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还会有钉子户?2007年,四川一男子再次考上清华,他4度参加高考,先后考上复旦、北大、清华,却都因这一恶习被劝退......[跪了]
男子名叫张非,是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人,其父亲是名人民教师。所以张非从小在父亲的熏陶下,也饱读诗书。
张非在老师眼里无疑是聪明的,但也是调皮的,而且他的父亲还和这些老师是同事,所以非常让老师头疼。
凭借灵活聪明的脑子,张非一路从重点小学升到了重点初中,再从重点初中升至重点高中。可他顽劣的性子不改,几经把老师得气死,父亲知道后,狠狠给了他一巴掌,这下,可把他打清醒了。
他才意识到现在已经高三了,马上就是人生分叉路口了,我这些天到底干了什么啊!于是他开始奋发图强,告诉父亲自己要考清华北大,父亲也没当回事,觉得哪怕上个普通一本二本自己也满足了。

随着高考临近,高考出结果,张非凭借619的高分,考上了复旦大学,这成绩放眼学校来说,也是非常厉害了,可这不是张非想要的结果。
于是,他对父亲说,自己不想去复旦读大学,想考清华北大,所以这次自己就不去读大学了,再复读一年,势必要考上清华北大。
父亲看儿子如此坚决,也不多说什么了,只求他自己努力,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
2004年,张非选择南充十一中复读,二次备战高考。当他重新步入学校,大家都笑话他傻,考上了复旦还不去读,还要来忍受一年的地狱生活,可张非充耳不闻,依然安心做自己的事。
第二次高考出结果了,张非还没第一次考得高,这次考了609,父亲闭口不言了,随便他怎么折腾,张非想,去不了清华,那就去北大吧!于是,张非在九月踏上了北大之旅。

狠狠克制后就是狠狠的放纵,也许是高中的生活太过苦闷,也许是小县城不够繁华,张非一来到北京,就已经乱花渐欲迷人眼了。不仅开销大,还天天沉迷于吃喝玩乐,学业不顾,天天和狐朋狗友进出网吧,通宵打游戏。
就这样日复一日的网吧生活,张非大学的课不去上,考试也不参加,结果就是期末所有的课都挂了。没办法,北大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出现,以张非恶习不改为由将他劝退了。
等他回到家,父亲都要被他气死了,问张非到底想干嘛,复读一年考上北大就是为了被劝退吗?
张非不说话,这也不是他想要的结果。父亲看儿子也不好受,就提议要不去爬爬山放松放松吧!
等父子俩到了山顶,张非看着远处的山树,才顿悟,自己于这世间而言太过渺小,生如浮游,终葬于天地之间。大彻大悟后,张非从此改名张空谷,六根清净,不再沉迷杂事。

他向父亲提出要三战,上清华,父亲都麻木了,随他折腾吧!
这下,张非真的全力以赴了,2007年,他第三次踏入高考。这次成绩下来,他考了677分,分数已经很不错了,但是还没达到清华的分数线。幸好,清华今年在四川招生的分数线降了,张非终于如愿考上了清华。
这次大学生活,张非虽然没有沉迷网络,却陷入了感情问题,等他决定考研,却连清华的初试分数线都没过,他选择二战,考中山大学哲学系,但也以失败告终。
看见儿子这样,父亲也不好受,就说要不回老家考公务员吧,别折腾了,离家也近一点。
张非同意了父亲的提议,这下安安心心在家备考老家岳池县的事业编,这一下就考上了。
有人说,清华北大的料子怎么回小县城发展啊,多没前途啊,可惜可惜!
可是,谁又规定只有大城市才能发展呢!而且公务员也是铁饭碗,福利待遇好,也稳定,在小县城消费也低,这样安稳的生活不也挺好吗?
而且张非高考大学那几年起起伏伏,人生大起大落他都体验过了,应该也喜欢这样安稳安定一点的生活吧!
其实,不一定每个人都要成长为牡丹或是玫瑰,路边的小花小雏菊不也挺好吗?每个人有每个人自己的生活,不要以自己的标准去评判别人,别人所经历的你不知道。
所以记住一句话,“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人这一生,短短数十载,不如意事十有八九,那就希望大家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事事如意,天天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