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王小东被禁!已经不是一个自媒体不端行为的违规问题了。它反映了自媒体道德和社会价值取向的是非黑白问题。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支持平台清理这些人,并永久禁播!被大量贴子出来谴责的人,说明了这个人对社会的危害性。
这种人社会道德是不是真有问题,也希望有关部门介入调查,他有没有危害国家安全的事实。查清他背后的利益链是否存在和合法?
人大学者?请人大重视网上打着人大的幌子,或者就是人大的教授、学者,出来当网红赚钱的事,是不是违反公务人员不得兼职赚取外快的规定。#人大#
2月6日,早!
证券各种表态…
1、2月4日,东北证券联合发起的“2023(首届)长白山高峰论坛”举办,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在论坛“2023中国宏观经济展望与政策取向”环节发表主旨演讲称,今年应注意把握资本市场的交易节奏,“全球全市场的大牛市”的说法过于乐观,今年A股不要有“6000点不是梦,1万点刚起步”的想法。
2、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香港特区政府网站发表司长随笔称,明天起我们正式与内地全面通关。香港与内地的所有出入境口岸开放,不设人数限额、毋须预约,并取消出入境前核酸检测的要求。此外,从澳门来港人士的快测要求亦会同步取消。可以预期,各种公务、商务、旅游和其他经济活动也会加快恢复,跨境人员及货运往返可望稳步增加,料将带动香港出口、运输物流、旅游、零售及餐饮业,并为香港整体经济带来更正面、更乐观的气氛和展望。
3、中信证券研报认为,2月以来内资已开始接力外资,市场风格已从1月的价值转向成长,国内机构调仓和加仓将进一步强化成长风格,外部扰动影响外资流入节奏,不改全年流入趋势,虽然权重指数过去一周表现平淡,但成长指数表现亮眼,市场依然处于全面修复途中,成长洼地依然是近期主线。配置上,建议持续关注成长洼地,提高新兴产业中半导体和信创的配置优先级。
4、《科创板日报》5日讯,据星矿数据统计,2023年1月,A股共有44家公司发布了对外投资公告,合计投资规模达1871亿元。晶澳科技、隆基绿能、宁德时代投资规模分别达400亿元、255亿元、238亿元,居于前三位。其中,共有10家上市公司对外投资超50亿元。从行业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光伏及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合计占比达56.8%。
5、2月6日,经过三年暂停的旅行社出境游业务(跟团游和“机+酒”自由行)试点恢复。恢复出境旅游团后,旅游产品的开发,受制于各国航线的开放程度以及机票价格等。部分长线游国家,航班可能一周仅一班。最后是否成行,需以旅行社通知为准。
#头条创作挑战赛# 这几天看到大家都在帮自己的大龄女儿、儿子找对象,有的三十多岁还没结婚甚至不想结婚。让我想到了这么几个原因:
1.感情上受挫或者别人经历影响。感情受挫确实会影响,我记得一个朋友,她因为前一段感情受挫,分手后变对找对象非常抵触,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因为感情受挫,直接结婚了。
2.比较。觉得自己的朋友不如自己,结果还找到非常好的,自己怎么也得找个更好的,于是一直单着。很多事业单位、公务员都有这样的,这种女比男多。
3.孤单久了产生的单身惯性,觉得无依无靠,靠自己每天也很舒服,养一只猫猫狗狗。
4.他/她的性取向。在大城市经常看到,女性基本上穿着打扮偏中性,当然有的取向正常人确实她就喜欢这么穿,这只是一个标准不能作为唯一的判断标准。学术上叫性别倒错。
明星们,振兴中华民族的重任就拜托给你们了!
( 标题是有感而发,内容系转载)
最近,两会共商期间有委员提议明星出场费议题。有关部门做出一个很“庄严”的规定:明星参加娱乐节目的演出,出场费一场不能超过80万,一季不能超过1000万。
乍一看,这回是要动真格的,要管管这高收入的明星了,而实上却是让这明星的高收入合法化了。
这些所谓的明星们,是在国家提供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技能,又被老百姓给捧成了明星的。要是没有国家和人民赞助,他(她)可能什么都不是,其收入可能还不及普通的工人农民。
靠着国家和人民才成了明星的他(她)们,不但不感恩国家和人民,反而大嘴一张要天价的出场费,其良心何在呀?
对这些坏了良心的行为,不预干涉管理和制止,却让他(她)们得到了法规保护,实乃岂有此理。
我们试问一下有关部门和那些明星们,哪位能提供:
缉毒警察去鬼门关出场费多少钱?
军人赴战场出场费多少钱?
航天员太空飞行出场费多少钱?
试飞员试飞出场费多少钱?
潜水员深潜出场费多少钱?
工兵扫雷出场费多少钱?
大国工匠出场费多少钱?
战士抗洪抢险出场费多少钱?
消防战士救火出场费多少钱?
特警刑警冒死救人质出场多少钱?
战士们在战场上攻破一个山头多少钱?
炸一个敌人的碉堡多少钱?
捉一个士兵俘虏多少钱?
捉一个营长俘虏多少钱?
捉一个团长俘虏多少钱?
多少钱??
多少钱???
工人、农民、个体工商户、甚至公务员多少年才能挣到80万?多少年不吃不喝才能挣到1000万???
太可怕了:国家的价值取向出了严重问题!!
这一质问,义正词严,掷地有声,完全可代表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呼声!
【民国取消春节的风波】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一度的最隆重的节日,它也是整个民族情感的依托和归宿,奔忙一年,最后所有的人们都期盼着在震耳欲聋的喜庆鞭炮声中,和家人团聚在一起欢度除夕,它已经成为溶在国人血脉中的一个文化的象征了。
如今随着中国国力增强以及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逐步扩大,春节也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让许多外国友人也汇聚在这个欢乐的海洋当中,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们软实力的增长。
我们无法想象倘若取消春节,中国人的生活将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景象?
您别说,历史上还真有过取消春节的这么一段时期,只是当时的当局者对文化植根的力量所料未及,最后尴尬收场。
1912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曾宣布废除旧历改用公历,决定把公元1912年定为中华民国元年,把1月1日叫做“新年”。
因为民间习惯使用农历,仍然把农历正月初一当做传统“新年”,所以袁世凯上台以后,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春节”。
1914年1月北京政府内务部在致袁世凯的呈文中提出:“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袁世凯批准了该呈文。由此,传统农历新年岁首在官方意义上正式被易名为“春节”,传统的“元旦”“新年”名称被安置在公历的1月1日头上。
当时的民国政府对日本的全盘西化亦步亦趋,因为羡慕西方的先进和强大,将自身的文化弃之若敝屣,准备全方位的革命,脱胎换骨,所以下了这道强硬的命令,在农历年新年来临时,所有的公务机关以及学校等地,全部按部就班坚守岗位,不准放假,更不要提组织任何节庆活动了。
然而,拍脑袋决策者大大低估了文化的植根的力量,凭借一项禁令,就能将中国人绵延几千年的传统禁绝?它早已成为中国人血脉中的一部分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春节就是国人的一个神圣的文化信仰。
于是百姓并不理会公历元旦,仍将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新年。1919年2月1日是农历新年,山西太原乡绅刘大鹏在他的《退想斋日记》中写道:“五更各庙鸣钟,惊醒世人早起迎神,里中放炮接连不断,此其新年也。上年十一月三十日所过阳历之新年,百姓皆不以为然,惟官厅庆贺,民皆睨而视之,且谓是彼等之年,非吾之新年耳,民情大可见矣。”
这样就出现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景象,政府禁令如一纸空文,民间照常我行我素,即使管束严格的一些机关单位也是阴奉阳违,许多人也通过各种方式对政府这种不得人心的举措不满甚至抨击。
据说,就连曾经态度坚决信誓旦旦的将取消春节视为革命举措的蒋介石,后来也面对民间禁而不绝的状况感到无奈。而其返乡省亲期间正逢旧历新年,周边亲友因禁令在这个本该举国欢庆的时刻却显得萧索无味,以至于深感落寞的蒋主动提出,“今天是大年初一了,大家乐呵乐呵。”
始作俑者尚且如此,下面就可想而知了。1930年1月2日国民党的《上海党声元旦特刊》发表《推行国历废除旧历的工作》,承认公历推行艰难,“习俗相沿,积重难返”。实际上就等于宣告这项不得民心的政策无疾而终。
1934年初,南京国民政府终于停止了强制废除农历,一句话总结5年的经验教训:“对于旧历年关,除公务机关,民间习俗不宜过于干涉”。
几年的禁令终成一纸空文,充分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出台一个政令,首先要从广大民众的情感出发,合乎民情,顺乎民意,不违背百姓的文化传统和价值取向的需求,能够真正代表大众的利益。倘若违背了这一点,民众就会报以无声的抗争。
这场风波告诉我们不管采用什么方式,在中国取消春节,中国人民是难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