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省考# 你和上岸就差这几分
今天是省考的第二天,早上我家旁边的大路上已不见昨日熙熙攘攘的考生队伍,只有不多的考专业的孩子们急匆匆进入试场。我家旁边有一所初中,一所小学,都设有省考的试场,据统计今年全省参加省考的有24.4万人之多,真叫千军万马闯过独木桥。
儿子大学学的是法学专业,通过法律资格证考试是首要之选,大四他主攻的就是这个方向,曾到北京法考班专门培训了两次,自认为很有把握,但最终以几分落败。当时我还想,不要分心,全力以赴投入法考复习中,第二年一定能拿证。当时正好是国庆节,他大学毕业回到家中,因为小小的失误还有些自责。正好住五楼的老张下来,他建议法考班到正月后才开,不如先去国考班学上一段时间,试试公务员的考试吧。儿子欣然同意,第二天就由我陪着去汽车站下面的中公班报了班,听了几节课后,感觉这里学习氛围不浓,就决定转到省城太原的班去学习。两个月后,首次参加了当年的国考,成绩一般,最终没能进面。其实第一次就能考出一百二十分的成绩,实属不易。过年后就又参加了省考班的培训,地点当然还在省城。
报名选岗位时,我把适合他报的岗位一一罗列出来,写在本子上,通过筛选,最终确定了一个限制多的岗位,男性、本省、应届、法学。很快,四月份省考结束后,他又开始法考学习。
一天下午我正在外边的一家便利店里买面包,忽然接到儿子的电话,说考了所报岗位的第一,随后发过来了成绩截图。我有些激动,回去就联系头一年考上岗位的小付,询问他在华图的面试班,就找他那个讲师,马上报班开始学习。
记得后来的面试在省委党校,儿子紧张的早饭没吃就上场了,我和妻在考场外的大院里走来走去,心神不宁,快十二点了才见他出来。随后是焦急等待,两个小时后面试成绩出来了,笔试第一,面试第二,综合第一,进了!
头一天儿子曾说,考上了坐出租车回去,考不上了坐公交车。我忙拦了一辆出租车,"走,回家!"
作为一个全职妈妈,唯一有的就是时间多,所以最近开始在头条摸索怎么能有收益,虽然每次都几分,最高收益也就0.14,可是很开心,至少说明这真的是一个公平的平台,真的会带来收益,就算很少,还达不到靠它吃饭,但是也称得上精神食粮,也不会歧视任何人,不管你是公务员,教师,老板……宝妈……都一视同仁!不像出去找工作,听说你的孩子还在上幼儿园什么的一下就被pass掉,有时候真的觉得很冤。希望在这里有所突破,我在头条就像今早在路边看到的刚刚发芽的李子树,也希望会越来越好!
季文子是中国春秋时期鲁国的宰相,他虽然身居高位,却以俭为荣,从不铺张浪费。他家的住房非常简陋,也不多用仆人。他叮嘱家人说 : 不要搞浮华、讲排场,饮食粗茶淡饭就可以了,衣服不脏不破就很好。
有一天,他有公务出门,让他的侄儿备车。等了一会儿,不见动静,就径直向马厩走去。刚走到马厩门口,他看到他侄儿慌慌张张将青草盖在马槽上,显出不安的样子。季文子很纳闷,问他在干什么,他侄儿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季文子上前一看,原来马槽里有粮食。季文子十分生气,说 : 我已经说过,不许用粮食喂马,有充足的草就可以了。因为现在还有许多穷人缺吃少穿!他侄儿点点头,说 : 您说的道理我懂,我只是怕别人耻笑我们,说我们小气。季文子微微一笑,说 : 既然明白自己做得不错,就不必去管别人说什么。
他侄儿备好了马,季文子在车上坐好,他们出发了。马车很旧,一边走,一边发出使人心烦的吱嘎声。季文子的侄儿低着头,怕别人认出这是宰相家的马车。而季文子泰然自若,时而观望民情,时而皱眉沉思。当马车走到一个十字路口时,季文子下了车,与百姓们交谈。
这时,走过来一位穿着十分讲究的年轻人向季文子请安。季文子转身一看,认出了这个年轻人是大臣孟献之的儿子,名叫仲孙。季文子问 : 你父亲可好?仲孙点头说 : 很好,他刚才还在这里买东西。季文子抬头一看,果然有辆豪华的马车正向西驰去。他说 : 你们家好气派啊!依我看,要适可而止,还是以俭朴为好。
仲孙不以为然,带着几分耻笑的口气说 : 大人做宰相这么多年了,出出入入连一件象样的绸缎衣眼都没有。喂的马,不给粮食,只给草吃。您每天乘坐瘦马破车,难道不怕别人笑话,说您太小气了吗?您这么小气,要是让别国人知道了,说不定还会认为我们鲁国人穷成了什么样子呢!
季文子听了仲孙的话,语重心长地说 : 你的话没有道理,这是因为你没有懂得节俭的意义。一个有修养的人,他可以克制贪心,因为他知道节俭可以使人向上。相反、一个人铺张浪费,必然贪得无厌。一个国家的大臣如能厉行节俭,艰苦奋斗,上行下效,百姓齐心,这个国家必然会越来越强大。因此,你怎么能说节俭丢脸和使国家衰败呢?季文子句句在理的一番话,说得仲孙哑口无言。他红着脸不好意思地走开了。后来,季文子听说,仲孙真的想通了,他一改过去铺张浮华的缺点,重新做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