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很多都不是父母的责任而是孩子不听父母的话,他们在高中阶段自己私下也交流或者高中老师很多都是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农村出来的,他们的眼界不是很高,把孩子的思维给带偏了,在报志愿时家长也不能和孩子硬顶,很多行业家长也不是完全了解,只是听说所以导致孩子填错志愿,不过社会也是几十年河东几十年河西,现在教师,公务员是好职业,在以前人们都不喜欢这些职业,以前有句话叫家有一斗粮不当孩子王啊,
别一种滋味
不知是谁说“选择大于努力”的,讨厌死了,因为说得太对了,戳中了好多人的心。我家女儿19年高考不愿选择公费师范生,现在天天在家苦读准备参加下周的省考。去年秋招以来,面试了十几家国企全都杳无音信。

嫌弃年薪二十来万的教师岗,现在想去做十来万的国企岗的舔狗,却又被别人嫌弃。这就是不着眼于现实做了错误选择,到头来必定要吃生活的苦。无独有偶。同事的女儿参加这次学校教师校招,因笔试成绩比第一名落后2分,落榜了。这个女生当年可是实打实的学霸。高考考了全省前几百名,选择去香港读了本科和研究生。因为不太适应香港的高强度的工作节奏,选择回本地就业,可能还是觉得当老师安稳,报考了学校的校招。她当年的高考分数是可以上北师大的公费师范生的。这真是“一步错步步错”。估计同事心情不太好,我们这二天看到她都装作不知情,不提起这事。我同办公室的二个女同事,她们的女儿分别上了西南大学、陕西师大公费师范生,她们一毕业就是有编制的。而其他新进教师全都是签合同的“参聘制”。我对这二个女同事真是膜拜,不得不佩服她们有眼光。孩子工作顺心,她们生活也就安心。哪像我天天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