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福州地志办公务员招聘(福州政府部门招聘)

为收复中国最大的省,他抬棺誓死一战,公然怒斥李鸿章“166万平方公里,说不要就不要了,你可真大方!”没有他,中国六分之一的领土将不复存在!

为收复中国最大的省,他抬棺誓死一战,公然怒斥李鸿章“166万平方公里,说不要就不要了,你可真大方!”没有他,中国六分之一的领土将不复存在!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而且战略意义十分重要。但彼时清政府正忙于应付太平天国运动无暇顾及新疆,给了列强可趁之机。英国支持阿古柏入侵我国新疆地区,并建立了伪政权浩罕汗国,六年后的1871年,俄国也趁机入侵并占领了伊犁地区。

现在坐火车去新疆,路过河西走廊,西北沿途会有一排柳树,被称为“左公柳”,这是左宗棠在新疆时栽种的。左中棠收复新疆,可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但在当时,收复新疆面临着诸多难题。首先是经济问题,当时的大清王朝,没有大量资金来支援左宗棠收复新疆,也因此上演了李鸿章与左宗棠的海防与塞防之争。

李鸿章认为应该把银两用于海防,建立海军,左宗棠则比较务实,认为海军建设需求还有等待的空间,但新疆已经被阿古柏控制了七座城池,还与沙俄勾结。一旦新疆失守,屏障消失牵连蒙古,唇亡齿寒,京师迟早会成为敌人唾手可得的肥鸭子。

新疆的边塞问题迫在眉睫,到最后,虽然左宗棠需要白银一千万两,但是清政府只能拿出五百万两,剩下五百万两则需要左宗棠自行筹措。

幸而,左宗棠好友浙江著名爱国商人胡雪岩将全部家产抵押,支持左宗棠收复新疆,解决了左宗棠的经费问题,随后左宗棠带领七万湘军抱着必死的决心,直入大西北进军新疆。

此时洋务运动已经有了初步成果,湘军有了现代化装备,左宗棠还得到了林则徐被发配新疆时写的兵要地志。有了新疆的地形全貌,面对新疆特殊的地形,他采取了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慢慢推进,待时机成熟后,速战速决。

仅用短短一年,左宗棠便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所有城市,阿古柏被迫自杀,他的儿子为了争权斗得你死我活,浩罕汗国政权土崩瓦解。

虽然新疆其他城市已经被收复,但是伊犁还在沙俄手里。之所以还没有收复,是因为伊犁地理战略位置很重要,素有“塞外江南”之美称,是南北疆汇合之地。只要伊犁在沙俄手里,就会让南北疆同时受到沙俄的威胁。

于是左宗棠抬着棺材与沙俄谈判,誓死收回伊犁,霸气宣告必要时候会使用武力解决。抬棺出征,鼓舞了士兵士气,更坚定了大家同生共死的决心。

当时的沙俄与英国、法国和土耳其都发生了战事,局势并不好,因此沙俄把主体兵力都放在了欧洲,虽然知道清政府要收复新疆,但是他们并没有当回事。沙俄觉得就算清政府要打来,也至少需要好几年的时间,一时半会伊犁不会出问题。

可没曾想到才短短一年,左宗棠已经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各地,所以沙俄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当时左宗棠放话,若是沙俄不退出伊犁,就用武力解决,到那时,就不只是收回伊犁了。

左宗棠的强大气场和不容置疑的宣告,把沙俄震慑住了,迫于无奈,沙俄归还了伊犁部分领土。1881年,中俄签订《伊犁条约》,次年清政府收复伊犁。此后100年间,无论沙俄还是后来的苏联,再也没有侵犯过新疆的伊犁河谷。

收复新疆之后,左宗棠决定将新疆首府定在迪化,即现在的乌鲁木齐,至此左宗棠因收复新疆,从三等伯转封为二等侯,当时清政府能活着被封侯的,只有曾国藩和左宗棠,即使声名显赫的李鸿章,也是死后才封侯的。

后来新中国成立后当最早一批屯垦戍边的兵团来到新疆时,需要找一处哨所,便想到利用了当年左宗棠建立的烽火台。当兵团的人登上左宗棠的烽火台后,才发现站在这处烽火台观看新疆时,新疆全貌地形地势几乎是一览无余。

1884年,法军攻陷了福建船政局,73岁的左宗棠不顾疾病缠身,临危受命仍以钦差大臣的身份,赶回福建督办军务,于1885年9月5日病逝于福州。临死前写下“臣督师南下,迄未大伸挞伐,张我国威,怀恨平生,不能明目”,满满的都是遗憾。

收复新疆一事影响深远,促进了民族团结,捍卫了中国领土主权,粉碎了沙俄通过西北控制中国的政治阴谋,可以说没有左宗棠,那么中国现在或许就是另一个样子了。

左宗棠将军是民族的英雄,他的精神值得后辈们敬仰和学习,他的事迹更应该被流传下去,让人们时刻做到居安思危!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作者:禄禄柒

1974年1月,兰州军区司令驱车,前往策克边防站视察。边防战士们端来1盆清水,请司令洗脸,司令选择婉言谢绝。到了晚饭时间,边防站用珍贵的蔬菜招待司令,司令摆手讲:“我吃自带的干粮就成。”

1953年,志愿军韩副司令奉调回国,不久后被任命为福州军区第2任司令。韩司令来到福州赴任后,立即组织海防一线部队进入战备状态,应对一切来犯之敌。面对敌人的大规模进攻以及特务渗透,韩司令率部不屈不挠的斗争,挫败敌人阴谋近百起,毙俘敌人数千人。

韩司令除了领导军事斗争,还特别关心民生,一心一意为群众造福。每到台风天气,韩司令就会亲自带领部队,去帮助老乡们收割水稻。台风来临时,韩司令又组织部队,去往各地抗险救灾,保障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福州军区的16年间,韩司令走遍了辖区的孤岛、险滩,镇守祖国的东南海疆,保卫东南沿海的和平安定。到了1973年,八大军区司令对调,韩司令被调往了兰州军区,继续担任大军区司令。

和福州军区一样,韩司令还是常常外出视察,跑遍了辖区内的高山、荒原、戈壁、沙漠,了解了边防事务的第一手资料。在兰州军区,韩司令第1次外出视察时,当地驻军负责人汇报兵要地志。

韩司令静静听着,待负责人汇报完成后,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说:“出于战略的考量,你们应该把新建的铁路、公路、工厂、村庄标记到地图上,标图要整体综合起来,让指挥员一眼就能看明白。”

1974年1月正值农历春节,韩司令乘车前往各边防站,慰问为国戍边的边防将士们。他沿着边境线走走停停,每到1处边防站,必下车去看望战士们,并送上新年礼物。当抵达策克边防站时,嘴唇干裂的边防战士们列队迎接,韩司令与战士们一一握手。

1位边防战士打来1盆清水,请韩司令洗洗脸,韩司令选择了婉言谢绝,说:“边防站缺少饮用水,我们怎么能浪费?这些水还是给战士们用吧。”战士们各个脸上皴裂,嘴唇上有血口子,令韩司令心痛不已,决定:“留在边防站住一晚,了解边防战士们的真实生活。”

按照上级的规定,为了避免危险,高级将领不准住在边防站内。韩司令特意给上级打去电话,说明了自己的想法,获得了批准。到了晚饭时间,边防站的炊事员拿出珍贵的蔬菜做饭,招待韩司令。

边防站蔬菜奇缺,战士们几天才能吃1次蔬菜,韩司令实在不愿意占用资源。于是,韩司令叫来边防连连长,叮嘱道:“我们一行是来视察的,不是来享福的,蔬菜留给战士们吃,我们吃自带的干粮就成。”

韩司令的晚饭就吃了几个硬邦邦的窝窝头,第2天告别了边防战士们,继续慰问行程。回到兰州后,针对策克边防站吃水难、吃菜难的问题,韩司令给出了详细的解决方案。不久后,1支打井队进驻策克边防站,开始寻找合适的水源地,为边防站打了几口水井。

而军区后勤部专门组织了运输车队,按量按时调拨物资,保障了边防战士们的各类生活所需。到了1976年,韩司令冒着飞沙走石的“黑风”(沙尘暴),前往哈日苏海边防站视察。抵达边防站后,韩司令与边防战士们一一握手,对战士们嘘寒问暖。

当得知战士们缺乏文娱活动时,韩司令亲自登台,打了一套少林五行拳。他的拳法虎虎生风,拳风凌厉迅猛,战士们看得入了神。韩司令表演拳法时,不小心撞到了1面土墙,差点把土墙震倒了。

战士们看到真功夫,连连鼓掌喝彩,到处都是欢声笑语声。这就是爱兵爱民的韩司令,他胸怀宽广、有胆有识,一生脚踏实地、甘于奉献,高风亮节树立不朽丰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285082/
1
上一篇广西水利厅公务员(广西水利厅直属单位)
下一篇 如何给公务员送礼(给公务员送礼物)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