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桂林公务员遴选公示(桂林市公务员公示)

12月21日,《红色摄影之旅》新书首发。桂林摄影家谢小明(图2)历时十余年、足迹遍及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实地走访300余家革命主题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名人故居,拍摄了大量珍贵的影像资料,从10余万张

12月21日,《红色摄影之旅》新书首发。桂林摄影家谢小明(图2)历时十余年、足迹遍及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实地走访300余家革命主题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名人故居,拍摄了大量珍贵的影像资料,从10余万张照片中遴选出近千幅照片,分成上、中、下三卷集结成书,直观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旧址场景、展陈文物、史料文献等,铸就成一部“流动的红色博物馆”。《红色摄影之旅》(全三册)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图为《红色摄影之旅》新书发布会现场。蒋毅 摄#微头条打卡##微头条日签#

黄婉秋病危昏迷,世上再无“刘三姐”,缅怀历史经典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根据民间传说改编的风光音乐故事片《刘三姐》,让亿万观众记住了“刘三姐”的扮演者黄婉秋。

2月21日傍晚,著名戏剧家魏明伦在其朋友圈转发了黄婉秋的“一生最后一次的微信”,并透露黄婉秋正处于病重昏迷状态。

为了缅怀老艺术家创造的这个经典的电影艺术形象,让我们一起去探寻历史的足迹。

刘三姐的故事最早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中的记载:广东新兴有个女子名叫刘三妹,相传为最初造歌之人。她生在唐中宗年间,年方十二岁时,就精通经史,擅长作歌,并以歌代言。

另据广东封开县原博物馆馆长陈楚源的研究表明,刘三姐的故乡在广东封开,而封开有个新兴村,这与屈大均的记载相符。

封开和广西的山歌中都保留了浓厚的古粤语浊塞音调,两地民歌的韵律有很多相似之处,根据当时的民族迁移情况来看,广西的山歌很可能是刘三姐等人从封开传过去的。

刘三姐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几经后人的加工和演绎,先后被编成山歌、彩调戏、桂剧等。上个世纪60年代,长春电影制片厂将其改编成了一部风光音乐电影《刘三姐》,因充满诗情画意的桂林漓江、优美的山歌等而风靡全国和东南亚地区。

电影塑造了一个叫莫怀仁的贪婪、荒淫的“土皇帝”,欲强取刘三姐为妾。刘三姐与乡亲们一道用壮族“结亲先要摆歌台”的特有风俗,以山歌与莫怀仁巧妙周旋,与地主斗智斗勇,终使其阴谋诡计一个个灰飞烟灭。

在1963年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评选中,该片获得最佳摄影奖、最佳音乐奖、最佳美工奖和最佳男配角四项大奖。

片中扮演刘三姐的黄婉秋,因此获得第二届电影“百花奖”的最佳女演员提名奖。她在接受采访时称:“《刘三姐》成就了我,它让我一下子达到人生艺术高峰。我很幸运能与‘刘三姐’结缘,这辈子将把传承‘刘三姐’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

黄婉秋出生在桂林,13岁开始学桂剧,《刘三姐》剧组在广西遴选演员时,时年17岁的黄婉秋被选中,最初饰演“小舟妹”一角,最后经多方决定,才由其扮演刘三姐。不过,影片中刘三姐对白配音、刘三姐配唱乃至竹排上划船的中远镜头都是由其他人完成的。

1966年文革爆发后,《刘三姐》遭到批判,黄婉秋也跟着遭殃,她被下放、游街、谩骂,开始了15年的所谓“劳动改造”。

在那段痛苦的岁月中,黄婉秋曾有过自杀的念头,但最终还是活了下来。1992年,她成立了刘三姐集团公司,参与投资建设了一座“刘三姐景观园”,用于展示刘三姐文化及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文化,她有时间还亲自去唱歌。

不仅如此,黄婉秋还培养自己的女儿、外孙女作为“刘三姐”接班人。她曾如此说道:“文革中我曾受到过迫害,吃了不少苦头,但我从来没有放弃对党和国家的热爱。”

世上再无“刘三姐”,经典永存心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288316/
1
上一篇小幻依:蔡天凤案进展:警方已寻回其头颅
下一篇 教育局是公务员(教育局是公务员还是事业编制好)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