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在自媒体个人账号上呼吁要为公务员群体减负,过多、过长时间而且加了白加的加班严重影响到社会运行方式和节奏。我认为他的观察是有一定普遍性的,赞成他的看法和呼吁。
的确,近几年来,公务员加班风气尘嚣甚上,晚上八九点经过政府或部门办公楼,有不少灯火通明,下班几个小时候还在不同忙碌的人不在少数,逐渐成为了常态。曾经在大家眼中一杯茶、一张报纸的公务员实现了质的蜕变,成为了劳动强度最大的群体之一。
我知道,这么说很多人会质疑,就像很多人在老胡的自媒体上评论一样,认为“公务员觉得累可以不干,想干的人排着队”,其实,这是一种惯有的偏见,这对公务员群体不公。不得不说,在这个群体中也有磨洋工、浑水摸鱼甚至躺平者,但这是极少数,不能以偏概全。
大家都知道,自本世纪初实行考任制度以来,我们国家公务员选拔制度日趋严格,采取了相对公平公正的笔试、面试、考察、公示等多个环节,尽管每年考公队伍数量庞大,但招录人数有限,能进入公务员队伍也算得上是凤毛麟角,经过如此严苛程序选拔的人员,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是想干事、能干事的。

随着形式主义的变种和蔓延,很多公务员尤其是在基层一线的公职人员日渐疲倦,不得不去做很多明明可以不做且做了也几乎没有作用的事,老规矩留下的事一件不能少,新规矩要求的事逐渐做多,让公务员疲于应对,这也导致了很多正事没时间干,自然就不得不走进5+2,白+黑的泥淖。
曾经有一阵子,我们在推选典型宣传时,总是会讲到加班多少多少、多少年没回家过年、多少年没陪过父母、老人去世都没来得及去送最后一程。我觉得,这样的宣传还是少一点的好,这看似正能量的宣传并不是一种好的导向,尊重包括公务员在内的每一位劳动者是依法治国的要义。
感谢老胡为这个群体说实话,也欢迎你更多元、更细致、更深入地关注这个群体!
大专生被国家部委录取!
在当下就业环境下,别说专科学历,众多双一流研究生也不一定能考上部委事业单位,这位女大专生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笑到最后可以吹一辈子了。那年我考某国家公务员也是笔试第一名,双手插兜,分数比第二名多十几分,不知道什么是对手,最后面试也是被这样的女二本干翻了!!!

学历只是敲门砖,面试要看个人综合能力,有些技术岗位专科已经绰绰有余,不好瞧不起专科生,国家也缺技术人员,这样也给培养技术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英雄不问出处嘛!!!#把地球的故事讲给宇宙# #事业单位#
我姐的女儿文科生,挣钱不多,在一家上市公司人力资源部工作,年薪也有30多万。曾经参加公务员考试,一次上岸。工资少活多,辞职去一家上市公司应聘,一次成功。文科生怎么了?她老公高大帅气的理科男,要死要活地爱她这个文科女,奇怪不?
从准一线城市(具体不说)的大学生村官考到公务员。我只能举几个栗子,都是我还有我的好基友、好姬友们(同龄前辈都用哥、姐代替)经历的。
关于晋升:
我考村官时间早,是考到基层(具体不说,懂行的应该能猜个大概),然后给指派给哪个部门。但凡科室部门关系鹭港的,基本上就是个按资论辈的清水衙门,没有空降这种烦人的东西。而个别空降的,比如我们一个姐,虽有背景但是看破红尘,只求轻松稳定,所以大家也一团和气,或者空降过来镀个金,提拔的时候转到别的部门不占名额。

早些年村官受重视,基层都是大爷大妈学历低,现在不一样了,来自乡镇农村的大学生纷纷回乡工作了,裙带关系立马占了上风,比如现在很流行的“网格员”、自主招生乡镇大学生村官,办起事儿来我也是服了(自己笔试没过还写邮件指责出题不好),只能默默妈卖批,毕竟后台型选手都比较牛逼哄哄。
有本事没后台,自己能创造后台。尤其是基层,大领导们都流行后备干部培养、人才选育,你说他培植自己的力量也好,你说他展现自己用人唯贤也行,只要有机会,完全ojbk。有位哥就是一支笔,刚出道的时候屁关系也没有,被领导带着走,领导爬上去他也跟上去,回来继续当领导,一路飙升。
有后台没本事,不会有人帮你的。领导不要面子的啊,拿出去啥玩意儿他不嫌丢人哦,最起码你自己有本事杀过独木桥。有个从同一个地方走出来,仅几面之缘的选调生,89年正处,家里后台杠杠的,但他也是个能说、能写、能做的主儿。但是每年针对他火箭提拔的举报也是跟雪花一样。

渔翁得利的也有。当年我们一个呆萌姐去基层选举当配配,结果当地一把手二把手斗得两败俱伤,小透明姐就选上了(副)。
其实吧,我个人的想法:脑子灵活,有事业心,或者说想挣钱的,别考公务员。公务员适合我们这种看破红尘的人。你想成绩突出,那你肯定不适合当公务员,会憋屈死。当官?领导好当么?全年无休、随叫随到,哪天说不加班简直感天动地,动个小手术第二天还爬到单位开会签字。算了,我还想请年假呢,小透明比较适合我。
关于职位类别选择:
你要是有应试能力,是个心理素质强大的学霸,选个你喜欢的吧,反正结局都一样。你要是成绩一般般,面试瞎紧张,但你就是冲着编制去的,那你选个竞争不太大的吧,反正结局都一样。
一线、准一线地区以及一切不缺钱同工同酬地区的研究生、博士生,推荐事业编,运气好的一个姐,考上了一个刚成立没多久的事业编单位,仿佛开挂一样,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评职称啦。

至于地区,我的原则就是离家近,选择职位都是这原则,恨不得出门左转两百米就到家门口。找工作三大原则:钱多事少离家近。钱多,不可能了。事少,也不可能了。离家近,是唯一欣慰的事儿了
有没有通过人社局招聘进医院的医学生?人社局招聘的时候,笔试都是考啥科目?专业课考啥?有没有英语和政治?有没有实操?面试的时候都问些什么东西?
我闺女今年是临床医学本科应届毕业生,考的研还没有出成绩,不过据她说是不甚理想,一开始不想进县医院,还想二战。今天有事情我去县医院,碰见了医务科的一个人,主动去请教,他说今年三四月份县医院还要招聘,说今年有可能是本科生进县医院的最后一年,明年就有可能是研究生了。
我火急火燎给闺女沟通,能不能有机会先应聘,人社局招聘,有编制的,也不错。闺女也同意了,说准备准备,就是不知道考啥!

我们县医院本科生进去基本工资四千多,加上各种绩效奖金也比公务员好的。家里没有背景,能进县医院也比较满意了。
有没有人给指导一下都考啥?
小伙子说的挺明白了,一个学生为了论文不为赚钱。说小伙没有做大,还鸡蛋里挑骨头,太搞笑了//@叶子Chenglin:说句心里话,我们的环境不太能养住专业人才,因为专业人才真的不善于表达。如果老板眼力肤浅,真才实学人一般是发现不了的。有多少大学生在求职和考公务员时,花钱参加培训,准备花束,只是为了个八个小时的面试,也是一种悲哀,强大的中国真的要把真才实学的人才吸收重要岗位,企业,公司,他们会发挥出巨大的贡献,有的早早就被他们的表达能力拒之门外,挺惋惜!
小鹏纪实日记海归硕士上台求职,遭老板严重针对质疑,当场暴走直接停止录制
1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