,提升一下自身的短板。
三
有的人遴选失败、调动没门路,在乡镇待着又不甘心,活得很痛苦,有的就生出辞职的想法。
但如果搞关系情商低,不会搞也不想搞,提升个人又能力欠缺,那辞职出去更是菜。
外面的世界,比体制内更残酷,你和别人搞不来关系,自身研究业务的能力又菜,又无一技之长,那妥妥的是要饿死的啊。
还不如老老实实从承认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甚至是普通偏下的人,别去想什么遴选到市、省机关,平步青云了,踏踏实实过好当下的生活,在城里买个房,在乡镇上盖个小二楼,买个车,搞个小副业,工作和事业上过得去就行,或者直接躺平,也是一种别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