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台北一教堂,64岁的张学良,迎娶51岁的赵一荻。赵一荻泪如雨下:“36年了,我终于成了你名正言顺的妻子!”可张学良却说:“我心中最爱,是蒋士云!”
如果不是因为张学良被幽禁,或许二人早就因为蒋士云分道扬镳了。
1927年,16岁的赵一荻在天津蔡公馆,与张学良一舞定情。
少帅风度翩翩,谈话幽默风趣,一下子俘获了赵一荻的心。而赵一荻的端庄优雅、美丽大方,也让张学良难以忘怀。
随后,二人陷入热恋,出双入对,花前月下。然而因为皇姑屯事变,二人不得不分离。
张学良接替父帅的位置后,每天忙于公务,忧心忡忡,加上对赵一荻的思念,很快病倒。
赵一荻知道后心急如焚,不顾父亲的反对,抛下父亲许下的亲事,奋不顾身离开家,前去照顾生病的张学良。
谁料,父亲赵庆华知道女儿竟上赶着给人做小妾,气得连续登报5天,发出声明,把赵一荻从宗谱除名。
这个家,她是回不去了。张学良知道后,感动于赵一荻的情意,便把她留在了身边。可因为妻子于凤至的反对,赵四小姐没有名分,只能住在外边。
张学良愧对于凤至,没有再争。而赵四小姐,只要陪在爱人身边,名分已经没那么重要。很快,他们生下了儿子张闾琳。
可好日子没两年,蒋士云的出现,再一次搅乱了张学良的心。
蒋士云是江南才女,因在家排行老四,被称为“蒋四小姐”。祖上经商,父亲是外交官。她从小跟着父亲周游各国,增长了不少见识。
1930年,张学良在一次宴会上,见到了美貌活泼的蒋士云,看见她能够熟练地用英语法语交谈,心里生出了爱慕。
蒋士云心里,也是倾慕张学良的。她本来想跟张学良表白,可是当她见到赵四小姐的时候,便放弃了和他在一起的想法。
他已经有妻有妾,自己难道要当三姨太吗?骄傲的蒋士云,不愿与两个女人争一个男人,便远赴欧洲留学。后来因缘际会,嫁给了贝祖贻,成了贝聿铭的继母。
蒋士云结婚那天,张学良为着日军侵华的事情,忙得焦头烂额,却仍然叫人送贺礼去上海。
赵一荻知道张学良喜欢蒋四小姐,心里恨不痛快。就算再爱一个人,也不可能没有底线地退让。她本来已经带着孩子独自到香港居住了,没想到一个消息传来,又让她赔上了一生。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蒋介石囚禁起来。
蒋士云多方打听,得知张学良被囚禁在奉化雪窦山,便疏通关系悄悄去看他。二人执手相看泪眼,最后蒋士云恋恋不舍地离去。
当时于凤至生了病,没法照顾张学良,便传信给赵一荻,希望她前去照料。
赵一荻心中放不下张学良,只好忍痛把10岁的儿子,交给美国朋友抚养,自己前去陪张学良过监禁生活。
她卸下满身华丽,换上朴素衣衫,陪着张学良,辗转过15个监禁地。一路从内地到台北,满足他所有要求,迎合他所有喜好。
他爱下棋,她就陪他下棋;他喜欢读英文报,她就用英文和他对话……
终于,赵一荻51岁那年,64的张学良决定与于凤至离婚,迎娶赵一荻进门。
不过,张学良心里,始终没有忘记过蒋士云。
1990年,张学良结束了50年的监禁生活,随赵一荻回到美国与家人团聚。谁知才过4天,他便急匆匆的要去纽约看望女友。
这位女友就是蒋士云。当时她和张学良一起待了三个月,每天安排得满满当当。白天跑马、打球、会客、接受采访,晚上打麻将、听唱片、跳舞。
二人乐不思蜀,可赵一荻却忍无可忍了,最后亲自上门,接走了张学良。
赵一荻陪伴张学良72年后,离开人世。没过一年,张学良也病危,临终之前说:“把我与赵四葬在一起!”一段倾城之恋,走到尽头。
@紫衫书舍
赵四小姐和蒋四小姐,同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家闺秀,可爱情观却完全不同。
赵四为爱不在意名分,是一个默默付出型的人。尽管不满张学良和别的女人暧昧纠缠,可当张学良落了难,她甚至愿意丢下儿子,前去陪他度过50年的监 禁生活。
而蒋四小姐,她的爱是建立在自我和尊严之上的,是需要同等的回馈的。雪中送炭也好,锦上添花也好,只是顺从自己当时内心的想法。如若真要为一个男人搭上一生,她肯定是不愿意的。
不过,对于张学良来说,他在生活上非常依赖赵四,也很感恩,但心里更欣赏和难以忘怀的,恐怕是蒋四小姐这样的女人。
你们觉得呢?
蒋介石去世前要求穿七条裤子,至今仍未下葬,都说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可蒋介石去世四十七年了,遗体为何至今尚未下葬?甚至还有人发现,蒋介石遗体入殓时,身穿七条裤子。这是为何?宋美龄晚年道出缘由!#蒋介石与宋美龄#
这其中到底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呢?晚年的宋美龄道出了其中缘由。
在中国近代史上,蒋介石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1949年 12月,在我军的节节胜利中,他带领国民党旧部逃到了台 湾省。
直到1975年4月5日晚, 因心脏病突发在台北官邸去世,享年88岁。
由于蒋介石发病突然,宋美龄和蒋经国一时都无法接受。在商议如何操办蒋介石的后事时,有人提出将蒋介石遗体作防腐处理,长久保存,但没有妥善的方法。
经过反复权衡,蒋家同意采取折中的办法,用大量福尔马林,注入蒋介石的体内,进行暂时防腐处理。
按照程序,蒋介石的遗体做完处理后,便被转运到台北荣军总院,在荣军总院放置了5天,供国民党要员和台湾民众瞻仰。
在瞻仰的过程中,大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蒋介石的下半身,异常肥胖,开始大家还以为是生病所致,待仔细观察之后,发现他居然穿了七条不同颜色的裤子!
一时间,众说纷纭,都在猜测这究竟是什么阴谋甚至有什么玄机。
到了4月16日,这一天是蒋介石的出殡之日。出殡的灵车上有20万朵黄色菊花,灵车数量99辆,同时葬礼上还有牧师追思、安灵,足见其奢华程度。
然而奢华的葬礼落下帷幕,丧事只完成一半就结束了,蒋介石的灵柩并没有下葬。
蒋家人直接将他的棺椁四角垫高三寸后,安置在桃园县的慈湖陵寝。这一来,更是让人一头雾水。
直到宋美龄的晚年,她终于说出背后的原因。原来这并非蒋经国等人的不孝,而是为了未来能完成蒋介石生前的遗愿。
因为蒋介石尽管是行军打仗出身,但却是一个知恩图报的孝道之人,而且有着严重的家乡情结。
他生于浙江奉化溪口,八岁丧父,是母亲王氏把他拉扯成人。他对母亲的感情非常深厚。母亲死后,他在家乡给母亲建了一个陵墓,取名“慈庐”。
1928年、1931年、1949年三次下野,他都是回到老家溪口休养。1949年,撤离大 陆前,还独自前往慈庐祭母,在溪口一住三个月。
来到台湾后,随着年龄日渐增长,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也越发强烈,吃菜都要吃家乡菜。同时因再无祭祖之机,对母亲的思念和愧疚之心,也是与日俱增。
一次,他路过台北一个叫埤尾的地方,发现这里的景色酷似老家溪口。于是将此地命名为“慈湖”,并又在这里为母亲修建了一个陵寝。
此后,无论公务多么繁忙,每个月会都会抽出时间来祭拜母亲。
由此可见,蒋介石晚年最大的遗愿,莫过于叶落归根。
而他之所以要求死后身穿七条裤子,也正是思乡心切的表现。
在浙江奉化,有着“人在他乡百年之后,只有穿上七条裤子,才能找到回家的路”的说法。他虽在台北生活多年,还记得老家的风俗。
蒋介石死后,如他所愿,穿上了七种不同颜色的裤子。
但他要回到家乡下葬的遗愿,却迟迟未能实现。蒋介石的灵柩,依然离地三寸,停厝在台北的 “大溪陵寝”。
落叶归根是每个华人的夙愿,就连蒋介石这样的传奇人物也不例外。相信不久的将来,当两岸和平统一之时,便是蒋介石落土为安之日。#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
1996年,蒋孝勇召开发布会,他对台湾及大陆民众说道:“我希望将爷爷蒋介石、父亲蒋经国接回大陆,让他们落叶归根。这是他们作为中国人的遗愿。”
南京总统府被解放军攻破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人逃往台湾,而这一去,就是几十年。浅浅的海峡阻碍了他们回归大陆的步伐,即使人们心目中对蒋介石的印象算不上太正面,但也不免为这位故去之时还念着家乡的老人唏嘘。
1949年,蒋介石来到台湾后并没有完全放弃自己的“大总统”事业,他在台湾大搞白色恐怖,心中盼望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够风风光光地回到浙江奉化老家。
但直到蒋介石去世,他扰乱中国共产党统治的计划都没有成功。蒋介石的身后事一直是蒋家人心中的一根刺,他在去世前多次强调:“一定要把我的骨灰带回大陆!”
话虽这样说,蒋介石也像古时候帝王一样很重视自己的身后事,他给自己在台湾挑选了一处风水宝地,命名为慈湖,作为灵柩暂时的入土之处。
慈湖的风景和浙江奉化十分相似,蒋介石认为在腥风血雨中成立的新中国摇摇欲坠,根本不可能抵御得住来自美国的封锁政策,慈湖只是一个暂时的中转点,他蒋某人是一定会回去的!
但他没想到的是,新中国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在以毛泽东带领的全党同志的努力下,不仅成功地站起来,还逐渐强了起来。
抗美援朝战争中解放军的表现震撼了蒋介石,他惊讶于新中国的魄力,几度派遣特务人员前往大陆探查情况。
蒋介石晚年的身体状况并不好,1969年的一次例行外出中他遭遇了车祸,随后住进了医院,卧床不起。
孙子蒋孝勇很尊敬蒋介石,总是寻找机会从繁忙的公务之中抽身前来探望,但蒋介石已经老得连和他闲谈的力气都没有了。
蒋介石和蒋经国未完成的愿望全都交付到了蒋孝勇身上,但在老人的弥留之际,蒋孝勇不忍心告诉长辈,他们无法回归大陆一事,已成定局。
1975年,蒋介石去世,蒋经国接受台湾军政事务。但蒋介石的灵柩如何处理又成了社会焦点,如果为了遵从死者回归大陆的遗愿,是不是一直不能下葬?
但如果存放在慈湖,那国民党人多年来信奉的“反攻大陆”旗号又会不攻自破。最后,蒋经国作出了折中的处理方法,他表示将给尸体做防腐处理,在慈湖举办丧事,灵柩暂时不入土,为未来重回大陆做准备。
蒋家人的政治生涯从蒋介石离世后,几乎可以宣告中断了,在蒋经国执政后期,台湾民众“反蒋”的声音越来越剧烈,而大陆方面也对他们嗤之以鼻,蒋家彻底失去了民心。
直到80年代,两岸关系缓和,蒋经国对大陆方面的接洽表露出软化态度,民众对蒋介石、蒋经国二人的意见才有所转变。
1988年,蒋经国猝死,台湾风云变幻,台独分子上位,蒋家退出台湾政治舞台。
大陆方面对两蒋的灵柩回归大陆是持支持态度的,但这一事在当时却遭到了台湾政府的阻挠,所以蒋孝勇向公众召开发布会,表达蒋家人对祖国大陆的怀念,希望蒋介石、蒋经国能够入土为安。
无论生前做过什么事情,但人已经去世,一切功与过都成为了过眼云烟,蒋孝勇感情真挚的话获得了两岸民众的谅解,也给台湾当局造成舆论攻势,最后,两蒋的灵柩得到了回归大陆的准许。
和平友好来之不易,两岸关系仍然受到某些不法分子的影响,但中国人民相信,统一的那一天,终究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