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宁夏公务员考察(宁夏公务员年度考核办法)

“戈壁滩能种出葡萄?”2006年,煤老板刘金启,放着日进斗金的煤炭生意不做,跑到宁夏贺兰山去种葡萄,结果8年花光6个亿,一分进账也没有,亲戚朋友都说他脑子坏掉了。可他却乐开了花,逢人便说自己赚到了……

“戈壁滩能种出葡萄?”2006年,煤老板刘金启,放着日进斗金的煤炭生意不做,跑到宁夏贺兰山去种葡萄,结果8年花光6个亿,一分进账也没有,亲戚朋友都说他脑子坏掉了。可他却乐开了花,逢人便说自己赚到了……

 

刘金启是山西人,小学还没毕业他就辍学跟着父亲进了煤矿。90年代煤炭一度滞销,许多煤矿都濒临倒闭。刘金启看准时机,找朋友借款20万元,买下了一个小煤矿。

 

几年后,煤炭价格开始上涨,刘金启赚得盆满钵满。于是,他又继续投资了8个煤矿,仅用10年时间,他就积累了亿万财富。

 

刘金启有钱以后,便开始了纸醉金迷的生活。他听说迪拜有很多富豪,就特意到迪拜旅游,想去看看那里的富豪是怎么生活的。

 

仅仅七天,他就花掉了1300万人民币。可即使他挥金如土,却并未得到当地贵族的尊重。原来在迪拜,并不是有钱就能拥有地位,有地位的人都是那些在沙漠植树的人。

 

“财富只有用在有意义的地方才会有价值。”听完迪拜贵族的话,刘金启若有所思,他希望用自己的财富去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没过多久,在一次宴会上,刘金启的一个朋友拿出一瓶珍藏的葡萄酒,十分得意地说:“你们有口福了,我这瓶进口葡萄酒可价值2万块钱呦!”葡萄酒的价格让刘金启大吃一惊。

 

仿佛一切都是冥冥之中早已安排好的,因为没过多久,刘金启真的找到了人生的意义所在。

 

2006年,刘金启获悉宁夏贺兰山在进行招商引资,他敏锐地嗅到了商机:“在宁夏种植葡萄,酿制葡萄酒,这个生意应该很赚钱。而煤炭是不可再生的,守着煤矿迟早会坐吃山空。”

 

他了解到宁夏贺兰山东麓位于北纬37度~39度,与著名的法国波尔多葡萄酒产地纬度相近,常年干旱少雨,日照充足,并且沙土富含矿物质,是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

 

于是刘金启决定去宁夏实地考察一下。

 

一到地方,漫天的黄沙袭来,打得他脸生疼,眼睛只能眯着,呼吸都困难。刘金启打起了退堂鼓,他在心里默默地算了一笔账:前期投资巨大,风险太大。

 

正在这时,村里的几个老人和小孩儿出来向他问好,他们个个面黄肌瘦,穿着打补丁的衣服。

 

招商人员告诉他:“这个村子历史悠久,以前是以种植葡萄和酿酒为营生的。但随着环境恶化,多数人都搬走了,仅剩的几户人家也只有儿童和老人,青壮年都在外地打工。如果环境再不改善,这个村子迟早也会消失,最后变成戈壁滩。”

 

刘金启没想到这里的村民日子过得如此艰难,看到村民们脸上淳朴憨厚的笑容,充满期盼的眼神,刘金启的脚挪不动了。

 

这时一个小姑娘走了过来,对刘金启说:“叔叔,我也想上学,可是家里没钱。”

 

“我要将财富用在有意义的地方。”小女孩的话使刘金启下定决心留下来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只是他没想到这个决定,差点把自己变成穷光蛋。

 

刘金启投入5000万承包了8000亩地,并对村民们承诺:凡是来上班的人,工资一天200元,当日结清。

 

为了改善种植条件,首先要解决固沙、灌溉和改善土质这三大难题,刘金启扛起锄头,和村民们一起开荒,累了就在工棚里休息、饿了就吃冷馒头。

 

为了固沙,刘金启带着500多个农民,在村子和葡萄园外种植了300多棵白杨树;为了引进黄河水灌溉葡萄园,他自费800多万,修建了30多公里的水渠;为了改善贫瘠的土壤环境,他又以80元/方的高价购买牛粪、羊粪,倒在挖好的一米多深的壕沟里,用来堆肥。

 

为了解决村民们的喝水问题,他还买来净水设备,给村里每家每户铺设了自来水管;有了电,工厂才能开工,于是他又花高价搭建电缆;有了路才能运输货物,所以他又带领村民修了路。

 

看到村民们生活面貌的变化,刘金启明白了财富的意义——就是让更多的人富起来。

 

此后,他又花重金到法国买来耐寒的葡萄苗,高薪聘请专业酿酒团队来到葡萄园进行全程指导。

 

8年时间,他前后共砸了6个亿,却没有一分钱进账,家人和朋友都为刘金启感到不值。可刘金启却说:“把戈壁滩变成绿洲,我已经赚到了。”

 

2014年,刘金启的葡萄酒酿制成功了,专家品尝后一致认为:“这味道绝对不比波尔多的差!”

 

为了打开销路,2015年,刘金启带着葡萄酒参加了法国吉伯特国际红酒挑战赛,并荣获金奖。“用中国人的葡萄酒,去挣外国人的钱。”这句豪言壮语,如今终于变成了现实。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赚钱之后,刘金启又买来葡萄苗免费提供给农民种植,帮助1万多户贫困户实现小康生活。

 

刘金启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作者:浅月琉歌

编辑:不器

参考资料:《煤老板刘金启在15年前投资6个亿就是为了在宁夏买下8000亩戈壁滩》2022-2-1 《生活资讯网》#头条创作挑战赛##在头条看见彼此##人物#

激励担当作为 宁夏以政治素质专项考察激活广大干部内生动力

1998年,宁夏科技处长王奉玉来到法国考察,有一次去一家私人酒庄游玩,他随手拿起一瓶罗曼尼康帝,却被告知该酒的价格是10000美元,他当场傻眼了。回国后,他辞掉工作,拿着自己的全部家当扎进了戈壁滩。

提到王奉玉这个名字,很多人都觉得耳生,但是如果你去宁夏贺兰山,在那里打听一下这位“王老爷子”,相信很多人都会给你讲上半天,这位老人的故事。

王老爷子本来是宁夏自治区的科技处长,按理说,老爷子这个年纪了,衣食无忧,儿孙双全,等着安安静静退休就可以了。但是在有一天,一个叫李华的男人突然闯进了他的办公室,进来第一句话就说:王处,宁夏这块地方是种植葡萄的风水宝地,希望您能给我一个机会,让我这这块土地上种葡萄。

这位李华是位学农业的教授。当初在80年代,他曾远赴法国留学,他知道法国的葡萄酒很出名,于是想买几瓶带回国给同学老师们尝尝,可是却遭到了当地人的拒绝。这样的打击和“羞辱”使得李华的自尊心受到了很大伤害。他发誓,一定要在中国的土地上种出最好的葡萄,生产出最好的葡萄酒。

回国后,李华没有闲着,在全国各地考察。当他来到宁夏时,看到那片寸草不生的戈壁滩,不仅没有唉声叹息,反而眼睛里闪烁着光芒。他立马找到了当时分管农业科技的处长王奉玉,说:“王处,咱们这片地拥有种植葡萄绝 佳的土壤和气候,不但地理位置跟法国波尔多同处一个纬度,而且日照时长、年降水量都比波尔多更有优势。未来这里一定会是中国优质葡萄酒产地、中国的葡萄酒之乡。”

“100亩的葡萄地可以产50吨葡萄,就可以制作20-30吨葡萄酒,在我们这里种出的葡萄,酿造的葡萄酒,一定不会比法国的差!”

为了证明自己说的不是大话,李华特意邀请王奉玉去法国考察,当王奉玉亲耳听到一瓶罗曼尼·康帝可以卖到1万多美元时,他惊呆了。“一定要做出中国精品酒庄,酿中国最 好的葡萄酒”,这是王奉玉考察后得出的结论。回国后,王奉玉很快就办理了辞职手续,拿着全部家当扎进了戈壁滩。

而当时,家人对他非常不理解,这么大岁数了,安安静静退休就好了,何必这么折腾呢?可王奉玉不管不顾,还是带着自己的行囊包裹来到了这片戈壁滩上。虽然两个人的心是赤城的,但是困难还是超过了两个人的预期。

贺兰山的天气十分异常,阴晴多变更是常有的事。风沙、暴雪、冻害更是无可避免。2001年,因为受到雪灾的影响,葡萄园基地出现了缺苗、断垄的现象,虽然事先王奉玉已经用挖掘机强行给葡萄埋了土,但葡萄园还是损失惨重,葡萄减产了将近一半。

家里人都劝他算了吧,可是他却笑了笑说:产量少了,那就代表我们的质量上去了。这是老天都在帮我啊。2005年,王奉玉又找来了自己的好友荣建和酿酒师张静,三个人开始携手共建,在贺兰山东麓山脚下建起了宁夏第一个名副其实的酒庄。这一年,王老爷子正好60岁。正好酒庄酿成了第一瓶葡萄酒,当王奉玉闻到酒香时,他心里的石头就落地了。这瓶酒差不了,绝对没问题。

果然,这瓶葡萄酒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2011年9月7日,酒庄酿成的“加贝兰”干红葡萄酒获得DWWA国际大奖,一跃成为让世界惊艳的酒。“加贝兰”的获奖,成为宁夏产区成长的重要转折点。正是在这瓶酒获奖之后,很多国内外的知名葡萄酒品牌,纷纷来到宁夏,在这片戈壁滩上打造酒庄,酿造好酒。

而且,宁夏葡萄酒的出现不仅让中国葡萄酒在世界舞台上站稳脚跟,更是带动了整个贺兰山地区人们的发展,现如今,整个宁夏共有211个酒庄,年产酒1.3亿瓶,这些酒庄为当地十几万村民提供了就业的机会。因为葡萄酒,宁夏很多地区都已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收入也大幅度提高。 看到如今贺兰山东麓的发展,王奉玉很是骄傲和自豪。

老人说:我们宁夏是被中国的母亲河黄河眷顾的地方,既然这里能生产出最好的葡萄,那么我们的葡萄酒也不会差。只要只要坚持着做好酒的信念,我们就一定会做出世界级的好酒。

因为王奉玉等老一辈人奠定下的良好根基,如今贺兰山东麓的红酒已经成为中国葡萄酒的代名词。如果您想花百元价格品尝到中高端进口葡萄酒的品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就是您最好的选择。喜欢的朋友们点击下方链接或者是“看一看”,参与购买吧。

宁夏红贺兰优质葡萄酒

1998年,宁夏科技厅处长王奉玉去法国考察,看到10000美元一瓶的罗曼尼康帝直接傻眼了,当外国人喝了他带的国产葡萄酒后,有人一口吐掉,直言垃圾。回国后,王奉玉一头扎进戈壁滩种起了葡萄,一干就是23年!

当时王奉玉还有6年时间就可以退休了,可是在那个节骨眼,他却选择脱下“官服”,种起了毫不起眼的葡萄。

每当人们问起种普通的缘由,他都哈哈大笑道:“当年我是给李华给“洗脑”了,跟他一样觉得宁夏绝对会成为世界一流的葡萄酒圣地,别人都笑我们俩疯了。”

李华很多人可能没听过,他是国内第一批留学法国专研葡萄种植和酿造的专家,后来学有所成后,就回国宣传葡萄酒的知识和技术。到了宁夏后,他看着寸草不生的茫茫戈壁滩,对接待他的王奉玉说:“你相信我,这里绝对是种植葡萄的风水宝地,一点都不输法国波尔多!”

见王奉玉半信半疑的样子,李华解释道:“贺兰山这里其实跟法国波尔多都处在38°,但是论日照时间、土壤质量、年降水量,甚至比波尔多还要好一些,只要肯做,肯定能酿出震惊全世界的葡萄酒。”

可惜当时条件不允许,加上资金也不够,种葡萄的事情一拖再拖。直到1998年,王奉玉跟李华去法国考察,发现展览上的一瓶葡萄酒竟然售价10000多美元,比宁夏多少家庭几年的收入都高。

更让他气愤的是,当他拿出宁夏唯一酒庄产出的葡萄酒给评委品尝后,他们轻抿一口,都忍不住皱起眉头,还有人直接吐了出来,讽刺道:“你们带的这是什么垃圾葡萄酒,这么难喝?”

王奉玉非常恼怒,毕竟这番话不仅侮辱了他,也侮辱了国家的尊严,这是他无法忍受的。

回国后,王奉玉不顾家人反对,拿出30万的全部积蓄,准备全力投入到葡萄酒行业当中。这笔钱不是个小数目,一旦失败,就等于打了水漂。

现实也是残酷的,并没有因为王奉玉的精神就变得仁慈。那时候缺水缺电,当地风沙还大,前面屋里刚煮完面,出去看一眼,回来连锅都吹翻在地,只能吃着混着沙土的面条。

好不容易进口了一批优质葡萄苗,又因为土地盐碱化严重,全部都枯死了。王奉玉崩溃了好多天,后来从发电厂运来500吨脱硫炉渣铺在土地上进行中和反应,连续几年,才保证了葡萄苗的成活率。

最绝望的莫过于2002年那场冷气流,一场罕见的低温天气席卷整个宁夏,让王奉玉辛苦多年的葡萄全部付之一炬,就算是铁打的男子汉,也忍不住哭了起来。

面对一连串的磨难,王奉玉依然没有退缩,一旦他放弃了,就是对宁夏葡萄酒的否决。他一定要酿出震惊国内外的优质葡萄酒,为国争口气。

终于在2005年,王奉玉在宁夏葡萄产业协会的支持下,在泉七沟建造了宁夏第一个名副其实的酒庄。

当第一批酒酿出来后,前来品尝的专家无不眼前一亮,赞不绝口。在2009年,一款名为“加贝兰”干红葡萄酒在《品醇客》上荣获国际金奖,这个奖项就等同于科学家的“诺贝尔奖”,一下让王奉玉的葡萄酒名声大噪。

王奉玉说:现在那些会喝酒的外国人都抢着喝我们国产酒,真的让我好解气,好不自豪!

很多国人都潜意识中,都还觉得国产葡萄酒不如外国酒,便宜了肯定质量不好,一定要买贵的进口货。其实懂行的人知道葡萄酒属于:七分种植、三分酿造。

王奉玉不仅改变外国人对中国葡萄酒的认识,也改变了宁夏当地人的生活,现在整个宁夏目前有211个酒庄,年产酒1.3亿瓶,帮助数十万的老百姓提供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

如果你也对王老的精神所折服,或者想品尝一番宁夏贺兰山葡萄酒的风味,不妨看看下面链接,绝对会让你眼前一亮!

有没有朋友去过宁夏银川的呢?我一个朋友把我叫我银川说考察个项目,其实还没有去的时候我已经大概百分之九十的肯定是什么情况了,但是看在二十多年的朋友份上我还是和他一同前往了,一路上我没有问他任何问题,我觉得既然相信他就去看看,其实我内心知道是干什么,从我们这里开车八个多小时就到了,到了以后我就确定了,听了几天课,那些讲课的都说自己在哪里呆了七八年了,都开的宝马奔驰,但是我还是没有动心,因为这么多年见这种事情太多了,已经不为所动,如果我之前没有见过这种事情的话我肯定会脑子一热,第一天他们把我带到一个广场上,我越听越想笑,简直是硬往上贴,连个垃圾桶都不放过,三天之后我回来了,我没有动心但是我怀疑了,因为那些人都开着几十万的车,他们都在那边买房子了,这个根据我以往的经验是不可能的!

欢迎标哥来宁夏考察枸杞产业!@陈光标 [呲牙][呲牙]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一行参观宁夏枸杞产业。此次考察人员有中国首善、全国劳动模范、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光标;胡润百富核心资源办公室副总监徐硕;胡润百富客户经理徐思静等,银川市西夏区商务和经济技术合作局张国智陪同。

【清华大学海晏河清支队赴宁夏开展暑期社会实践】2022年8月1日至8月6日,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海晏河清”赴宁夏调研黄河数字化治理实践支队前往宁夏银川市、吴忠市及中卫市等多个地市展开调研。以数字化水资源调配和智能化高效节水灌溉为考察主题,支队一行人,沿着黄河之边,踏上黄土,寻寻觅觅,问沟问渠。下至一块块农田,一个个斗口、闸门,上至一条条干渠、一座座泵站,支队成员的足迹抵达宁夏这片“塞上江南”的各个角落。通过深入了解政府各级管理机构、实地考察各个水利工程建设以及开展专家座谈、讨论会议等方式,支队成员从立体化的角度深入了解了数字化治水如何在宁夏这片沃土生根发芽,看到了这一先行区如何将“水资源”转化为“水资本”。#清华2022暑期实践#

今日《银川日报》 刊出我“讲武堂笔记”第17《访清水营与铁柱泉》。

读北大侯仁之院士《步芳集》和《历史地理学的视野》收录的宁夏盐池铁柱泉考察记,侯先生未发现城堡中有泉,并认为可能是倒坍的建筑物湮没了,或其他原因。我曾两次赴铁柱泉城堡踏勘,我认为城中或根本无泉。因古方志记载的“日饮万骑弗之涸”的水泉若包在城中,小城必成湖沼,那1500名官兵和官衙驻于何处?那个铁柱泉亘古至今一直在城外,明朝军队火炮弓矢控制的范围之内。其实,当年往来借道于此的北方游骑,也未必一定要夺取此泉。我见方圆数里丰荗的芨芨草表明,其下数尺“必有伏泉”(宋《武经总要·寻水泉法》语)。那铁柱泉被沙几近湮没的东城门似张大嘴,那张“嘴”在笑……

寻找侯仁之教授所说的铁柱泉城堡南两棵榆树的同时,我还拜会古堡近旁的村民张旭先生,了解他家传承百年的拳棍武术的渊源和特点。下次要与少小一同习武的马文庆来,与张旭先生共同探究他们家传的武术,特别是张家单头十八模子棍,这当地文化的重要传承。

1998年,宁夏科技厅的处长王奉玉去法国考察,发现一瓶罗曼尼·康帝竟卖到10000美元的高价,直呼“太贵了”!回国后,他做出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辞掉铁饭碗,下海经商!

54岁的年龄,再熬6年就可以领着养老金安享晚年,亲朋好友纷纷劝他再考虑一下,他却坚定地说道“:宁夏西海固的农民,一年忙到头,辛辛苦苦只能赚600元,连葡萄酒的零头都赚不到,酿造自己的葡萄酒势在必得!”

这就是王老爷子的创业初衷!

然而,在宁夏种葡萄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地处西北内陆,远远地望去是一整片戈壁滩、盐碱地,除了风沙就是霜冻,气候极为干旱,王奉玉栽种的第一批葡萄苗,还不到三天时间就全部旱死。

就在王老爷子灰心丧气之时,刚从法国留学归来的西北农业大学的教授李华找到了他,打算共同酿造第一瓶宁夏贺兰山葡萄酒,共同创业。

为了重新激发王奉玉的斗志,李华将宁夏贺兰山的地理优势一一罗列分析:

首先,干旱少雨是葡萄生长最有利的气候条件,可以通过人为灌溉的方式科学管控,让葡萄健康成长。

然后,宁夏贺兰山东麓与法国波尔多酒庄同处北纬38.5度,不仅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还大,非常有利于葡萄积累糖分。

最后,这里是戈壁滩,千年以来未曾开荒,土壤中富含丰富的矿物质,可以为葡萄的生长提供天然有机的养分。

那天晚上,王奉玉一夜未眠,想到10000美元的国外葡萄酒和年收入仅仅600元的西海固农民,巨大的贫富差距,让王奉玉决定必须要冒一次险。

第二天,他在戈壁滩搭建起简易帐篷,从家里带来锅碗瓢盆,充当办公室,背起锄头下地开荒劳作。

凌晨时分,突如其来的狂风,将刚搭好的帐篷刮跑,刚煮好的面条布满了厚重的沙尘......

2002年,不仅花光了30万毕生积蓄,栽种的葡萄还遭遇了低温伤害,这位坚强的老人也留下了心痛的眼泪。

“酿造国人自己的葡萄酒,让百姓脱贫致富”这句话给了王奉玉坚持下去的动力,让王奉玉在一次又一次的困难中,顽强地爬了起来。

2005年,60岁的王奉玉酿出了第一瓶葡萄酒,专家评委在品尝过后,纷纷伸出了大拇指,对其表示赞扬。

往后的时间里,王老爷子经常带着自己的葡萄酒参加各种国际、国内葡萄酒赛事,荣获了诸多大奖,就连葡萄酒界“奥斯卡”的《品醇客》金奖也被收入囊中。

2015年,在一次葡萄酒文化研讨会上,台下记者提问:“10多年前遇到种种困难,您想过放弃吗?”

步履阑珊的老爷子颤颤巍巍地站起身:“当时就连我的亲闺女都觉得我疯了,但我知道宁夏气候有多么恶劣,农民种不了庄稼,唯有酿葡萄酒,才能让大家伙赚到钱,过上小康生活,这是必须坚持的道路,从不后悔。”

在王奉玉的200亩葡萄园内,每年葡萄的产量为100吨,酿造的葡萄酒数量是5万瓶,不管获多少个大奖,绝不扩张葡萄园,这是老一辈葡萄酒酿造者对葡萄酒品质的严格要求。

在王奉玉的带领下,宁夏酒庄发展到211家,为数万名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从原先年收入600元,到如今月收入4000元,家家户户盖起了新房,过上了幸福生活。

宁夏贺兰山葡萄酒不仅是国产葡萄酒的骄傲,更是宁夏百姓脱贫致富的利器,就连扶贫剧《山海情》都不惜植入6分钟的广告,让男主黄轩向全国观众推荐宁夏贺兰山葡萄酒,一番动情演讲,令人潸然泪下,当时我也下单购买了1箱,口感不输千元以上的进口葡萄酒。#中国正能量#

文章下方链接就是宁夏贺兰山葡萄酒,点击“看一看”就能购买,欢迎您的品尝。

1998年,54岁的宁夏科技部处长王奉玉去法国考察,回国后跟受了刺激一样,死活要辞职种葡萄,还把一生30万积蓄拿了出来。女儿拼命阻止,王奉玉说:“女儿啊,别人怎么不理解我都行,但你不行。”

其实家人劝王奉玉不是没有道理,当时他只要再坚持几年,就可以安然退休,大享清福。可他却偏偏要跟天斗,跟地拼,拿几十万去戈壁滩种葡萄。

王奉玉之所以这么做,全因为一个人,他叫李华。

李华是国内第一批首席葡萄酒专家,在法国仅用了3年时间,就拿到了葡萄酒专业的博士。

有一年,李华从国内带了一瓶红酒跟导师和同学品尝,没想到他们有人喝了一口便吐了出来,吐槽道:这什么垃圾酒?

李华十分气愤,又无言以对,其实他也知道当时国内的红酒并不行,所以学有所成后,他就立马回国普及有关葡萄酒的知识技术。

直到他来到了宁夏贺兰山,在那里伫立了十几分钟,李华忍不住捧起一抔黄土,赞叹道:“中国的葡萄酒有救了!”

当时接待李华的人,就是王奉玉,李华开始解释向他贺兰山为什么可以酿造一流葡萄酒。

一来,贺兰山跟法国的波尔多都处于北纬38.5度,地理位置好;

二来,贺兰山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三来,贺兰山土壤富含矿物质,种植葡萄会更加甘甜饱满。

在场的其他人听了都不相信,这鸟不拉屎的戈壁滩竟然还能种葡萄,只有王奉玉听完后,眼睛发亮,十分感兴趣。

后来,李华还特地带王奉玉去法国考察葡萄酒市场,到了那里,王奉玉发现有一款名为罗曼尼康帝的葡萄酒竟然售价10000多美元,这是神仙喝的酒吗?

在法国的葡萄酒展览中,王奉玉看到很多国家的葡萄酒,唯独没有中国的,于是他下定决心,回国就辞职种葡萄,大不了赔光,不试下怎么知道?

当然,在戈壁滩上种葡萄,这种困难是不言而喻的。漫天的风沙,他们经常刚刚煮完面,一阵风吹来,清汤面就成了沙尘面。

难得种出了葡萄,因为土地盐碱性问题,又酸又难吃,第一批葡萄直接全部扔掉了。

盐碱性的问题处理好后,又碰到了低气温气流,让当年的心血全部化为飞灰,整个葡萄园全军覆没。

60岁的王奉玉走在残枝败叶的葡萄园里,忍不住哭了出来。伤心了几天后,王奉玉又重振旗鼓,势必要酿出一批让外国人喝了都说好的葡萄酒!

直到2005年,王奉玉成立的酒庄才酿出第一瓶红酒,当王奉玉看到众多专家都对它做出一致的好评后,又忍不住流下来眼泪。

之后,酒庄的开始进入正轨,在2011年,更是拿下DWWA国际大奖,这可是国内第一次在葡萄酒行业拿到这么高的荣誉,一下子震惊了其他国家。

从那天后,宁夏的葡萄酒慢慢享誉全球,订单更是纷沓而至,连一向“挑食”的法国人喝完后,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不仅如此,自从王奉玉打开了葡萄酒市场后,越来越的葡萄酒庄在当地拔地而起,为贺兰山解决了上万的岗位,让曾经贫穷的百姓过上了好日子。

如果你也喜欢喝酒,不妨尝尝宁夏贺兰山的葡萄酒,自己喝或者送人都是不错的选择,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下面链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288156/
1
上一篇新疆公务员查成绩(查询新疆公务员考试成绩)
下一篇 2020黄石公务员遴选(黄石公务员遴选公告)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