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题例 感言
【例11】(2012国考)人就是一棵树。当我们有所失的时候,必须去____,你会发现生命中那些曾以为不可或缺的东西,就像树的须根,一旦____,同样也能顽强地活下去,这就是生命力。当人被迫面临一个新的环境,或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生命状态时,曾经的成就与辉煌,就像那华丽的树冠,只会成为生命的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适应 失去 负担
B.争取 干枯 象征
C.承受 萎缩 点缀
D.挽救 暴露 印记
【常规解析】 答案A。
这样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题,让人身心悦愉,所选素材精妙绝伦。之所以列举此题,是因为这样的选材内容,这样平实精准的语言,这样平易近人的说理,这么深刻的人生启迪和指引,让人受益匪浅,且不说答得对或不对,对这个题的思考作答过程,将是对人生事业的深度思考,相信深度思考此题的考生,在未来的人生征程中,定会有回味的时刻!
非常羡慕国考取仕的时代,以及这个时代的学子!
本书根据“教育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要求,体现“计算思维”思想,涵盖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新大纲(2013年版)内容,适应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和课程改革的思路编写的。全书共分14章,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操作系统基础(Windows7)、文字处理操作(Word2010)、电子表格操作(Excel2010)、演示文稿制作(PowerPoint2010)、网络应用基础、Photoshop应用、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信息安全与职业道德、WPSOffice2012、Web程序设计、程序设计基础、基本数据结构与算法、软件工程基础。本书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本书可作为各专业通识类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材,也可作为其他各类计算机基础培训、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指导和计算机自学的参考用书。
综合运用阶段是学习的高潮
读与思(1月25日)
最后的综合运用阶段就是黑格尔所说的理论综合。这是在增加了分类概念和有关的技能之后重又回归浪漫。这是精确训练的目的。这是最后的成功。——(英)怀特海著,庄莲平、王立中译注:《教育的目的》,文汇出版社2012年10月版,第29页。
综合运用阶段是学习的第三个阶段。怀特海告诉我们,精确阶段并不是学习的终点,学习不能结束在对原理和方法的掌握上。学习的高潮应该在于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所以,综合运用阶段是对浪漫阶段的否定之否定,是“在增加了分类概念和有关的技能之后重又回归浪漫”。 进入综合运用阶段以后, 学习者一般不再对知识的细节感兴趣,而更加注重理论的灵活运用。这个阶段的学习, 又呈现出与浪漫阶段相似的思维特点:自由、 主动、 多样化和个性化。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往往过分关注介于浪漫与综合运用之间的精确阶段,把它当成教育的最重要环节,甚至是唯一环节,因为从表面上看,这个阶段与考试评价关系最为直接,最为密切。但是,如果离开了前面的浪漫阶段和后面的综合运用阶段,学习的“节奏”其实是不完整的。没有前面的浪漫阶段和后面的总和运用阶段,就无法满足学生内在的生命需求,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无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这才是教育与学习的真正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