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外交部对白俄罗斯逮捕俄记者一事出言谨慎
10月2日,俄联邦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评论了白俄罗斯逮捕《共青团真理报》驻白俄罗斯记者根纳季·莫热伊科一事。扎哈罗娃称,俄方希望被捕记者的权利能够得到尊重,俄罗斯大使馆与白俄罗斯方面一直保持着联系。
就在今天,《共青团真理报》总编松戈尔金告诉俄新社,《共青团真理报》驻白俄罗斯记者根纳季·莫热伊科在明斯克被警方逮捕,他的家已被搜查过。警方指责莫热伊科煽动仇恨,侮辱公务员。
本周二,白俄罗斯克格勃在对一名犯罪嫌疑人的居住地点进行搜查时遇到武力反抗,其中一名工作人员遭枪击后死亡。《共青团真理报》驻白俄罗斯记者站的相关报道引发明斯克政府的不满。#国际情报员##俄罗斯印象#
我曾经关系最好的发小,研究生毕业后进了他心心念念的市政府。这是我所有童年伙伴中,唯一一个自己立志要从政的帅哥,高中时候同学们课余看的是小说,他课余看的是《参考消息》。
当然,我们这些政府家属院长大的孩子,大多数也都进了体制内。
要么税务、要么财政、还有信访、信息等。基本上,从高考填志愿,大学选专业,家长就已经帮忙锁定了毕业后的目标,要进什么单位的甲部门或乙部门。大学四年里,目标单位的情况,父母辈们都是清清楚楚的。每天下班后在家属院里转转溜溜,和其他叔叔阿姨们聊聊天,想了解的信息,就在这些随意的过程中交换完毕。
体制内没什么大抱负的就服从安排,做好自己手里的工作,升职加薪无需争抢,随着年龄增加,新人进入,熬资历混个正处吧,虽然日常也多有加班,逢年过节偶尔值班,唯一不同的是没有企业里那些KPI,没有考核的压力。当然,关于考核这点也要分部门,有些部门也是有任务和考核的。最麻烦的可能是各种政策学习吧。逢年过节物种发发发,现在要比父辈们时候少太多了,但一定会有人文关怀。一日三餐的食堂,不想做饭的,也根本无需开火。
然而,真的这么轻松吗?
我那位考研入了体制的好朋友,从他进了市政府,我就没能在节假日的时候见到过他。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我在外地,回家时间都是逢年过节。他不是随着领导在搞团拜,就是和领导一起慰问孤寡老人,过节几天早中晚都安排的满满的;有时我赶上小长假回去,一联系,下乡调研了,小长假几天要和当地领导沟通,根本不在本市。
两年后他便被下放到一个县城里锻炼去了,条件很艰苦,工作还特别累。一去就得待个2-3年,自然了,下放的回报便是被领导重用,一定会提到新的层级。
可是面临的考核也是多到爆表,成绩单要交的漂亮。
想要平衡工作和生活?那断然是没有的!因为,生活就是工作。
另外一个朋友,法国领事馆二秘,常年在外,几千的工资就管个家人温饱,关键他常年和老婆两地分居,孩子只能老人一起照看。家里的事,根本指望不上他。 他本是也很想要离开体制的,但是,疫情影响下,他倒是不提了。
还有一位日本领事馆的兄弟,毕业就进入了外交部,在挣扎了3年后,考虑结婚以及后续生活等种种需要经济支持的现实问题,最终选择离开体制去了外企,工资收入直接翻了5倍。
在飞速发展的国家GDP下, 没有个人能绕开国情,提前享受到发达国家的,少工时和高收入。体制内和体制外,都在996,甚至有时007。
体制外,无尽头加班换回高额的工资回报;体制内回报你的是三餐优惠的食堂和定制制服,还有党员的自我修养。
体制外,你因自己高收入提高了阶级地位,进入中产;体制内回报你的是周边人群不自觉的尊重,带给你的高社会地位。潜在会带给全家人一种心里优越感。
我一位表叔给当地一把手领导当第一秘书,日常多少人找他办事,我不知道,只知道她女儿都被众人架的高高的,不努力都不好意思。几年前考上了北大,现在已在北大留校。
如果,你一定要说体制内福利好,那就是退休金高!
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
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
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想想65岁以后,你优哉游哉,养花喝茶跳舞逛公园,拿着基本花不了的工资,尽情的享受老年生活。
怎么样?!
这就是有钱人的快乐,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是的,防疫无小事,是应该有必要的措施。
中国前两年为了使自己国民少受新冠毒性的强烈之害,一直执行清零政策;现在新冠毒性减弱了,这猛一下放开,感染自然大增、急增,暴增。
而西方国家早已躺平,感染的增加自然就没那么“急”“大”“爆”的令人炫目般悬殊攀升——因为它们国一直都是超高!
当然也有中国人的人口基数太大之故。
所以,防疫就是应该要一直重视起来。
中国以前在“清零”政策时,严格也一直是世界最高的标杆。
可韩国最近对中国人的防范也太有点明显,太有点过分,甚至是好像有故意之嫌。
这并不是韩国的部分民众或网友的极端感情表现,而是韩国国家的公务员所为。
事后,我大使馆也向韩国有关部门作了电话沟通,对方却说这是科学防疫,是必须的。
真是岂有此理!
更过分的是,韩国如此,日本也在持续跟进……这是要包围中国吗?
地理上,有第一岛链,第二岛链,那是美国为包围中国所使。
谁能说这次即使不是美国处心积虑,可顺势而为,美国会错过这个机会吗?
#乌克兰局势# 2月16日,俄罗斯将对乌克兰开打?你觉得老美的信息炒作管用吗
这是今天舆论热点最旺的信息。信息称俄罗斯持续增兵俄乌边境,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被告知俄罗斯周三将打进来,所以,当地时间14日晚呼吁公务员尽快回国,乌克兰军队和人民并肩作战。
欧美多国已召回驻乌克兰的乔民及使馆工作人员,而美国驻基辅大使馆已经一当地时间14日关闭并销毁了重要文件,这些动作都加重了俄乌冲突一触即发的可能。
乌克兰只是被动处于防御状态,你觉得会走火吗?
李家超:为港救援队表现感骄傲 感谢国家肯定和照顾
赴土耳其开展地震救援的中国救援队和中国香港特区救援队完成国际救援任务,昨日下午乘坐国航包机回国,特区救援队今日凌晨抵达香港,特区政府在香港国际机场为队员举行特区救援队赴土耳其救灾返港仪式。行政长官李家超、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和消防处处长杨恩健出席仪式。
李家超表示,热切迎接香港救援队回到香港这个家,“你们成功完成任务,安全回来,我感到非常欣慰,非常多谢你们。”他对香港救援队冒着风险、奋勇救出4名幸存者感到骄傲和致敬,认为体现了他们的爱心、专业和公务员团队的优秀能力。他并感谢国家的支持,表示特区救援队这次和国家救援队协同作业,建立了坚实的合作基础,未来一定会继续交流,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李家超今早在社交平台发帖表示,将邀请队员在下星期一来礼宾府作客,以感谢他们的辛勤工作。他又再强调,今次能够顺利安全完成救灾任务,有赖中央政府、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中国驻土耳其共和国大使馆和国家救援队对香港特区救援队的肯定和照顾;各部门包括消防处、保安局、卫生署及入境事务处人员的努力;航空公司和航空业界为救援队的行程提供积极支援,体现香港团结一致的力量。
#今日正言#
2021年10月3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