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好意思找爸妈要钱,但是我工作一年买不起一个厕所,没办法!”这是不少“啃老”族的心声。
当下的年轻人,压力很大,不得不“啃老”。
所以,现在“啃老”好像变成了一种普遍现象,不再是一种特别羞耻的事。
当“996”的我,工资还没父母退休金高,买房生娃都得“啃老”。
上海有个33岁的女孩,已婚未育,每月工资1.3万,但工作需要24小时待命,导致身体吃不消,颈椎曲度变直,经常恶心呕吐,于是她果断选择了裸辞。
刚毕业时,父母安排她进电视台,她觉得太轻松了,待了2年就离开了,出了社会才发现生活的残酷!
结婚后,他们买了房子和车子,每月9000多元房贷,2600元的车贷,丈夫收入比他稍高一些,2个人加起来有3万多收入,父母都是退休医生,每个月加起来3万多退休金,买了房子每个月收租6000元给他们,还帮他们还2600元的车贷。
这样的经济条件已经很不错了,她每个月买衣服,丈夫经常升级电子产品,每个月去两三次人均上千元的餐厅,下班早就约朋友逛街吃饭,日子看上去过得非常不错。
但是在她辞职后,自己没有收入了,还得交2000多的社保,丈夫也调到外地工作,增加了5000元租房成本,两个人的生活费只剩下约5000元。
收入下降,“不错的日子”也打了折扣。
她们取消了所有不必要的开销,每个月买衣服变成半年一次,丈夫的电子产品也停止更新,不去人均过千的餐厅,取消休闲的聚会。
在这个种情况下,父母催生,她们也不敢生,她说:“生不起,养不起”。
她跟丈夫决定先解决工作,再考虑生育。
她原本想找份新的工作,但是已婚未育的身份,让她找工作困难重重,慢慢就没有信心了。
于是她就准备考公务员,毕竟大家都说:“宇宙的尽头是公务员。”
第一次考家附近社区的公务员,差3分进面试,没考上。
今年她又报考了一个岗位,令她没想到的是,以前只有二三十人报名的岗位,今年变成了100多人,她说连殡仪馆的一个岗位都超过200人报名,简直太卷了!
这种情况下,她思想开始动摇了,而且马上也过了考公的年龄了,她决定放低要求,先找份工作,哪怕是单休的销售岗位也可以。
所以,当下很多的年轻人,他们啃老,也是一种无奈。
上海这个女孩算是家庭条件比较好的,绝大多数的人生活更加艰苦。
如今,在大城市生活,完全靠自己的工资,想要买套房特别困难。因为现在房价收入比太高了,以普通人的工资,一个月10000元左右,房价5万/平,不吃不喝一年买2平米房子就不错了。所以很多人说,工作几年都买不起大城市的一个厕所,听上去很震惊却也很真实。
最近,大家都在讨论低生育率的问题。虽然近年来,国家陆续放开了二孩、三孩政策,鼓励生育,但是很多年轻人仍然不愿意生孩子。这是什么原因呢?
近日,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乔晓春的话道出了真实原因。
他说:“不是因为年轻人不想生孩子,而是年轻人现在没有精力,没有能力去生那么多的孩子。”
当然,很多人压力确实很大,但是再大的压力,也得面对。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我们只能努力拼搏,全力以赴。社会也提供了很多机会,只努力学习,才有可能抓住机会。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头条创作挑战赛#
一家三代出了21个铁路人,“铁三代”动了谁的奶酪,又为什么会遭到口诛笔伐?“铁三代”真的是占尽了国企的资源吗?
从没有想过,有一天我这样平庸的人,也能有幸被列入特殊群体,因为我就是传说中的“铁三代”。在我家,爷爷、母亲和我都是铁路人,我们分属不同的站段。因为普通,没有文中家族铁路人的枝繁叶茂。如果我的孩子还算优秀,我希望他走出去,因为只有铁路人才知道他的苦。
“醒醒,赶紧起来了”我迷迷糊糊听到耳边有人喊我。
“什么情况”,我一骨碌坐了起,大脑一阵的眩晕,身子不自觉的晃了晃,赶紧用一只手撑住床,稳了稳身体,拿过手机0:26分,抓起床边的绒裤和绒衣穿了起来。
“XX场设备故障,赶紧吧”值班领导挨个的叫起大家。
不到五分钟所有人都穿好衣服,坐到了办公室,等待着故障处理前的安全预想。
领导开始分工,犹如每一次上线一样,每一位职工都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做了上线前预想,最后领导做了补充,尤其说了一句,昨天下午下雪了,哥几个都穿暖和些,而后各自准备。我拿起车钥匙,先走了出去,我是本班的兼职司机,就是那种需要开车就开车,不需要开车就干好本岗位活的“砖头”。
因为颈椎的缘故,时不时的脑供血不足,刚可能起的太急了,迷迷糊糊的下楼还是下意识的拽着扶手,到了楼下,一阵风吹来“还真冷”我下意识的嘀咕一句,开门上车,打着火,等着大家。
随着同事陆续上车,“人齐了,开车”领导说。开出去两三百米才注意到今晚路格外黑,“我艹,走的太着急,忘戴眼镜了”我有点近视,但平时不怎么戴眼镜。自从兼职司机,防止夜间行车不安全特意配了个眼镜,今天着急还忘拿下来了,心里对自己说一定要加小心,别再出点交通意外,而后右手顺着挂档的空,掐了自己大腿一下,不过下手有点重,自己疼得一激灵,清醒了不少,瞪着大眼去往有故障的地点。
到了地点,我习惯性的看了下手机1:06分,半夜开车不用上线。同事们陆续下车准备工具,设好防护等点上线检查,我可以在车里暂时休息。1:25分所有人员上车,1:50返回单位,经过这一折腾,此时睡意全无,还得边看手机边培养自己的睡意。当早上6:30闹钟准时响起时,真是一万个不愿意起床,但工作就是如此,不管你昨晚或凌晨经历了什么,新的一天的工作依然继续。
有人说“铁三代”一定占尽了国企的资源,我告诉你还真不是。
爷爷和母亲那两代能成为铁路人可以说一切随缘,爷爷是解放前最早的装卸工,母亲是下乡回城分配的工作,而我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铁路技校毕业。那时工人地位还很高,并且待遇比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还好,如果不想上高中都是努力考一所好的中专或技校,赶紧就业赚钱。而当年有 些中考成绩还不如自己的同学一部分去报考了市属中专,有的成了小学老师,有的成为了民警,现在看不知道当年的选择有多糟糕。但生活哪有那么多但是,同样技校的师兄、弟还有很多成为了机关领导,而更多的还是在一线,重复这枯燥无味的工作。铁路工作没有外人想象的那么好,但也没有很多人想的那么糟,毕竟铁路的这份稳定不是哪些工作都能做到。
有人说铁路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都是内招,我可以很负责的对你说现在真不是。如今铁路每年招工都是路局在对口铁路院校校招铁路专业学生,可以说很公开也很透明,当然随着这几年铁路的稳定越来越被认可,铁路专科学校分数也是水涨船高,甚至接近本科提档线。这就需要自己的选择,是上一个本科以后继续深造还是选择一个比较好就业的专科过普通人的生活,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如果是本科路局投档应聘未来有可能从工人变成储备干部,但专科基本决定了未来的高度就是工人,除非有特别贡献。
“努力不一定有机会,但不努力是绝对没机会”学习就是给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当你有足够好的成绩就会有更多的选择。努力吧,年轻人!#头条创作挑战赛# #我要上微头条# #就业# #2022就业季# #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