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秋季,部队处理一批解放牌汽车,大多数车辆都以3000元的价格卖掉。
当时我正在解放军9880化工厂担任运输科长,厂子里也有一台老解放汽车,2500元的价格卖出。
1986年入伍的山东单县战友魏志明,交了500元钱,办完退伍手续,无声无息就把车开回老家。
厂长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你怎么管的车?车都开跑了,你还不知道。”
厂长命令我和张副厂长,当天就去山东单县把车追回来。
我和张副厂长,于当晚乘坐63次列车,第二天早上到达兖州火车站,然后换乘长途车,再租乘三轮车,一路颠簸,下午3点多钟才到达魏志明的村庄。
出发前,我与张副厂长商量,首先把车辆欠款要回来,钱要不回来,就把车开回来。
走进战友魏志明的家门,看到的一切,超出我的想象,三间土坯茅草房子,屋顶的麦秸薄厚不均,屋檐凸凹不齐,两个窗户只剩下窗户框架,两扇房门有一扇剩了半截,房间里没有一件完整的家具。

我也在农村长大,认为我的家乡与发达地区农村相比,落后很多,没想到山东单县还有这么贫穷的地方。
与魏志明的家人聊天,知道他兄弟姐妹一共6人,他与大妹妹是同一个父亲,他的父亲去世后,母亲与他叔叔又组建了家庭,又生下了4个弟弟妹妹。
看到眼前的状况,我与张副厂长商量,魏志明家里马上拿出2000块钱,绝对是不可能,车辆出故障也彻底的趴窝了。
我原打算见到魏志明狠狠地批评他一顿,在部队受教育多年,怎么能干出这样荒唐幼稚的事情。
怜悯之心战胜了恼怒之心,所有的气愤都转化为同情,可怜和安慰。
张副厂长是1968年入伍的老兵,曾担任过团里的政治处副主任,处理过部队许多干部战士家中发生的事情,他比较有工作经验,提出我们两个每人给魏志明家里留下50元钱,表达部队战友的关爱。
回到部队后,我和张副厂长如实的向组织汇报了魏志明家里的困难情况,建议尽量把剩余的车款给他免点。

半个月后,魏志明回到了部队,想留在厂里继续做临时工,组织没有批准。
如果魏志明不草率决定退伍,也许能转为志愿兵;如果他不擅自把部队的汽车开回老家,也许他退伍后可以继续留在部队工作,可惜,世上没有那么多如果,也没有那么多也许……
【文明家庭 | 郑广祥家庭:携手迈向美好生活】来自兖州区鼓楼街道塔前社区的郑广祥有一个相敬相爱的家庭。夫妻敬业爱岗、事业有成,女儿热情文明、追求进步,儿子认真学习、刻苦上进,老人安享幸福晚年生活,得到了周围人们的赞美。
郑广祥服役期间,远离家乡,无法顾及家庭。退伍后,他的工作平时任务多,照顾家庭的精力也相对较少,妻子潘桂英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孩子的责任。对于孝敬老人、养育孩子,她与丈夫一起商量,互相配合,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妻。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他的女儿和儿子都培养出了独立自强的性格,生活上独立自主,思想上力求上进。有一年,家里老人生病,郑广祥因工作脱不开身,不能全天候陪伴在医院,妻子和女儿便轮流照顾老人,儿子负责送饭,在一家人的悉心照顾下,老人逐渐康复。

这是一个温馨平凡的家庭,家庭成员各司其职,共同努力,一起向美好生活迈进。(记者 万德龙)
#济宁头条#【济宁都市一体化公交问题,邹城回应】
如题,去年济宁一体化,其中包括邹城
今年政府报告以及2023实事提到都市区公交
对于相关公交问题请问:
1.邹城纳入一体化,随后是否和兖州以及济宁市区一样公交早晚公交免费
2.提到票价和一卡通问题,请问如何落实?
请从两方面回复一下,谢谢
已受理邹城市政府
您好,关于您关注的问题,处理部门:邹城市政府 [2023-02-01 14:52:28]回复如下:
尊敬的网友,您好!感谢您的信任和支持。您的问政由市交通运输局受理回复:我市先后实施60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凭残疾人证、济宁市域内退役军人凭拥军卡免费乘坐市域内所有公交车惠民政策,2020年1月又实现了全市所有公交线路“1元公交”全覆盖,大大降低了群众出行成本,提升了出行品质,目前我市暂没有早晚公交免费计划。全市所有公交线路票价全部1元。关于一卡通问题,下一步我市将积极与其他县市区对接,方便群众乘车出行。感谢您的问政,顺祝生活愉快。

日照发往郑州的最后一趟绿皮车,是1999年服役厦门局的列车2149次,19:23从日照发车途径莒南、临沂、费县、平邑、泗水、曲阜、兖州、济宁、巨野、菏泽、东明县、长恒、新乡13个车站,历时10小时16分,第二天05:39到达终点车站郑州站。绿皮车退役后改成了红皮后来又刷绿 不过这趟2字头普快却已经永远挂了。换车时很多车迷赶来送行。
疫情又起,封闭在家数日有余,我抬头看悠悠白云天上飘,湛蓝的不像兖州模样,琐碎之事纷纷扰扰,已没有兴趣回忆过去,只想过好的当下,学业是否顺畅,工作是否顺心,家人是否安康,悲欢喜苦,百味人生。按部就班,兴师动众,匆匆忙忙,赋予这止水的生活些许涟漪。
我爸的四叔,我喊他四爷爷,他走了。疫情之下,还没来得及看一眼,就走了。歌舞升平, 杯觥交错,灯红柳绿,终是去了那方净土。我爷爷兄弟四人,老二和老三当兵退伍后在市区,先后都走了,我爷爷和老四留在了农村,老四如今也走了。印象中他威武,庄严,不苟言笑,门口停一辆军绿色吉普车,早上上学时候光头司机铁桶提了水弯腰擦,十里八乡的都知道有这么个人,是有头有脸的大人物。记事时候吃过晚饭爸爸常带我去他家玩,一屋子人喜笑颜开,他几乎不讲话,怀抱着胳膊看着众人偶尔笑一声。那时候我还是个小孩子,农忙时节,他喊住我回屋拿了一件衣裳,我换上羞赧的跑回家给我妈看,清冷的冬季深夜,陪我至爸妈回家。初热的夏夜,询问刚回家的我工资几何。在见时候已是老态龙钟,我突然意识到人不是慢慢老的,是突然老的。也曾年轻,也曾成熟,也曾顶起一片天,而后突然发现我自己已成了一片天,浑浑噩噩,我不知道他是否喜欢热闹,想来是适合的,走的时候这么匆匆,孙子辈几乎不在,乍闻落泪。安息!!

#济宁头条#【机场公交票价问题 济宁回应】
j开头的机场公交现在是多少钱,看着变成3.4元了,刷卡有优惠嘛?建议把机场公交改为1.2条线路,现在的客流实在太低,几乎是没人坐,都是空跑。
已受理交运集团
您好,关于您关注的问题,处理部门:交运集团 [2021-11-08 17:23:22]回复如下:
尊敬的问政人,您好!按照市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门规划和要求,机场公交专线已纳入济宁城际公交运营体系,票价3—4元其中,机场至汽车南站、北站、兖州站票价3元,机场至曲阜、邹城票价4元。刷城际公交卡即可乘车,普通卡九折优惠,60岁以上老人、现役军人、退役军人、残疾人、伤残军人等免费乘车。
城际公交服务热线2161155,欢迎您来电咨询。
李必蕃,湖南嘉禾县城关镇人,字子琪。自幼进学堂,勤学苦练,喜爱书法。十五岁进入长沙军校,在武昌军事学校就读.1911年,他被保定陆军军校工程系一年级录取。毕业后,他被派往湖南各地实习,沅江朱泽黄旅长对他很有好感,他在朱旅当了两年的团副,后来又调到戴斗垣部队担任参谋长。

1926年夏天,李必蕃受同乡同学李云杰(唐生智第8集团军第3师16团团长)的邀请,到该部担任营长,随后参加了湘鄂两省的战役。八月底,李云杰的部队接到命令,与第四师联合进攻汀泗桥。后在蕲水、广济和孙传芳的部队作战,李云杰成功晋升为第八军团第9旅旅长。李必蕃被提拔为团团长。一九二七年五月,李必蕃率领部队在仙桃镇和川杨森、夏斗寅等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为武汉国民政府的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之后,他跟随唐生智东征蒋,到达安徽。十月十九日,南京桂系政权以李宗仁为总司令,宣告对唐的讨伐。唐生智战败,十一月十一日,他发了一封电报,逃往日本。一九二八年二月,桂系并入八八军团,李云杰的部队被编成陈嘉佑的十四师。北伐后,国民党以“财政整军”的名义,将各有实力的部队编入部队,陈嘉佑第十四军和第二十三军合并为23军。在这期间,由于国民党内部的斗争,李必蕃曾经退伍。在李云杰的劝说下,他还是留了下来。

一九二九年秋天,李必蕃在中原战役中为蒋介石效力。一九三○年春天,晋升为第23师第17旅旅长,并将部队迁往陇海。一九三一年六月,他随部到江西,参与“围剿”。同年,23师等编为27师,李云杰为军长兼23师,李必蕃为23师副团长。1934年秋天,他又从赣到湘,前后夹击红军。李云杰于一九三五年十二月病死。1936年一月,接替23师师长的李必蕃,率领部队到河南休整。西安事变后,他被派往陕西。
一九三七年七月,中国爆发了全面的抗日战争。李必蕃率二十三团一万多人从潼关出发,向山东进发,奉命坚守山东德州。九月初,日本矶谷廉介的第10师团和中岛今朝吾第十六师团的主力在河北沧县附近对中国的驻军发动了猛烈的进攻。津浦路北部因津浦和平汉两路交通不便,改为第六战区。第二十三师,隶属于第6战区,在河北沧州战役中,在津浦路上阻挡日本军队,歼灭了敌人2000余人。后又在津浦、平汉、陇海三条战线上,阻挡日本人对中原的窥视。由于第23师团的出色表现,程潜在此特别奖励了一笔丰厚的奖金。李必蕃和士兵商量,把这些钱都捐给《大公报》,作为抗日宣传的经费。

日军在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底,日军从津浦两路向南发起了进攻,并向徐州发起了进攻,徐州会战正式打响。日本矶谷第10师团先后占领了厦门,泰安,兖州,济宁,邹县。一九八八年一月,山东日军从三个方向向南进犯,其右军从济宁向商丘、柳河进发,欲截断陇海路。二月,李必蕃调任鲁西南第20集团军第32军,在郓城、菏泽等地建立防御工事。他率领第六十八旅镇守郓城,六十七旅镇守菏泽,师团驻扎在皇姑庙与菏泽、郓城之间,全军驻守黄河一百二十里。
五月九日,日军第十六师团一千多人从济宁向西移动,直逼金乡、鱼台、郓城等县,黄河南岸的边境线已岌岌可危。李必蕃指挥的部队奋起反抗,与敌军激战了两天两夜。由于驻郓城的第68旅旅长李岳霖惧怕敌人,只有刘冠雄一个人带队,致使郓城于11日被日本人攻陷。李必蕃立即下令第68师,欲以死收复郓城。他将第六十七旅和第六十八旅分成了两个旅,分别驻扎在菏泽,等待支援。13天清晨,日本军队以强悍的火力,对菏泽发动了猛烈的进攻。日军第14师于濮县渡过黄河,攻克菏泽西北东关,欲一举冲破菏泽的防御。李必蕃在菏泽以北七里的大丁庄布防。大丁庄经过一天的苦战,李率部败退至菏泽。

李必蕃于14日率领部队在菏泽城外与日本人短兵相接,双方死伤惨重,最终被日本军队攻破。此时李必蕃仅剩一队人马,却还在拼命。师长黄启东自杀身亡。李必蕃和他的一名副手在浓烟中杀出一条血路,于黄昏时赶到菏泽西南十余里处的曲兴集。李必蕃伤势越来越重,心中悲愤,决定用自己的生命来鼓舞将士们奋勇杀敌,在纸上写下了二十一个大字:“误国之罪,虽死不辱,但我的子民,尽力而为,斩尽强盗。”李必蕃的最后一句话。46岁的时候,他自杀了。
李必蕃殉国后,国内的报刊纷纷报导。《大公报》在一九八八年五月十八日,头版报道:「李故师长必蕃,固守菏泽,多次苦战,歼灭不少敌人。敌人攻城之时,李团长率领人马,英勇无畏,英勇无畏,身经百战,都是三湘之人。”国民政府先后在河南、开封、湖北、武汉、岳阳、长沙、嘉禾等地举行了盛大的追悼仪式,并被追授为中将。郭沫若,吴玉章,罗炳辉,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的代表出席了武汉的纪念活动。中共中央驻武汉机关《新华日报》赠送一面金色的牌匾,上书“民族之光”,以示中国共产党、八路军向李必蕃师长献身的崇高敬意。
1986年,李必蕃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了抗日烈士称号。
2009年九月,湖南国家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将李必蕃的名字铭刻在那里,作为纪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