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也是聘任制,能上能下能出能进,大家一视同仁,才叫改革
机构改革应加大县乡公务员队伍,缩减省市服务,同时提高县一级人员的待遇。
看看大家
彩玉说教育公务员实行“去编制”改革,教师也开始实行“聘任制”,好处凸显
想给代表提个案。
公务员考试年龄改革,从35岁以下改为35-55岁,这个年龄段入行为人民服务的人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他们经过社会的捶打,很多是从大厂毕业,懂管理,懂执行,更懂人间疾苦,打破铁饭碗,进出畅通,他们会更珍惜眼前的工作机会,一定会在岗位上做出更好的成绩。
让年轻人去更需要他们的地方去。
希望改革公务员上班为4个小时制,以腾出另外4个小时扩大公务员队伍。杜绝延迟退休。
非凡糯米MY据报道,全国省考报名人数已超500万,最大竞争比达5517:1,足以说明公务员的吃香程度,是真正的“铁饭碗”。为什么这么多人报名考公呢?公务员虽然工资不高,但工作比较稳定。同时,受疫情影响这三年,大部分企业效益下降,收入不稳定甚至还有‘被裁员’的风险,这也是‘考公’热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现在普遍就业难,本科大学生毕业几年找不到工作的比比皆是。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啊!#2023省考# #头条创作挑战赛#
新的医保改革方案饱受诟病。其中备受争议的就是钱少了、老人看病更加不方便了等等。除此之外公务员看病仍然是公费医疗,也让大家觉得不公平。
其实,公务员看病也要纳入医保己经说了很多年,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至今没有实施。
而纳入医保的人群,好一点的,单位有二次报销。即使有二次报销,相当数量的单位也是按比例报销,并不是全额二次报销,这也就意味着,个人的看病费用自己必须负担一部分。单位没有二次报销的,个人负担的比例更大,看病的负担更重。
再有就是,公务员看病不仅公费医疗,而且年过50岁的司局级干部还可享受“蓝本”待遇。
这是不是有些不公平?
机构改革,对各部门的公务员们来说,到底是好,还是不好?获得感是否能够增强?
总体上说,机构改革一定是向着好的方向去改,总体政务效能会有提升。但是,有时仅从一个部门来看,可能不会尽如人意。
就拿晋升空间来说,也许改革之前,这个部门在发改委,改革之后被拿到了审批局。那这个部门的公务员,也许会有一种失落感,因为晋升速度可能不如在发改那么快了。如果改革之前是个独立的边缘部门,改革之后被并入了发改委,那么大家可能欢呼雀跃,道理亦然。由此想起单田芳老先生的一句话,“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当然,如果因为机构改革进了清水衙门,那大可不必失落,因为权力和风险是并存的。
#公务员##权力##风险#
最近有个热词火了,名字叫“央国政”,就是央企、国企、政府公务员的简称。有个数字很有代表性,清华大学2021级毕业本科生中,约69.1%进入了“央国政”。看看李县令曾经工作过的水利投资集团的工资吧,真是高。李县令曾经是该集团的中层干部,估计年收入要四五十万元,钱攒够了,然后摇身一变,成了县令。若不改革央企、国企畸形的收入分配机制,若不打破公务员的铁身份,很多年轻人都往“央国政”里面跑,追求稳定和躺平,社会怎么创新,怎么颠覆性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