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省考##辽宁省考##打印准考证##省考#
【注意】2023辽宁省考今日起开放准考证打印通道
打印时间自2月20日至2月26日8时
2023年度辽宁省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打印准考证入口
考生管理系统
请还没打印准考证的考生抓紧时间下载打印
不要直接下载,点打印后另存为PDF
#大连头条##相亲# 我的一个老同事给我讲述女儿至今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原因。
她本人身高1.65米,今年36岁,体重55公斤,容貌秀丽,本科毕业,原在知名企业设计师,现自己在高新园区开面包店、年收入15-20万左右。
家庭条件优渥,父母央企退休,楼房2套,一套出租沙河口区杨树沟,另一套在龙王塘自住。
她择偶条件:男方本市户口,年龄40岁以下,35岁以上,未婚或离异(不带小孩),985或211本科毕业,身高180以上,体重160以下,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有房有车,不抽烟、不酗酒,(小酌可以),父母公务员或事业单位退休,身体健康。

以上是我的一个老同事的女儿的择偶要求,我就问了,为啥这么长时间没找对象?“挑呗”老同事无奈的摇了摇头,
“年轻的时候就挑,这不行,那也不符合她的标准,挑来挑去,把自己挑剩下了,管不了呀,打不得骂不得的,怎么办呢,愁死我了”。
#大连头条# #相亲#
都说“寒门出贵子”,遇到有出息的孩子,父母砸锅卖铁也会培育他的。然而海事大学的女研究生杨元元,却没有这样的运气。
杨元元好不容易靠自己考上了研究生,未来本一片光明。但入学2月后,却被亲生母亲逼得在宿舍浴室自缢身亡。
杨元元1979年出生于湖北宜昌市,她6岁之前有个幸福的四口家庭,父亲是高材生毕业,在一家兵工厂担任工程师,母亲望瑞玲则是全职主妇照顾她和弟弟。
然而1985年,杨元元的父亲患上肝癌,花光了家里的积蓄也没挨过2个月便去世了,留下了孤儿寡母,彼时的杨元元才6岁。

由于望瑞玲没有学历和社会技能,所以找了个厂子的卫门工作来勉强维持家庭。
然而即便自己再辛苦,也还是遵循丈夫的遗愿,优先培养两个孩子的教育问题。
慢慢的,她开始把所有的期望全部放在了孩子上,在教育和生活方面更是一手操办,不容置疑的安排好所有的环节。
1998年,杨元元一举高中,她本想填写大连海事学院,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法律专业,然而却被母亲一口否决,原因是离家太远,来回路费又贵。
面对强势的母亲,杨元元只好依从她的意愿,填写了武汉大学的经济学专业,后来据其亲戚说,望瑞玲要求杨元元学经济学,只是为了以后能赚大钱。
因为家庭经济窘迫,杨元元入学时就申请了助学贷款,平时的闲暇时间都会去外面找兼职,来赚取自己的生活费和学费,可以说基本没有再给望瑞玲增加一点负担。

然而望瑞玲的厂子因为搬迁原因,工人需要自掏腰包买房子,她为了省钱便决定去投靠女儿。
面对一向强势的母亲,杨元元自然是只能接受。
于是,望瑞玲也毫不避讳的在她的集体宿舍住了下来,然而望瑞玲在宿舍也是管这管那的,导致舍友的意见都很大,本就话不多的杨元元,变得更沉默了。
最后在校领导的同意下,给她们特批了一个单间。
而杨元元变得更加忙碌,一边要顾学业、一边还要赚钱还贷款和生活,还要兼顾母亲的生活。
杨元元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甚至考上了北大法学院的研究生,然而却因为学费的问题再次被母亲否决,因为她想杨元早点到社会上赚钱,供弟弟的学杂费。
在杨元元考取上了地方的公务员后,却又被母亲以“农村没钱赚、得留在大城市赚钱”为由阻止了她。
甚至因为其学业优秀,被西北大学破格给予的教师面试资格的机会,也被母亲以地方远为由给阻止了。

为了给弟弟赚学费,她赌了一把,跟同学了办了杂志社,最终也倒闭了。
就这样,她一次次与机会擦肩而过,一直到2009年,杨元元决定再拼一把考研,所幸她凭借能力,考上了上海海事大学的公费研究生。
却没想到,望瑞玲居然还要赖着杨元元,因为她认为女儿现在也有能力赚钱了,跟她在一起也吃住也不用自己操心。
然而没想刚搬进宿舍的不到几天,便遭到了舍友的集体反对抵触。
没办法,杨元元只能找到校领导说明情况,校方表示可以给其在校提供兼职机会,但不能给她特批房间。
而辅导员也帮助杨元元在外找了450元一个月的租房,甚至还自费帮她付了半年的房租。
但望瑞玲看到只是个毛坯房后嫌太贵,还是想回学校住免费的宿舍。
甚至第二天,自作主张的退了房,杨元元在与其尝试沟通无果后,11月26号,在宿舍厕所用毛捆住水龙头,自缢身亡。

事发后,现场找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想活出自己的样子。”
至此可见,望瑞玲这种令人窒息的管束,是导致这场悲剧的根本原因。
如果望瑞玲从填志愿开始就能勇于做自己,可能后面就不会这样了。
任何以束缚她人为借口的爱都是不理智且可怕的,希望亲情不要成为阻碍儿女的绊脚石。
大连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游泳馆公开招聘教练员(雇员)2人
户籍条件:大连本地户口。
年龄要求:1983年1月1日以后出生。
性别:男、女不限。
学历(学位)条件:本科及以上学历。
如需了解详情请私信
#大连头条##招聘##大连##就业#
@大连的事 公司名称:大连宝瑞特燃油喷射有限公司
岗位:招聘人事专员 岗位职责:负责公司考勤、招聘(人员流动不大),员工关系管理等工作。年龄,性别不限。

薪资待遇:早8:30-18:00五险一金,提供员工餐、单休,法定假日,薪资面议。 工作地点:大连市西岗区东北路一号大连香炉礁家具市场对面。 联系电话:18241153556#大连头条# #求职# #招聘#
绩效考核+实操手册
说说身边的大学和研究生同学为什么大多都离开了东北?其实整个东北的未来,你们看看国家十四五对于东北的定位就知道了,很多人甚至于以为离开东北,就是不爱,多么狭隘。你们不要站着说话不嫌腰疼,有好机会,你们也会走。东北掉队了,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吹嘘自己的历史,没用,没人相信眼泪。说和题外话,假如东北能培养出来1万个任正非,刘强东,马云,你们想想,可以把公司放在东北的,有几个?看看万达就知道了。
我说说目前我的周围实情是,学霸都在拼命的考出去,能留在省内的两个985的孩子也在找工作的时候首选外地,很多女生家长还是希望孩子留在家考个公务员之类的稳定工作。沈阳吸引的人都是辽宁周边的城市孩子了,本溪鞍山葫芦岛的,在沈阳读个大学或者直接来沈阳发展留下买房子成家了。本地人都把孩子培养好考走了。综合来看沈阳生活吧幸福指数挺高的,但比较适合中等孩子生存,但顶端的人才只能留下一小部分。我热爱沈阳但现实的确很残酷,不是孩子们不想留下来而是没有那么多合适的工作。

在沈阳我好几个朋友的孩子,报考院校都是南方的,都被录取了,毕业后,找工作决对比沈阳好工作,薪水高,物价高,大学生在南方有发展,沈阳如果环境好了,大学生说在回来,
良禽择木而栖,没错!但有人选择了栽树,志向不同而已!别光看GDP的数值,更要看GDP的质量。
外甥女鲁美毕业,东北没有她适合的工作,去了昆明,外甥大连学人工智能东北没有他的舞台去了微软。怪孩子们吗?
这个对大连做人事工作的绝对是好消息。
最近几个月,大连做人事工作的小伙伴可被折磨坏了,报个五险要登录四个网站。
这种情况马上就要结束了,3月25日开始试运行新的社保申报系统,再申报五防可以“一键登录”一网通办了。使用这个系统申报社保费,只需要登录一次,就能办理企业职工养老、失业、工伤、采暖、医疗生育这些险种的申报业务,申报完直接就可以跳转到缴费环节完成缴费。

申报方法:
登录“大连政务服务网”,在“办事服务”模块下“热门服务”中选择“社保参保缴费”入口即可实现。
终于改了。
#大连头条#
#大连头条#年过完了,大连交警开启贴罚单模式了!大家平时停车一定要注意遵守交通规则!
今天是周六,早上看到交警在贴罚单,感觉他们真的挺辛苦的,大家都休息了,他们还在忙碌着,确实不容易!
回想起前几天胡总编说要提高公务员待遇,当时不以为然,现在想想说的没错啊!基层警察的待遇确实应该提高!
但是我以为,应该提高待遇的是各行各业的基层工作人员待遇,而不是所有阶层!
因为现在各行各业的中高层管理者待遇是基层人员的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基层人员的待遇确实应该提高,中高层待遇适当性降低,来补贴基层人员,达到缩小差距的目的!

提高公务员待遇就从让基层交警周末休假、不开罚单开始吧!
这货终于说了一回人话了……
几个重点:
1.房子过剩
2.人口流入和流出
3.都市圈城市群
4.分化
再展开一下背后的逻辑:
房子过剩不用费笔墨了,北京上海也好,小县城也好,房子都是过剩的,毕竟每个人对房子的定位和需求不可能一样的。
人口流入和流出是跟随产业的,简单一点说就是哪里有钱赚,哪里可以赚的多。这又涉及到上层建筑和规划--浩浩荡荡的城市化,目前已经达到60-70%了。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省会城市,未来都是人口流入地区。而东北,西北,西南(除了成都 重庆)都是人口净流出地区。再细化点就是每个省市自治区都会有产业重心和区域分化,比如广州增城,北京环京地区,买了就是赔了。

不要相信所谓的都市圈,城市群,在昆山买房,在苏州买房,到上海上班;在佛山买房去广州上班,在惠州买房,去深圳上班,你买个试试看,稳稳的韭菜。
这个中国的体制又分不开,深圳的税收以及各项收入不可能白白给惠州的,产业也根本不想让其迁移过去的,钱放在自家口袋不香吗?再说,不同城市之间派系林立,官商交错,这不是以政策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是官本位和商业利益决定的。再直白点就是关系到官员的权利、晋升和公司的实际利益。
分化是必然的,人要工作,可以开玩笑说躺平,真正躺平的微乎其微,就是要挣钱,哪里有钱挣,哪里可以挣的多,自然就会出现区别,再加上配套的医疗,教育,交通,人口素质等等因素,人被赶往城市是必然的。
展望一下未来十年中国的城市格局:
四级:北京,上海,广深,成渝,东南西北都全了。

强省会:武汉,南京,合肥,长沙,杭州,强省会政策加特,对周边城市的掠夺和挤压,形成了城市格局。
沿海沿江城市:大连,青岛,南通,苏州,无锡,宁波,福州,厦门,佛山,惠州等沿海沿江城市也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长江以北的城市,东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由于气候,风土人情,开放程度低,官本位思想重,会逐渐没落,人口加剧流出到其它地区。留下的基本都是公务员,国企,央企,事业单位,有当地资源和背景的人,外加围绕着这些人可以获取利益的人,还有一小部分实在走不出去的人。
不用刻意的去参照美国,日本的发展路径,更不要被各种专家喷出来的名次给忽悠了,就仔细想想我们这20年来走过的路就可以看出来了。随着赚钱至上深入人心,随着亲情淡泊,随着人口减少和老龄化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回不去家乡了,干脆很多就不想回去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无法留在核心城市,因为光靠自己的收入根本买不起那些资产。有能力和有家庭支持的人留在核心城市,够不到的选择在核心城市周边择一城终老。

网传殡仪馆工作人员月薪两三万,却招不到人,是真的吗?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分析下,为啥找不到人呢?
殡仪馆分为两种,一种是属于民政部门的,这个是事业单位,需要通过考试,一种是民营企业,确实存在不好招人的情况。主要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1.殡仪馆工作环境不太好,面对的是尸体,如果怕脏是干不了的。
2.在殡仪馆工作,即使内心再强大的人,工作的时间久了,以后在心理上也会背负着很大的压力,而且这种压力是很难释放的,因为关于殡仪馆的这些事并不能轻易的跟家人说。
3.在殡仪馆工作的年轻人找对象时,他们绝对不敢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告诉对方,因为当这个工作说出口的时候,可能会把女方直接吓走。
4.家人一般也不会支持去殡仪工作,中国人的忌讳很多的,哪个愿意天天跟死人打交道。
那么收入到底有没有网传的那么高呢?我觉得这个这没有,毕竟虽然殡仪馆工作确实不是很好,但是收入不可能给那么高的,各地的殡仪馆都是属于民政局的下属单位,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那么里面的正式员工,享受事业编制,他们的工资,并没有像网上传闻的那么高,每个月几万块。事业单位工资一般比照的是公务员工资,不同的地区,还有级别、工龄的不同,工资都是不一样的,郑州地区一般是5000~6000元,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些的一线城市,工资基本是一万多。
毕竟殡仪馆属于特殊单位,所以除了正常工资之外,还会有一部分的补贴。
也有单位直接面向社会招聘,武汉、昆明地区工资一般4500~6000元,上海、重庆、杭州、扬州、大连这些城市一般是6000~8000元。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