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特别是基层公务员,加班现象严重,严重到连胡锡进这样的职业叼飞盘高手也看不下去了,挺身为他们鸣不平,说什么“公务员加班严重,而且加了白加,连加班费都没有,没人说话…”老胡说得基本属实,俺也算个体制内的公务人员吧,对此有切身的体会。这些年,总是有干不完的“活”,加不完的“班”,上级总是号召“撸起袖子加油干”,“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实行什么“白+黑”、“5+2”工作法,“周六保证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证”,这样子已经日趋常态化,而且在很多地方、很多时候是没有加班费的,也根本不存在调休这么一说,至于劳动法,在基层常常是半失效的!公务员确实很辛苦!但我还想说:公务员别矫情,各行各业都在卷,谁不在加班?谁不辛苦?比起工人,农民,比起教师,医生,学生,你那点加班算什么?谁替他们鸣不平?别的不说,就拿初中学生来说,在我们这里是早上5:30起床,在家里匆匆忙忙吃过早餐,6:00前必须进教室,中午12:00下课,12:30必须在学校食堂吃完饭,然后趴在课桌上休息一个小时,下午继续上课,晚上延时在校学到9:30,回到家里还有作业,至少也得写到11:00,然后洗漱,上床睡觉得到11:30左右。学生如此,家长何尝不是如此?至少早餐得去准备,晚上也得陪学到11:30啊!家长辛苦不辛苦?还有,对应的教师辛苦不辛苦?。因此,老胡还是闭嘴吧!要鸣不平,别总是“巴结”公务员啊,也得为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鸣不平啊?。
#公务员超长加班合理吗# 头条热榜 我感觉我有资格来说这个问题,因为我就是体制中人。
第一点,我想说的是,公务员确实有加班的现象,但并不是所有的公务员都加班。这要看具体单位。
能提拔干部的单位,或者说看着相对重要的单位,肯定要加班。举个例子来说,以县为例,县委办、县府办、组织部等单位相对来说要经常加班。
可是这些单位的公务员,他们一直在领导面前晃悠,获得提拔的机会比别的单位要多的多。
干公务员这行当,他们图啥呢?不就是想在仕途上步步高升嘛。为了高升,加班加点也就成为家常便饭。
反过来说一些看起来不那么重要的单位,基本上很少有人加班。但是进步的机会也很少得多。一旦进入这样的单位,基本上一辈子都是这个单位的人。
第二点我想说一下加班有没有加班费的问题!说实话你不管加多少班,只要在公务员系列,几乎没有加班费。当然不排除有个例。
虽然没有加班费,但有加班餐。一旦因为加班而不能回家吃饭,单位会提供加班餐。
对于加班这个现象,我曾跟随某位副县级干部出差,他对加班这个现象不是很赞同。他说他绝对不要求自己的下属加班。上班时间完全能处理的问题,为什么非要加班完成呢?
反正有些单位也不是因为活多才加班,反正有事无事的都在加班,加班都成为习惯了。
在我看来,这种加班的习惯还是不养成的好。提高工作效率,这才是最重要的。还有,一定要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关于公务员是否清闲,加班是否严重,这是一个复杂的话题。一般来说,大多数公务员工作压力较大,加班现象也比较普遍,但也有一些公务员工作比较清闲,加班情况不严重的。总之,中国公务员的工作压力和加班情况存在差异,无法简单的用“清闲”或“严重”来形容。@胡锡进
胡锡进为公务员发声,加班,太累,忙是关键词。
大家可以去看昨天的原文,但老胡的中心意思就是,大家对公务员的看法还停留在老黄历的阶段,都觉得公务员清闲,朝九晚五,实际上错了,现在的公务员都忙疯了,加班是经常现象,而且还没有加班费。针对这种现象,还没人出来说话。老胡认为这样不好,所以要站出来为他们说话。
同为大V的储殷教授对此观点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大致意思为公务员是最俏最稳定职业,既然做了公务员就要讲大局意识,要有奉献精神,不能规避了裁员失业的风险,还要加班费,这样会引起部分群众的不满。
在国人眼中,公务员无疑是最稳定最体面的工作,连退休金都比企业高出许多。如此生存环境下替最稳定的群体喊累要加班费,让其他人会有什么想法?
老胡,你的政治高度哪里去了?
警惕“官民″矛盾激化
春晚出坑之后,网络一片讨公务员之声,有谁为公职人员发声支持,便被网暴谩骂。胡锡进近日又因此被架上了刀尖。这种现象已超出了正常理智,恐有暗中操盘之嫌。各种内外交困,唯恐国家不乱。任何一个切入点都不会放过。因为,公职人员,是国家政治与治国理政的中坚力量。官民矛盾越来越激化,必将产生严重后果。
公职人员队伍中肯定有败类,但是绝对少数,不能成为攻击整个队伍的理由。广大民众之也有犯罪分子,当然占比例很少,而为人民服务依然是公职队伍的宗旨。
不同类别群体收入分配的多少,是国家制定确定的,公职人员的工资有科学、严谨的核算,不能成为攻击他们的借口。现在相对发达一些地区的普通民工收入不低于当地公职人员收入。
社会高度发展,必然会出现分工细化。公、工丶农丶商丶军,党丶政丶事丶企丶社等等,各司其职,各尽其能,不可能相互替代。公职再苦再累,绝大多数也不可辞职,工农一线体力者再苦再累,他们也不会去考公职岗位。当然,不否认个别特例或有特殊才能的,会辞职离岗从事他业。
只有如此,社会才鹭港稳定,国家才长治久安,经济才稳健发展。如果过度激化内部矛盾,演化成敌我矛盾,后果如何?值得警惕。
每次看到一些人发表对清华北大毕业生选择公考考编走选调现象的批判我都觉得特别好笑!
大多数的论调都是清华北大这样这种学校的毕业生就应该走科研,否则就是人才的浪费!
我特别想知道按照这个论调什么样的人适合考公考编?二本大学毕业生?民办大学的毕业生?专科学校的毕业生?
是不是只有他们考公考编才不是人才的浪费?
我支持毕业生考编的原因就是一个,因为民营、私企单位的平均工资只有编内平均的工资一半!
因为多数民营单位不招35岁以上中年人、不招可能怀二胎的女性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