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复旦毕业生,在县城买房结婚了。
三年前,复旦毕业的小李,从企业辞职,考入一县城当公务员。
考入公务员后不久,他就在当地买房了。
今年,小李结婚了,对象是当地的体制内人员。
原以为,小李在小县城呆不久,很快会跳到其它地方去。
没想到,就找了当地的结婚了。
看来,小李是安心在当地工作了。
从企业到公务员,果然,宇宙的尽头是编制。
而且是一县城公务员,也比在企业香。
当然,这个县城经济和地理位置还不错。
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体制内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悟,毕竟现在能够进入体制内的都是通过公务员考试或者事业单位考试才能进来的,我们身边就有一个北京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这位高材生智商相当高,工作能力强,领导布置的工作任务基本一个小时就能完成,干完工作之后就在办公室喝茶看书,平时既不去领导的办公室汇报自己的工作,而且逢年过节也不给领导送礼。
眼看着身边的同事一个个的被提拔,自己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已经七八年了还是小科员,这位北大毕业的高材生有点坐不住了,也慢慢的学会了去领导办公室汇报工作,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因为在县区这样的衙门正科基本上是一个人的天花板,很多时候能力是其次的,关系才是决定一个人提拔的主要因素。这位高材生虽然一直勤勤恳恳的工作,然而却没有受到领导的重视。
这位高材生以为自己一辈子都是科员的命运无法改变之后便开始偷偷摸摸的学习公务员方面的书籍,然而公务员考试和大学真的没有那么大的关系,考了两次这位高材生虽然进去了面试,在面试环节遭遇了滑铁卢,后来这位高材生结婚生子,区委书记也换了一茬又一茬,新来的区委书记特别重视人才引进工作,他曾经在区委常委会上说北大清华复旦毕业的都提拔不了,以后还有什么好学校毕业的来我区工作。随后这位高材生被提拔为副局长,二年之后被提拔为局长,当然县区局长就是正科。随着这位高材生被提拔起来,他的心态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工作更有干劲了,待人接物也变得和蔼可亲了。
有时候体制内个人能力再强,没有一个好的平台也发挥不出来。毕竟基层单位僧多粥少,科级干部职数相对有限,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是一级科员,四级主任科员都是很多人一辈子难以触摸的天花板,正科职数更是凤毛麟角,没有很深的背景和伯乐,根本轮不到你。也许这就是当今基层政府的现状,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像叶子一样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