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会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表示,现在大学生不要每天都想着“央国政”,可以去创业,因为“公务员”一眼看到头,对此我是持不认同的态度,难道大家都不知道“公务员”一眼看到头吗?
这是不可能的,其实大家都知道如果真的考到了公务员,基本上就是到头了,因为一般情况来说,公务员要想往上爬很难很难,如果你是一个乡镇的,可能至少得待个5年才有机会,但是只是说是有机会,很多人可能10年,15年都还在原来的岗位,因为上升很难!
但是公务员福利好,虽然大部分地区工资不高,但是不会少发,各种福利也是优先他们,最重要的是:“非常稳定”!
现在就业压力太大,大学生太多,每年毕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就看2022年就有1076万大学生毕业,这个压力你可以想想。
我本人毕业两年了还是在找工作与换工作当中来回跳,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不是要求有多高,是真的找不到!#考公# #毕业#
#委员称大学生不要满脑子“央国政”#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 “一方面要提高大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另一方面要鼓励大学生,不要满脑子“央国政”(央企、国企、公务员),也要想到我们现在有广阔市场,你去做一个有价值的小的科创企业,将来可能成为独角兽,既对社会做贡献,也会给自己带来非常美好的有挑战的人生。”
这个道理确实是对的,但它最难落地的地方,并不是年轻人没有这种思想,而是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把这种正确的思想与实际相结合。
每个年长的人都是从年轻走过来的,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有过“求新、求变、更热衷于尝试各种新鲜事物”的阶段,本能就会抗拒过“一眼能望到头、平淡如水”的日子。所以,“年轻人应该更敢闯、在就业思维上更活跃”,这个道理是不需要专门给年轻人讲的。
需要探讨的是:年轻人为什么在最喜欢变化和尝试的人生阶段,主动选择了“求稳”?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引导?是对“作为一名成年人需要承担的生活压力”的过早理解和感受?是缺乏去做多种尝试的资本——金钱成本、时间成本?毕竟,现在年轻人走出校门基本就已经22—25岁了,稍微一尝试,就到了三十而立了、马上又到了35岁这道坎儿了。
这些现实问题,让很多年轻人不得不过早放弃了浪漫,直接选择了现实。
所以,想让年轻人投入更为丰富的就业选择,首先是在社会各工种的建设上,让年轻人有“试错”的机会——尝试之后,还有机会重新选择。头条热榜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叫大学生别满脑子“央国政” 别都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编制了 ,少求稳,多挑战。
要提高大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也鼓励大学生不要满脑子央企、国企、公务员。做有价值的小科创企业。
在外面大小公司打工了几年,熬出一身毛病不说,钱全给房东了。回头看看 还是考公务员香。还有的就是疫情三年真的是明明白白还是考公香啊,居然建议大学生少求安稳,多接受挑战,哪有那么多时间去试错啊,只会说,又不自己亲身示范,自己拿着体制的高额工资,就叫别人不要当公务员。
谁不知道公务员的薪资待遇有多好,能稳定谁还想到处去碰壁啊。对于普通家庭的人来说,根本没有时间成本去试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