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学心理健康教师海南面试试讲题-《学会拒绝》#心理健康##教师资格证面试#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南风与北风
1.讲述故事
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的故事。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了个寒风凛凛,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很暖和。便开始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讲课答辩顺利结束,我的职称之路告一段落。
我抽中的是三年级下册《鹿角和鹿腿》,问的问题是1.你是如何指导学生读出心情的变化的。2.本单元是寓言故事,你是如何指导学生从寓言故事中明白道理的。
真的是那样,只要是一线老师,肯定会过的。在此分享一些小窍门:
1.去的时候可以带两套书,一套自己批注的,一套崭新的,抽中课万一还没该去备课室可以看几眼。
2.多看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上面的课,用倍速模式播放,听思路,把每课的思路都理清。
3.多试讲,在家用秒表掐着时间,对着镜子练。
拿出准备招教面试的心态来准备,绝对能过。
伊索的主人家,来了很多哲学家,主人让伊索做最好的菜招待客人,伊索收集各种动物的舌头制作了一桌“舌头宴”主人怒目圆睁。
伊索不慌不忙的说:您不是说要做最好的菜吗?舌头是引领各种学问的关键。对于这些哲学家来说,“舌头宴”不是最好的菜肴吗?
宾客们频频点头。
主人说那我明天要再办一次宴席,这回你准备最坏的菜就好。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天伊索依旧准备了一桌“舌头宴”
他的主人瞬间暴跳如雷:“怎么又是这个?”
伊索一如既往地镇定自若:“您说要做最坏的菜,这就是最坏的菜了。”
宾客们十分纳闷:“你昨天刚说过它是最好的菜,今天怎么又变了?”
伊索有理有据的说:“难道一切坏事不是从口而出吗?舌头即是最好的东西,也是最坏的东西。”
众人瞬间无言以对。
注伊索年轻的时候,当过有钱人家的奴隶,这段故事选自《回话的技术》
作为著名寓言家伊索的口才自然不容置疑,他所阐述的逻辑当然也能够自洽。
但我认为他说的不全对,正是这不全对的地方,遮盖了这次谈话的光芒,让人产生了一种怪异的感觉,觉得伊索有点强词夺理。
舌头当然是最好的东西。
也可以是最坏的东西。
衡量舌头好与坏的关键,不应该放在舌头本身,而应该放在舌头的主人身上。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遇到一些刁钻的问话,而其中有些提问者对你来说至关重要,比如老师、面试官、顶头上司、合作伙伴、客户等等。
因为此类人群他们的满意度直接关系着我们的前程,面对这些刁钻的提问我们不能躲避又不知如何应付时,常常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焦头烂额。
为了解决根本问题,在遭遇打击之前,我们就应该尝试着学一学《回话的技术》
端木自在在《回话的技术》一书中说,成功人士在回话前,都会打好腹稿。
而腹稿的基础,一定是在透彻理解对方语意的情况下,考虑到对方意愿,深思熟虑之后站在对方立场上,说出有利于自己的话。
我们打个比方,面试官问你为什么选择他们公司?
毋庸置疑,一般语速较快的人脱口而出的应该是贵公司工资高、下班早、休息多,待遇好,晋升空间大等等。
你可以这么想,但如果你这样说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哪个员工不在意薪水的高低,哪个员工不在意优越的待遇?
这话本身没有问题,站在员工的角度来说,关心这些无可厚非,甚至有点赞美公司的意味。
但你要注意谈话的对象,谈话的对象是面试官,面试官在意的是员工能给公司带来多大的价值。
你的这些“赞美”对他来说很可能意味着贪图享乐,对,没错,他可能会把你看成一个好吃懒做的人。
所以快速回答别人提出的刁钻问题,并不能够为我们赢来别人的赏识,甚至可能埋下一颗定时炸弹。
在回话中,我们想要恰到好处的解答刁钻问题,为自己赢得事业上的成功,就必须学会整理思维,学会打腹稿。
《回话的技术》是一本专业科普回话技巧的干货类书籍,88章的篇幅每一章都充满惊喜,每一章都具有足够的实用价值。
从现在开始学习《回话的技术》为你赢得事业的顺遂、人生的成功,让你不管是正面答、侧面答、含糊答、还是无声答,处处答的恰到好处。需要的朋友点击下方链接选择购买。#我在头条搞创作#
回话的技术
回话的技术
一个犹太人和一个英国人两个人准备去一家公司面试。路上,两人都看见了一枚硬币掉落在地上,但是英国人不屑去捡,犹太人弯腰捡了起来。于是英国人鄙视犹太人,觉得这样的人永远不可成功。
面试后两人都进了同一家公司,但是英国人没干多久觉得工资低离职了,犹太人则坚持干了下去。
多年以后,两人再见的时候,英国人还是底层打工人,而犹太人则早已成为了那家公司的老板,并且事业也做的很成功。
英国人不理解的问道:“你为什么成功?” 犹太人回答他:“你还记得我们当时一起捡的那一枚硬币吗?虽然金额很小,但它却代表着现在,你只想着赚取未来的钱财而忽视了现在。
有人说,美国掌控着世界,那你知道谁在掌控着美国吗?是犹太人!全世界最有钱的企业家当中,有一半以上是犹太人。美国每3个百万富翁当中就有1个是犹太人。
不得不提的是,犹太人只占美国总人口数量的2.3%!在全世界,犹太人当中出过很多大名鼎鼎的人物。
脸书的扎克伯格、股神巴菲特、华尔街摩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实在是太多了。马克思、爱因斯坦、毕加索、斯皮尔伯格,还有全世界最富有的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他们也全部都是犹太人。
然而,连诺贝尔奖获得者当中也有三分之一是犹太人。几乎全球所有高屋建瓴的地方,都伴随着犹太人的身影。
索罗斯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塔木德》为每一位信仰者开辟了一条通往财富自由的路!当然,索罗斯是是犹太人,对于自己的成功,他一直认为《塔木德》给了自己无穷的智慧和不尽的知识源泉。
一句话:犹太人很厉害!可是,为什么犹太人能这么厉害呢?因为犹太人这个民族世代相传着一本书,就是这一本《塔木德》。
犹太人能够历经那么多坎坷而不散,二战几乎灭顶,却久经磨难还兴盛成立国家,最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得益于这本书。
《塔木德》对犹太人来说,那就是信仰般的存在!在犹太民族每个小孩刚刚懂事、能认识字的时候,父亲送给他的第一本书一定是《塔木德》。
每一个即将出嫁的女孩儿的嫁妆里,也一定会有一本《塔木德》,每一个在外打拼的年青犹太人,包里也一定会有一本《塔木德》,每一个犹太商界大佬的书架上,也必定会有一本《塔木德》。
据说,只要把这本书读100遍就能成为百万富翁,读1000遍就能成为千万富翁!在犹太人当中流传着一句话:贫穷时可以把《圣经》卖掉,但一定要留一本《塔木德》。
因为《塔木德》可以教你如何赚钱买回《圣经》,甚至可以一生富足。历史上,《塔木德》这本书到底是怎样的存在的呢?这本书起源于公元3世纪到5世纪,是由1500多个犹太人一起联合完成的。
全套书一共20卷,12000页,250万字。书里的内容包罗万象,广到宗教、律法、民俗、伦理、医学、迷信,细到起居、饮食、洗浴、穿衣、睡眠,犹如百科全书,无所不包。在书里面,有两个最重要的版块,赚钱和处世。
这也是犹太人几个世纪能安身立命和大展身手的重要把手和智慧的来源。《塔木德》让犹太人赚到钱了,而且赚到的是大钱!但是,《塔木德》里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智慧。
巨大的财富是未来的,但是你无法安于当下。未来又怎会被你抓取呢?因为期待未来,就会有各种妄想妄念,一旦不可得的时候,就会嫉妒、谩骂、斗争,种种恶业随之而来。
而怀念从前的时候,就会想办法留住,但是过去是留不住的,我们又会不断的起各种愚蠢的、自私的、可笑的念头去做不可能的的事情。
所以把握当下是非常重要的,安住于我们的心,我们就会非常的平和。有了平和,未来的财富还会远吗?
在《塔木德》中有这样的话:犹太人对于钱的心态是非常好的,在他们眼中钱就是钱,不等于别的东西。我们有非常好的心态,当投资失利,当贫穷时,我们不会懊恼。
因为钱不等于别的,它只等于钱,我们失去了钱,我们的生活、快乐、知识不会随之失去,干嘛一定要把钱和这些东西划上等号呢?这么简单的道理,我们却用一生都难以想明白,这就是犹太人的智慧。
《塔木德》这本书,充满着生命的智慧和化解危机的方法。与《圣经》、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和伊斯兰的《古兰经》,并称为影响人类文明的巨著,是真正的传世经典。
《塔木德》这本书非常有价值,值得我们每个人去认真研读和思考。凡事皆有定数,天下万物都有定时。栽种有时,收获有时。 杀戮有时,医治有时。
拆毁有时,建造有时。 哭有时,笑有时。 哀恸有时,欢乐有时。 ......这本书不仅教你思考什么,而且还教你如何思考。
书里面的故事如儿时读过的伊索寓言,但有穿透琐碎生活,让你感觉到鲜活的智慧和触及万物的力量。想要了解更多哲理故事和背后的思考,点击下面图片,即可查看。
【刘道玉与神童津津】
1984年秋,武汉一位姓陈的医生号称发明了一种草药胎教法。他老婆怀孕之后,他亲自上山挖草药,煎煮成汤让她每日按时服下。十个月后妻子生下一个男孩儿,果然天资聪颖,禀赋不凡,他为儿子取名津津。津津四岁已会背诵若干首唐诗宋词,朗诵英文诗句,演算数学四则运算。
陈医生听说武汉大学创办了一个神童班,便与校方取得联系,要求吸收自己的神童儿子入校就读。所谓神童班,其实叫少年班,这种特殊班级为中国科技大学于1978年在国内首创,武汉大学是继中科大之后开展试验的十二所大学之一。接到陈医生的申请之时,正好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武汉大学名誉教授于光远应邀来到武大讲学,刘道玉就与于光远商量,通知陈医生带着自己的神童儿子前来
面试,虽然他对这位父亲自称用草药进行胎教的说法表示怀疑。
1985年元月初,武汉大学第二会议室里坐满了教授、博士、作家、记者以及对此好奇的人。面试开始,四岁的小津津用英文背诵了《伊索寓言》中一篇“农人与蛇”的故事,接着又用中文背诵了几首李白杜甫的诗,再接着又演算了几题数学四则运算,全都正确无误,满场一片惊叹。继续考核,
大家得知小津津已经掌握了近千个英文单词,能背几一篇诗文,会演算初中一二年级的数学题。
亲临测试的于光远支持武汉大学招收这名智商超常的儿童,作为个案进行超常教育的试验。学校专门为小津津成立了教育试验小组,由高教所、教务处和武大附属小学的有关人员组成,高教所副所长卫道治教授负责全面指导。
1985年2月14日,《人民日报》对此作了报道,随后全国多家媒体立刻进行了转载。鉴于古今中外曾经号称神童的超常孩子,在世人的惊羡和期待
中有的不负重望,也有的成为平庸、呆傻,甚至夭折的反例,刘道玉与卫道治教授一起为小津津制订了几条试验教育的原则。
一、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可以实行跨越式的教学,但是大的学阶,如初等、中等、高等这几个重要教育阶段一个也不能缺失。
二、回到儿童世界,在接受智力开发的同时,享受到儿童的乐趣。
三、参加集体活动,让他的智力发展与思想品德并重。
刘道玉把这项试验教育方案简称为“2-3-2-3”计划,具体是先让小津津用两年的时间,在武大附属小学完成初小和高小六年的课程,再让他用三年的时间,在武大附属中学完成初中和高中六年的课程,再让他用两年的时间,在武汉大学完成大学本科四年的课程,最后再让他用三年的时间,依然在本校完成硕士和博士的课程和论文答辩。这个计划如果实施顺利,小津津可以在十五岁这一年获得博士学位,比正常孩子整整提前十年。
“2-3-2-3”计划,是刘道玉参考德国十九世纪一位名叫卡尔·威特的父亲教育家的成功做法。老卡尔·威特的儿子小卡尔·威特是一个真正的神童,九岁上大学,十二岁发表数学论文,十三岁出版数学专著,十四岁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老卡尔·威特将儿子小卡尔·威特十四岁以前的故事写成了一本书,名字叫做《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以后成了全世界对于早慧儿童如何进行试验教育的经典。
但是,小津津的父亲陈医生坚决不同意“2-3-2-3”计划,他要求取消前面那个从小学到中学的“2-3”,直接从后面那个“2-3”开始,而且把后面那个“2-3”再缩短成“2”,由武汉大学中文系、数学系、外文系的三名资深教授,分别对他四岁的儿子单独施教。
在长达一年多的磨合中,刘道玉和教学试验小组没有接受陈医生过于自负的要求,最后,陈医生把津津带下珞珈山,带到东北一所师范大学。在那里依然实现不了他的愿望,又辗转了几所大学之后,这名神童在人们的视线中渐渐消失了。
刘道玉口述史
刘道玉口述史
苏联人问3个来面试飞行员的人:你们要多少薪金?德国人说要3000,法国人说要4000,犹太人说要5000,然后犹太人上岗了。
下午看到一个故事:
苏联人需要招募一个飞行员。有3个人前来面试,分别是德国人、法国人和犹太人、苏联人就问他们想要多少薪金。
德国人说:我要3000美元,1000给自己,1000留给妻子,1000用来买保险。这个回答很严谨,既考虑到自己,也考虑到妻子,还考虑到飞行可能出现事故。
法国人说:我要4000美元,1000留给我自己,1000给我妻子和家人,1000留给我情人,1000用来买保险。
这个回答在德国人严谨的基础上,还增加了浪漫色彩,在飞行前,还想到了自己的情人,法国不愧是浪漫之都,四处充满浪漫气息!
犹太人说:我要5000,1000给你,因为你给我这个机会,1000给我自己,还有3000,我用来请德国人作为飞行员。
犹太人是不论身处何地,他们都能够理性面对一切,因为他们知道专业的活必须由专业的人来承担,法国人和德国人都很专业。
但比较而言德国人却具有更好职业操守并且报价也更具吸引力。由此可见犹太人不论他们从事的职业是科学家、银行家、企业家还是政客,他们首先拥有的是一个商人的头脑。
爱因斯坦是犹太人、沃伦·巴菲特是犹太人,控制欧洲金融命脉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华尔街的金融之父摩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金融大鳄索罗斯、钻石大王彼德森、经济学家帕累托、经济大师弗里德曼、管理大师马斯洛……也都是犹太人。“人生如滚雪球。
最重要之事是发现湿雪和长长的山坡。”巴菲特这样形容财富。那么,犹太民族的“湿雪”是什么?犹太人的“湿雪”就是“富人圈”! 比如一个贫穷的年轻人,如果经常同有钱人在一起,那么他自己会成为有钱人吗?答案是肯定的。
大多数犹太人的成长路径是:先为有钱人打工,去认识更多有钱人,从而形成“人脉”;然后与有钱人合作开创一个事业,最后让有钱人为自己“打工”,成为董事长的董事长。
钱愈多,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就愈小,所以赚钱并不是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对安全的需要。
至今在犹太人家庭中还有一种习惯,就是留给子女的财产,至少不应该比自己继承到的财产少,这种心愿代表着犹太人对后辈拥有平安幸福的祈愿。金钱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尺度、一种基准。
犹太人对金钱逻辑和机制的认识,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生存的内在动力。赚钱成为犹太人的人生第一件大事,这也正是他们成为“世界第一商人”的关键所在。
传统犹太商人的生意可分为这几种境界,这也是刻在他们脑子里的赚钱法则:
第一,赚女人的钱,因为男人征服世界,而女人征服男人,所以女人才是金钱的主宰和真正花钱的人,最重要的一点是,女人在钻石珠宝和时装面前会“犯傻”;
第二,赚嘴巴的钱,世界上有60多亿张嘴,一日三餐的需要是永无止境的,但犹太人只做以有钱人为目标的高级餐厅和高档食品生意;
第三,走四方。犹太人长期没有国家,这使他们生来就是世界公民,犹太商人没有固定市场,这使他们生来就是世界商人;
第四,能赚钱的智慧才是真智慧。犹太人认为,赚钱是天经地义,最自然不过的事,如果能赚到钱却不赚,那简直就是对钱的冒犯,要遭上帝惩罚。
犹太商人赚钱强调以智取胜,犹太人认为,金钱和智慧,两者中智慧比金钱重要,因为智慧是能赚到钱的,也就是说能赚钱,才是真智慧。这样一来,金钱成了智慧的尺度,智慧只有化入金钱中,才是活的智慧钱;
堂堂正正的精明;
第五,商场如战场,机会稍纵即逝。当其他民族的商人还在瞻前顾后,拿不定主意,甚至将那个精明的点子搁置一旁的时候,他们和犹太商人的距离就被拉开了。
犹太人在商场上绝对容不得模棱两可,马马虎虎,特别在商定有关价钱时,他们会非常仔细,对于利润的一分一厘他们计算得极为清楚。
所以他们经常能做出迅速的判断,在谈判中镇定自如,在商场上游刃有余,坦然从容。
第六,在逆境中发财。在1800多年漂泊流离的生活中,犹太人一直处于逆境之中。在这漫长的日子里,他们学会了耐心等待。
学会了低调处事做人,学会了如何在逆境中生存发展。在逆境中发财就是要学会商业经营的理性计算,合理追求效率和产出比的问题,如果能在逆境中获得利润,那么通过效率提升,熬死了竞争对手,在顺境时,就可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只有找对了雪地才可以滚雪球,《塔木德》就是正确的雪地,赶快带回家吧。
这套书10本从解读犹太民族独有的财富观入手,回顾了巴菲特家族的历史,用大量成功人物的故事以及犹太人关于财富的寓言。
讲解了像巴菲特一样滚雪球所必须遵循的财富原则,同时还给出了应用这些原则积累财富的操作方法和模式。
有兴趣的朋友点击下方“看一看”或连接将财富带回家吧
#抄书打卡# 二年级课文《亡羊补牢》教案。文章比较简单。寓言故事最后都需要总结道理。指导语气是非常重要的。
1. 晚上洗澡的时候发现忘了带内裤。 把浴室门打开一条缝, 让女朋友帮我拿来。 女朋友说:下了几天暴雨了, 没干呢! 我急着穿呢就让她去帮我买一条, 过了半天, 终于听到女朋友说:买好了! 我一听那赶紧给我拿进来呀。 结果她说:还没发货! ? …2、再倒回去好了!一兄弟打车,到目的地后问师傅:到这里的车钱是多少?司机回答:12元。兄弟说:不好意思,我身边只有10元,请往后面开一点吧! 这脑回路!3、甲:“老婆找到我的私房钱了。”乙:“吵架了吗?”甲:“没有,她说结婚以来,就这一点是我们共同的爱好!”4、我:为什么那些比较有趣的人,都还是单身?朋友:对于有趣的人来说,她们自己就可以撑起无聊的岁月,以后是很难找到比自己更加趣的人。5、一个人去面试,说自己有三年的工作经验。面试官疑惑道:你才毕业两年,怎么有三年工作经验,那一年是哪来的?那人淡淡地说:加班!6、同事:在你们的印象中,做过什么无知的事情?我:以前我在家里煮米饭,当时自己是直接淘完米就米倒进没放内锅的电饭煲里面去了,结果后面就拿吹来吹啊吹!7、晚饭的时候我说了一个关于食物的寓言,小外甥一脸不懂的样子。。。故事讲到快完的时候,小外甥:你。。。你又想要骗我的糖吃?8、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有很多人经常会说一句话就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但是我就想说怎么听你几句话之后,就感觉你没什么文化啊。。9、明明:你觉得演员的主要工作是什么啊? 大力:这都不知道吗,演员的主要工作就是装作自己不是个演员啊!10、小华:王大爷,看你的脸,根本不像一个老头。王大爷:哈哈,你是说我像一个少年吗?小华:不是,我说你的脸,简直像一个老姑娘!11、前不久的一天,女友就看中了一套化妆品,要好几百。犹犹豫豫的想买但是又嫌贵。过了一会儿,扭头又仔细端详我半天,一咬牙,就说了一句:算了,不买了,你那么丑,不配有太漂亮的女朋友!我就有一点无语了。。。。#搞笑# #搞笑一刻#
请珍惜你朋友圈里的戏精!
一位女律师的朋友圈火了
她
穿着整套Burberry
拎着五万块的包包
蹬着13寸(约33厘米)的香奈儿高跟鞋
打扮得像去会晤英国女王
实际上只是去面试美国签证
她
会在电梯里打量不认识的新娘新郎
心里偷偷diss一下他们的身价
再在朋友圈发表一篇小作文
好吧
朋友圈有这样内心丰富爱写作的妹子
应该也很精彩了
万能朋友圈无奇不有
每天打开刷一刷
都要有笑到飙泪的觉悟!
01
有个哥们想催人还钱又不好意思开口
于是隐晦地在朋友圈分享了这么几首歌
希望应该懂的人能懂
给你一张过去的CD
听听那时欠钱的故事
02
一位孤独无聊的朋友
用一种原始的方式
在朋友圈“版聊”斗地主
遇到一群志同道合
又无聊又浑身是戏的朋友
何尝不是一种幸运呢!
03
有些男孩子
经常喜欢在朋友圈皮一下
赚几句赞美
没想到理想还是败给了现实
谁叫你有群耿直勤劳的损友呢?
你要相信
总会有那么一个人
跨过万水千山,扫平一切困难,只为了损你丑
你要等
04
经常有人说
表情包已经不仅仅是搞笑
而是一种新型的语言
这她姐是相信的
看看这个男孩对饭的热爱
真的要透过屏幕跑到眼前了
人活一口饭
能对食堂的饭保持几年如一日的热爱
遇到这样的男孩子就嫁了吧
05
从前有一个男孩
发朋友圈前
他只想要一个请假的理由
发朋友圈后
他突然觉得上班真好
把你们这些聪明才智都用在学习上
早一个个清华北大啦!
06
所谓的戏精
也许就是这样吧
人生在世,全靠演技
全世界都欠你一个小金人
狗:对不起,我们只是狗,“单身狗”只有你
08
你在朋友圈晒裙子
不知不觉中掏空了另一个少年的身体
缘,就是这么妙不可言
09
朋友圈出现频率最高的
莫过于晒自己去哪玩儿的
这个姑娘原本只是想吐槽个旅行趣事
却被楼下的回复完全打乱了气氛
回复的这位同学,你平常一定没少挨揍吧
10
不知道为什么
“浪荡公子”这个人设
总是很受男同胞们的喜欢
可是你瞅瞅
一个驾校教练
就能掀翻你花花公子的外衣啊
猥琐发育,别浪
这样的朋友圈是个姑娘看了都想跑
11
朋友圈就像一盒巧克力
你永远不知道点开原文后
等着你的是什么
以为是仗义
点开是哭穷
以为是鸡汤
点开是现实
以为是炫富
点开是搞笑
以为是寓言故事
点开是生活窍门
以为是心理测试
其实是社会观察
点开前想给他一个拥抱
点开后想替司机师傅踹他一脚
点开全文体就像大话西游中的爱情
你猜得到这开头
猜不到这结局
“我被隔离了!”[捂脸][捂脸][捂脸]没想到等来这么一句话,我一时间只有感慨:生活真是一幕幽默剧。因为下午有个面试,视频面试,在等待的时间里,我就想和原来的一个同事聊聊天,结果,没问出来他现在在哪里高就,反而问出来——他被隔离了。
他就因为在新街口和一个老同学吃了顿饭,结果老同学是密切接触者,当场就被拉走隔离了。他随后也被拉走隔离了……只能说,一个都不能放过啊!
随后,再问他就没动静,直到我面试结束后,原来他被隔离了,太无聊,只能睡觉,刚刚和我聊着天就睡着了……我也是无语了。
只能安慰他,平时太辛苦,就当是度假了。才隔离5天,不算难道。想起来我刚刚的视频面试,才花了6分钟,不由地觉得有点讽刺,唉,估计要凉[笑哭][笑哭][笑哭]#南京头条##南京身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