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员也是公务员,他能和科级,处级干部比吗,我搞编制的能不知道公务员,和事业编,参公编制,//@单词运动王老师:首先搞清公务员定义,不是所有政府工作人员都是公务员。//@幽默微风Ul:你咋知道所有的公务员都不在家吃饭?公务员他也分三六九等啊,//@单词运动王老师:公务员几乎不在家吃饭的,老师衣食住行全靠哪点可怜的工资。
娓娓道来谈教育事业单位喜迎车补,每月随工资发放,幸福来得太突然
#月入一万是什么水平#在二、三线城市,月收入一万元生活比较富裕。机关公务员退休的正处级干部 、事业单位正高技术职务人员才能月收入一万元。机关在职的科级干部、事业单位高级技术职务人员月收入一万元。效益好的企业,管理层干部、高级技术职务人员月收入过万元。
不可能吧,要不你就是假公务员,正式的县处级公务员退休工资都在8000以上。
大学教师职业应该算门槛最高职业。你看到的每个人,几乎都是博士。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大学上班很令人羡慕,也充满神秘感。很多外面工作人员,甚至有的厅级处级领导,转进大学当老师。本地也有公职人员常咨询如何才到大学工作,他们有的是科级处级公务员,有的是事业单位双肩挑人员。我的建议是要理性。门槛高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大学教师很自由但不是轻松职业,教学科研社会服务,都需要真本事,都是现场赛马,而且是在博士群里比优,不卷才怪。评职称晋级别搞项目发文章,每一项都是高难度,废脑操心,压力重重,这就是自由背后的砝码,典型的结果导向。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对于外面人员而言,如果不是博士学位,或在事业单位,之前就有高级以上职称打底,有自己安身立命的专业,无论是科级处级甚至副厅干部调大学当老师,一定会不适应的,而且处境艰难。大学很大,不似小单位,有谁照顾你的情绪,生个病还有谁来组团看你。大家都自由散落各处,有事才在课堂上出现,彼此间交流很少。论文又只认一作,老师间不能也无法合作。评副高职称,博士之间竞争就非常激烈了,难度很大。你突然从外面调入的行政人员,以前以管理和人际关系为主,现在以学生和书为主,拿什么教学,拿什么竞争?那些专业期刊,每发一篇文章,难度都不是一般大。有些非业务型机关干部,出于好奇的心态,因为偶然机会,被一些学校引进,实际上对学校和自身都不利,是双重损失。他们不了解大学的复杂与繁琐,纯粹被好奇心和大学单纯美好的表象迷惑。作为高校而言,对这些人如果给不了特殊政策,应谨慎纳入,因为他们绝大多数的能力并不达标,不能适应以后的工作。对学校而言,是人才不适岗,对他本人而言是一种成本高昂的试错。他们丢掉乌纱帽选择进高校,主要是不了解高校,以为高校轻松自由无压力,青青活力有荣誉感,所以面对这种难得机会,会不顾一切,不考虑职业后果。待到几期考核后,他们大都会后悔,这是被表象迷惑的错觉,也有的是受很多大龄领导退休前进高校的误导。#罗教授职场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