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转公务员,本来可能是好的初衷和制度,但是现在基本烂透了,成了二代们、三代们的捷径。还是逢进必考,靠谱点。
延迟退休不应该!应该做的是降低公务员,国企等事业单位人的退休金待遇,让这部分人的待遇回补到社会上来!
我就是央企上班,八三年上班,现在扣除五险一金,剩四千二,请问,怎么就有优越感了?//@管见浅言:央企国企公务员职位,待遇实在太诱人了,不钻进去,对不起自己,对不起父母啊!
极目新闻楚天都市报官方账号全国政协委员倪闽景:大学生不要满脑子“央国政”,当了公务员一眼就能看到头
所以要杜绝国企调任,国企调任本身就是对公务员逢进必考原则的突破,确需调任的,必须规定达到厅级才可以
李春风的夜雨秋平式干部不是少数家中有资源背景,2000年大学都扩招了,才上专科,学历低怕啥可以专升本。找工作?考不上公务员,可以先安排国企,事业单位,这你懂的。如果有幸和他成为同事,你怎么和他竞争?评先树优是他,提拔重用是他,累死累活事你,原地不动是你,即使你985,情商在线。同事儿子就是名校毕业,国企,同期进的职业学院的都成了他领导,关键还是干研发,他研发啥?不是瞎指挥吗?多少躺平的人是被寒了心,被迫躺平的?秋平式干部“年少有为”,带了年少轻狂,为所欲为,因为有人替他摆平,有人替他说话。
专家又建议了:年轻人不要满脑子“央企国企公务员”,要去做一个有价值的小科技企业。
又是一个“何不食肉糜”。难道专家不会扪心自问一下,自己都委身于高校任职领财政工资,何谈让年轻人去社会上打拼。有网友犀利点评说,你不要老劝年轻人别考公,应该多想想年轻人为什么只想考公。
多余的话不想说了,只想说,现在的年轻人都聪明了,早已过了耳听“建议”的年代了。
全国政协委员倪闽景最近发表了一个观点:大学生不要满脑子“央国政”(央企、国企、公务员)。于是,大学生蜂涌体制内的现象又一次被大家重视起来。
我觉得这个提法并没有错,但是我们的社会应该反思一下:为什么年轻大学生都开始往体制内扎堆了?为什么私企没人去了?
其实大学生追求央国政,并非他们真的认同这种归宿,也并非他们真的热爱于此,恐怕这只是大学生们“保全自己”的一种对策罢了。现在的生活越来越难,人们对稳定越来越渴求——过去几年倒闭了无数的私企和小店,无数人因此而失业,从而陷入财富赤字、负债、断供等遭遇之中。但是反观体制内,他们的生活四平八稳,生活几乎没怎么受到影响,于是大学生们向往这种生活,央企国企机关变得更加热门。
想要改善这一问题,发力点并不在大学生身上,因为大学生是被动方,他们是被迫选择这些。真正的发力点应该放在环境改善上,应该好好思考体制内是否存在隐形福利诱惑,好好思考如何改善私企的生存环境,想方设法保障体制内与私企的待遇公平,落实好劳动法,保障好劳动者的权益。
你怎么看?
除了公务员,国企,一般生病就完了,辞退,多少人盯着你的位置,只有自己爱护自己,你现在快去治疗,付出的不一定有回报,在家也一样,孝顺没好报,想开就好,快去治疗
#凌云夜话
今年两会你想听到什么?
1、降底公务员工资:降低公务员实际工资,让公务员实际工资在平均数左右。
2、去除事业单位,教师,国企等的终身制,让聘任制度更加合理,可操作。
3、建立和公布公共资源管理单位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学校,国企等人事大数据,减少江西周公子,安远李县长这类事件
4、加强对贪腐处理,特别是道德败坏公务人员处理。搞公务人员家庭连带责任制,避免资产转移追不回。
5、提高劳动人民、农民工退休工资,降低参公人员养老金
您想听到哪一个?
江西一县长涉嫌侵犯女干部
领导说的很对,不要大学生往央企国企公务员挤,应该不是为了给有条件的人让路。只是现在大学生真的太难了,外企招人少了许多,尤其如果没什么门路的,除非你水平超强,但这些人只是少数。只靠基建投资拉动还是老路,看来关键还是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激活企业经济活力,简政降成本,拓展就业岗位。
过来人,这厮没有说错,公务员国企确实有稳定的一面,但是要坐到高位,花的努力和需要的运气和创业成功差不多,而且那条路都是在轨道上,想挑战一下自己,以实现小目标为人生道路的孩子,确实需要创业。人生道路选择而已
长安有唐自己在政府做着正厅级公务员,呼吁年轻人创业,一不留神就是独角兽。我呼吁你裸辞创业,论人脉,论资源,你的比大学生的优渥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