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论语学而第一原文讲解,《论语》解读之学而第一章

关于【论语学而第一原文讲解】,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论语学而第一原文讲解:《论语》解读之学而第一章:治学的最高境界
  • 2、论语学而第一原文讲解,论语述而闻义不能徙

1、论语学而第一原文讲解:《论语》解读之学而第一章:治学的最高境界

学而第一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一句是理解全文的关键。诸多解释直接就解释为,有朋友从遥远的地方来到面前,不是很高兴的事情吗?和上文驴唇不对马嘴。其实这句是打比方,是说那些学习过的知识对于我们就如同老朋友一样,当我们温习学习过的知识,它们就如同老朋友一样自遥远的地方来到我们的面前,不是很令我们快乐的吗?如此一来,全文的意思就贯通了。文言文中的比喻,常常是没有“如”、“像”、“仿佛”等比喻词的。

人不知人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一句还是讲的学习,讲的是做学问的一种境界。真正有学问的人是不怕别人不知道他有没有学问的,就像真正有钱的人是不怕别人说他没钱的一样。大学问家懂得他还有太多的东西不懂得,做学问可悲的是不知道自己究竟还有多少知识不懂得。没钱的人常拍着腰包的那几张纸说:“咱有钱!”那嘴脸很讨厌。君子,是做人的境界。做学问当然体现着做人的境界。孔子认为做学问体现着做人的境界。这是大学问家的认识。

孔子一生都在探求拯救天下于水火的大道理。这是他要做的大学问。志向高远,岂是常人所能理解。如果不能培育出个乐观的心态,很难想象那坎坷的道路如何走得下去。而且做的决不是呆学问,勇于实践。精力充沛时期的孔子一直投入到实践之中。而且,也凛然。鲁国和齐国国君会盟于夹谷,孔子既为鲁国国君做了应变的军事部署,又当场痛斥了齐国国君的无礼,讨回了被齐国占去的大片领土。诛杀少正卯,虽然争议颇多,但是果断。凛然也好,果断也好,都绝对是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的架势。请神的时候,就准备了送神。无忧于后路,自然做起事情来就潇洒。周游列国十三年,找寻可以播撒其理想的种子的土壤。究竟经受了多少挫折谁人能说清?归根的他,望着四方来求学的人,忽然醒悟:哦,这就是我的土壤!望着竹简,他又醒悟:哦,这也是我的土壤!于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庙堂中的孔子,已经被供奉的香火熏旧。所有的鲜活,都变成了泥塑。

如果没有那至乐还会有这位至圣吗?

2、论语学而第一原文讲解,论语述而闻义不能徙

<止 辶>。读音有两个:

(一)xǐ。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止 辶>,迻也。从辵,止声。”这个字的“六书”归类有争议,显然,许慎认为它归为形声字。但《字源》师玉梅认为它是会意字。从辵,从步。既然有争议,我们就看一下字形演变:

论语学而第一原文讲解,《论语》解读之学而第一章

(徙字的字形演变)

《字源》认为:这个字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彳为行之省,行初文像四通道路之形,彳为行的左半边,亦表道路。步,初文像左右脚一前一后,会行走意。甲骨文<止 辶>即双足行于道上,会迁移之义。”我们认为这种说法较为合理。许慎的说法似不对。清代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今隶体作徙,<止 辶>,同徙。”因此,<止 辶>的本义是迁移,在隶变之后,写作徙。

《周礼·地官·比长》:“徙于国中及郊。”郑玄注称:“或国中之民出徙郊,或郊民入徙国中。”即(居民)迁移到都城中或郊里。《史记·殷本纪》:“殷民咨胥皆怨,不欲徙。”(第五次迁移),殷朝的民众一个个怨声载道,不愿再受迁移之苦。

论语学而第一原文讲解,《论语》解读之学而第一章

(商王迁都)

又比如柳宗元《永某氏之鼠》:“数岁某氏徙居他州。”用的也是这个意义。

徙字也指转移、变化。比如《论语·述而》:“闻义不能徙。”邢昺疏称:“闻义事当徙意从之。”闻义不能徙,就是知晓了义理不能转变观念。

论语学而第一原文讲解,《论语》解读之学而第一章

(孔子像)

本义之外,徙字还有其他用法,比如:(1)调职。《史记·淮阴侯列传》:“徙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刘邦)改封(调职)齐王(韩信)为楚王,建都下邳。

论语学而第一原文讲解,《论语》解读之学而第一章

(韩信像)

(2)避。《广雅·释诂三》:“徙,避也。”王念孙《广雅疏证》:“《说文》:‘遁,迁也。’与迁与避同义。《尔雅》:‘迁,徙也。’迁与移、徙同义。故遁、迁、移、徙四字俱训为避也。”下一课会谈到“移”字。比如《孔子家语·相鲁》:“及孔子之为政也,则沈犹氏不敢朝饮其羊,公慎氏出其妻,慎溃氏越境而徙。”等到孔子执政扔时候,沈犹氏不敢在早上用水饮羊(用水灌羊以增加羊的重量)了,公慎氏休了他的妻子(因为他的妻子与人淫乱),慎溃氏越境避开了孔子的地区(因为其生活奢侈,超过了标准)。

(3)踰;越。《礼记·檀公上》:“祥而缟,是月禫,徙月乐。”孔颖达疏称:“踰月可以歌。”即超过一个月才可以歌。

(4)谪戍;流放犯人到边远地方。《史记·秦始皇本纪》:“益发谪徙边。”征发更多的流放人员去戌守边疆。秦始皇时戍边流放人员极多,陈胜吴广起义就是戍边超期引起的起义。

论语学而第一原文讲解,《论语》解读之学而第一章

(陈胜吴广起义)

(5)夺取。《国语·吴语》:“焚其姑苏,徙其大舟。”韦昭注称:“徙,取也。”焚掉了姑苏之宫,夺取了大舟作为战利品。

(6)癣。《释名·释疾病》:“癣,徙也。浸淫移徙处日广也。故青、徐谓癣为徙也。”因为癣类皮肤病大吃一惊染面积越来越大,似乎会迁移一样,所以青、徐两州的人称癣叫徙。

(二)sī。读这个音时,有两个用法:(1)古国名。《汉书·西南夷传》:“自隽以东北,君长以十数,徙、莋都最大。”颜师古注称:“徙及莋都,二国也。徙后为徙县,属蜀郡。”(2)古地名。《集韵·支韵》:“徙,地名,在蜀。”不管是国还是地名,都在蜀地。只需注意一点,就是徙字作地名时,别读错了音。

徙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论语学而第一原文讲解,《论语》解读之学而第一章

(徙字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248,部分图片引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关键词:论语学而第一原文诵读讲解,论语学而第一注解及译文,论语学而第一原文及译文,论语 学而第一原文,《论语》学而第一全文跟读。这就是关于《论语学而第一原文讲解,《论语》解读之学而第一章》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285627/
1
上一篇 如何看头骨骨相,19世纪西方人的“摸骨算命”
下一篇 windows各个系统的开机音乐,8开机原来也有音乐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