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了解的各行各业潜规则。
一个地区的就业思维方式是很难改变的,比如东北最受人尊敬的职业就是公务员,其次是教师,说白了有的家长宁可找人让孩子去事业单位挣两千块钱,就是事业编,都不让孩子去企业,哪怕是国企,国企地位并不高,从介绍对象能看出来,都是公务员介绍公务员,或者男公务员介绍女孩事业编,国有企业都是靠后的,风气就是这样的。
最近的一个案例,一个苏州的公务员,被人介绍一个当地大学的职员,这个女职员不是正式的,家是东北的,男的公务员是当地的,最开始女孩还自卑,害怕男孩看不起自己,结果见面后,男孩说我们这里最没本事才当公务员。所以你说北方和南方这种思维的差异,几十年能改变么,我看不到任何改变的趋势。
下面结合我本人和身边朋友的见闻来简单说说各行各业的基本情况。
一、公务员
1、福利待遇比较好。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公务员竞争力度不如十年前,因为害怕检查,福利减少很多,不过最近这两年因为工会发文,正常节日都是有福利的,几百块到一千块的米面油,购物卡,每年生日发几百块的蛋糕卷和电影卡,这些基本福利是有的,单位食堂每天变着花样做,菜样多,有水果,有酸奶,早中晚餐都可以在食堂解决,有的象征性一个月收20元,有的一分钱不要,这个是隐性福利,因为据我所知很多北京知名私营公司是不管饭的。另一方面规范了奖金发放制度,现在主要是年终发放绩效奖金,具体金额,各地差别很大,比如南方深圳,珠海等都是十万起步,苏州各区还不一样,根据经济发展状况不同,有的甚至差了一倍多。中西部,成都,长沙等地发十万的也不少。东三省相对来说比较少,两到三万。最后总结,基本工资+车补+公积金+绩效奖金,东北大概不会超过十万,南方发达地区二三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