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头条#转业志愿兵的历史遗留问题应该考虑。全国两会即将召开,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军队人大代表也会带着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提案参会,不知能否将转业志愿兵的历史遗留问题反映上去。
转业志愿兵是指1999年军改前转改的志愿兵,那时实行义务兵和志愿兵役制,义务兵三年,超期服役两年,笫六年正式成为志愿兵,一直服役满12年,是绝对的精英骨干。
据了解,截至目前,这个群体诉求最多,反映最强烈,问题主要集中在编制落实和工资待遇两方面,要求要么落实编制,要么工作中实行同工同酬。
不知这次两会,军队人大代表能不能研究讨论这项工作?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022年转业士兵安置岗位公示;岗位如何?战友们可在评论区留言!
#青岛# #青岛头条# 军转干青岛区直公安口工资待遇

山东黄岛人,军事院校毕业,本科学历,军转干,安置公安口,行政编,工龄12年,每月工资到手8400,公积金双边1764,绩效加奖金年5-6万左右。全包在内,年综合收入在15-16万左右。市直绩效和奖金还要高一些。
和同学比起来,这个收入我还是比较满意的;在青岛房价不是很高时,买了房子。
(感谢网友投稿)
2021年山东省青岛市退役军人安置公告
感谢战友供图
青岛市是驻军大市、兵员大市,也是安置大市,自2019年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四年来,共接收安置计划分配军转干部近2000人、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3000余人。接收总量全省最多。
他是青岛人![祈祷][碰拳][啤酒]//@一一零三六九:说不定早转业离开青岛了[捂脸]

#我最想感谢的人# 当年我之所以能够当上兵,那是我幸运地遇到一位有品质的领兵干部!他姓迟,是山东青岛人。可是很遗憾的是,他的名字我却忘了。只知道他姓迟,是海军岸舰导弹十一团,某营某连一名排长。他的个子很高,长的很帅气。当时,我们的公社里有不少人报名参军。因为海军是一个很让人向往的兵种,所以,公社里各大队,小队分配的名额有限。我虽然通过了体检,但是,也在等待公社有关部门,以及部队领兵干部的最后确定。当时,有一个小子的家与公社某干部关系好,就想把我换掉,让那小子当兵。为此这位迟排长与那公社干部吵了一架,终于把我领到部队上去了。可以说,沒有那位迟排长,我肯定是当不上兵的。时间一晃就多年过去了,那位家在青岛的迟排长,今年应该有六十五岁左右了。他是我的人生中最应该感谢的贵人!尊敬的“迟排长”您好,虽然你我从不曾相见,但是,我始终沒有忘却你当年的一臂之力!在此真心祝福你和你的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敬礼!

青岛市内四区转业军官安置公开选岗工作圆满完成
9月21日至9月22日,青岛市内四区转业军官安置公开选岗在中国海洋大学学术交流中心顺利举行,本次公开选岗在严格遵守防疫规定的前提下,公开透明、分类科学,安置质量大幅提高,进一步扩大了“阳光安置”品牌效应。
针对当前疫情形势,此次公开选岗采取分批分类选岗的模式,将选岗时间由半天拉长为一天半。严格按照要求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细化防控措施、周密安排部署,科学布置选岗环境、查验入场人员健康信息和流调信息等。
按照“科学分类、双考排序、公开选岗”的转业军官安置办法,转业军官分七个类别进行考核考试、积分排序、公开选岗。同时,市相关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加大岗位开发力度,充分挖掘岗位资源,除受处分人员外,全部安置到行政(含参公)岗位,安置质量显著提高。

选岗现场,转业军官按照考核考试成绩排名依次上台选择岗位,现场大屏幕实时公开已被选择的岗位和剩余的岗位,工作流程规范有序。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纪检部门、驻青部队及相关职能部门代表全程监督,将“四公开一监督”的“阳光安置”办法贯穿始终,不断提高安置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下一步,市退役军人局将向转业军官所在部队发出报到通知,组织集中报到,为转业军官提供集开具行政介绍信、转接组织关系、开具落户介绍信、预备役登记等多项业务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
一个在部队干了21年的副团职朋友,最近很纠结。他达到了以前自主的年龄,逐月也够了,马上面临着转业,何去何从,迟迟下不来决心。
按照以前的自主择业待遇还可以,现在没有自主改成逐月领取退役金了,听说待遇降低了还不如自主,相传“神图”上说达到60岁后薪资还降,所以他就陷入了两难的选择。朋友对政治诉求不大,想退役后选择逐月,过点自己想过的生活。他的另一个想当官的同事极力劝说他要工作,转业回青岛后,副处待遇也不错,即使闲职,怎么也能混个正处,有个圈子和人脉,家里有个大事小情都能帮上忙,走到哪里能高看一眼。朋友考虑这四十来岁戎马半生,现在好不容易有机会走出体制,陪陪家人孩子,过点正常人的生活,可以想去哪就去哪,难道再回头走进“围城”?

选择逐月吧,好处就是得了个自由身,有份薪资保障,自己再谋个职业,或平平稳稳或潇潇洒洒或从头再来;不好处就是没有平台了,就一普通老百姓,再不是什么官了,也融不进什么圈子了,但有一个荣誉身份会跟随终身,那就是退役军人。
选择转业呢,回青岛后这个级别也不算累,在山东尤其推崇公务员算是“正经工作”的地方,也算是有一席之地,各个衙门口都能混个脸熟,办点小事也方便;不好处就是又得回去朝九晚五的上班,一直到65退休,没有了说走就走的洒脱和自由。还有一点,成了公务员以后就不再是军人了,没有了这层身份。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请广大网友给这朋友指点下迷津。[作揖]
我认识两个青岛籍的志愿兵,当兵时候在大连,转业后回了老家青岛,在青岛市区住了2~3年后,又搬回了大连,在大连开发区买房,分别经营饭店和美容店。我问他们青岛是老家,经济发展又挺好的,为什么又回大连买房子居住?他俩告诉我,在大连生活久了,感觉还是大连的气温和环境好,受不了青岛夏天那几个月的闷热、潮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