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1958年9月,毛主席到安庆视察,因陈独秀是安庆人,毛主席突然问安庆当地领导:“陈独秀这个名字怎么来的?陈家后人还有谁?”
这年9月,毛主席乘军舰从汉口顺江而下,中途路过安庆,不过他只在甲板上看了很久整个安庆古城,却并未下舰入城。他在军舰上接见了安庆地委书记傅大章。
出乎意料的,毛主席并未过多的问安庆当地的情况,而是对陈独秀的情况颇有兴趣。毛主席突然问傅大章:“陈独秀这个名字到底怎么来的?我听说安庆有座独秀山,那究竟是陈独秀因独秀山而得名,还是独秀山因陈独秀而得名呢?”
傅大章连忙答道:“陈独秀这个名字因独秀山而得名!”独秀山的山名很早就有了他是知道,不过他并不是很了解独秀山与陈独秀的渊源。
实际上,陈独秀原名叫陈庆同,他一生用过30多个名字,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陈独秀。陈独秀曾专门解释过名字的由来。
1919年,陈独秀在日本东京发表了两篇文章,署名陈独秀。有人就嘲讽他:“你这名字也太不客气了,好像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是‘秀’的。”
陈独秀连忙解释:“我的家乡安庆有座独秀山,我家就在这座山下,因此我取笔名独秀。”当然,这个名字或多或少都有胸怀大志的寓意。
毛主席听了傅大章的话,沉思片刻后又问道:“那陈家还有后人吗?”
傅大章答道:“还有个儿子叫陈松年,在他们镇上的砖窑厂做窑工,家里生活比较困难。”
毛主席听后说道:“家庭困难,政府应该管一管,陈独秀为革命是做过贡献的。”
后来,傅大章按照主席的指示,每个月给予陈松年30块钱的生活补助。又追认他的两个哥哥陈延年、陈乔年为革命烈士,并颁发了烈士证书。上世纪八十年代,陈松年又先后在安庆文史馆和安徽省文史馆工作。
毛主席曾多次讲过,陈独秀对他的影响“也许超过其他任何人”。 而陈独秀对革命做出不小贡献,应该善待他的后人。[/cp]
1958年9月,毛主席到安庆视察,因陈独秀是安庆人,毛主席突然问安庆当地领导:“陈独秀这个名字怎么来的?陈家后人还有谁?”
这年9月,毛主席乘军舰从汉口顺江而下,中途路过安庆,不过他只在甲板上看了很久整个安庆古城,却并未下舰入城。他在军舰上接见了安庆地委书记傅大章。
出乎意料的,毛主席并未过多的问安庆当地的情况,而是对陈独秀的情况颇有兴趣。毛主席突然问傅大章:“陈独秀这个名字到底怎么来的?我听说安庆有座独秀山,那究竟是陈独秀因独秀山而得名,还是独秀山因陈独秀而得名呢?”
傅大章连忙答道:“陈独秀这个名字因独秀山而得名!”独秀山的山名很早就有了他是知道,不过他并不是很了解独秀山与陈独秀的渊源。
实际上,陈独秀原名叫陈庆同,他一生用过30多个名字,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陈独秀。陈独秀曾专门解释过名字的由来。
1919年,陈独秀在日本东京发表了两篇文章,署名陈独秀。有人就嘲讽他:“你这名字也太不客气了,好像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是‘秀’的。”
陈独秀连忙解释:“我的家乡安庆有座独秀山,我家就在这座山下,因此我取笔名独秀。”当然,这个名字或多或少都有胸怀大志的寓意。
毛主席听了傅大章的话,沉思片刻后又问道:“那陈家还有后人吗?”
傅大章答道:“还有个儿子叫陈松年,在他们镇上的砖窑厂做窑工,家里生活比较困难。”
毛主席听后说道:“家庭困难,政府应该管一管,陈独秀为革命是做过贡献的。”
后来,傅大章按照主席的指示,每个月给予陈松年30块钱的生活补助。又追认他的两个哥哥陈延年、陈乔年为革命烈士,并颁发了烈士证书。上世纪八十年代,陈松年又先后在安庆文史馆和安徽省文史馆工作。
毛主席曾多次讲过,陈独秀对他的影响“也许超过其他任何人”。 而陈独秀对革命做出不小贡献,应该善待他的后人。
#记录# 5月14日下午,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著名历史学家、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先生考察安庆历史文化,先后参观了世太史第、迎江寺、谯楼、安庆一中校史馆、劝业场等地,并与安庆文史人进行交流,耐心回答各类问题。葛剑雄先生表达了对出生在安庆的现当代中国历史名人陈独秀、赵朴初的敬意,同时,其言谈举止散发的包容、通脱、汇通中西的海派学风,又给皖江文化吹入了一股清风。
#安庆头条# 1958年的今天,毛主席乘军舰从武汉市来到安庆市,上午直接到安庆市西门对面江南的杨家套江面畅游万里长江,当时由安庆体校5个游泳运动员保护主席的安全。下午1点15分到安庆一中视察。
#安庆头条# 1953年2月20日,南下视察的毛泽东主席乘坐“洛阳”舰抵达安庆。21日上午,毛泽东在安庆地委书记傅大章和市委书记赵瑾山的陪同下到江岸散步。毛泽东兴致勃勃地指认菜园里蔬菜的名称,关切地询问群众生活情况,又久久地注视着振风塔,并详细地询问塔的历史、结构。下午,毛泽东乘坐军舰前往南京。途中,向傅大章、赵瑾山问及土改后开展互助合作的情况时,毛泽东指示安庆在实践中创造经验。毛泽东非常关注水利建设,在了解到安庆上下400公里江岸崩塌严重的情况时,十分关切地嘱咐 “要像治理黄河一样,设法把长江控制住。”毛泽东这次视察安庆,要求党政领导做人民的公仆,走群众路线,搞调查研究,全心全意地造福人民。
皖江文化群探讨太平天国安庆保卫战湘军外壕旧址。咸丰十至十一年,湘军围城,掘内壕、外壕,宽二丈深二丈,内壕防城内太平军,外壕防援军袭击,曾国荃屯兵内壕、外壕之间。四十多年前,安庆文史学者李帆群先生曾考察遗址,发现曾国荃所掘三道长壕,第一道在五里墩,横过乱石堆,直达石门湖边“立新生产队”,;第二道在高花亭,从石化厂办公大楼北边穿过,直达凤凰山南麓师姑墩;第三道在二里半,靠近热电厂东北山丘。第三道壕沟已确认是太平军战壕遗址,第二道壕沟确认为湘军内壕,李帆群先生也认为此条壕沟“其作用主要还是阻挡安庆城内守军的出击”。惟第一道(外壕)位置一直未能确认,李帆群先生认为此壕沟横过乱石堆,但从地图上看(图八),乱石堆与高花亭、黄土墈基本在一条线上,应该还是一条壕沟,今日花亭大沟是其保存的一部分。新发现的谷桥大沟西起集贤工业园,向东汇入石塘湖,比较符合外壕地理位置,内外壕之间也有足够宽阔的区域,保证曾国荃在此屯兵数万。
上午与陈东兄一行陪同张宏杰博士考察曾国藩遗迹,任家坡督帅行署、清节堂皖江幕府、二郎巷湖南会馆,聊着李鸿章与曾国藩斗智建淮军,周缦云、张文虎、李善兰、王家璧哈巴巷孝丐行。在敦悦堂,静静地注视雨中的庭院,陈东说以前寻拍老安庆,我们在此合影过,瞬息时光和心灵统统被照亮。
毛主席:应照顾陈独秀的家庭
一九五三年二月二十日毛泽东主席在洛阳号军舰上与安庆地委书记傅大章亲切地交谈着。谈了安庆的工作,还谈了陈独秀及其家庭的情况。
主席问,陈独秀是安庆人吧,傅答,是的。当主席问到陈的家庭情况时,傅说,陈独秀有个儿子叫陈松年,现在安庆窑厂工作,当技师,家庭人口多,收入低,生活有些困难,据说把北京的一所房子卖了。
针对这一情况和人们对陈独秀的看法,主席关切的说,何必卖房子呢?陈独秀家庭生活有困难,地方上可以补助一些嘛!陈独秀这个人是有过功劳的,早期对传播马列主义和创建中国共产党是有贡献的,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我在北大的时候,他的影响也许比任何人都大,我是他与李大钊等一代的学生。
主席接着说,后期他犯了错误,类似俄国的普列汉诺夫。陈独秀1937年出狱后,中央派人做他工作,争取他参加抗日统一战线工作,希望他发表个声明,承认错误,回到党内来,但他拒绝了。因此对他这个人物要历史地具体分析,对于他的家庭,地方上还是应当给予照顾的。
主席回忆道,陈独秀两个儿子,陈延年,陈乔年还是党的早期革命家和活动家,在狱中斗争英勇英勇顽强,被蒋介石杀害,是革命的烈士,对于陈独秀这个家庭,还是要以革命烈士家庭对待嘛!
毛主席视察安庆之后,当地的统战部对陈松年给予了生活补助,直到他病故。
1958年,毛主席视察安庆,问身边人:“陈独秀的后人现在在做什么?”下属的回答让人震惊。
1937年8月26日,蒋介石迫于压力,提前8年释放了陈独秀。
穷困潦倒的陈独秀,携小29岁的娇妻前往武汉避难,各路人物接二连三登门拜访。
蒋介石派亲信以十万大洋为经费,五个国民参政会委员的名额为条件,拉拢他组建一个拥蒋反共的新党。
陈独秀怒吼道:“蒋介石杀了我两个儿子和无数同志,我和他不共戴天!”
从1932年10月被捕入狱,到1937年8月释放,陈独秀在监狱足足呆了5年的时间。
此时出狱的他早褪去了革命领军人物的光环,居无定所,是一个几乎没有生活来源的58岁糟老头。
生活非常艰难,年轻的妻子不离不弃,一直陪伴左右。就算如此落魄,他依然保持了自己的骨气和底线,不为三斗米折腰!
他意识到武汉不是久居之地,又辗转来到四川江津隐居。
1938年,三子陈松年带着妻子和1岁的大女儿长纬还有祖母来到武汉和父亲汇合,母亲和孩子的到来让晚年的陈独秀感受到了亲人的温情,但也让原本困苦的陈独秀雪上加霜。
一家六口勉强挤在一所小房子里举步维艰度日,虽然清贫倒也其乐融融。
陈松年一直怀念一生中唯一和父亲朝夕相处的那段日子。
陈松年一出生父母离异,17岁时两个哥哥相继被害,一生经历了太多苦难。
3岁时,因为父亲陈独秀身份暴露,陈松年兄弟几个,在祖父的灵堂前被袁世凯派来的特务追捕。
兄弟几个趁乱从后院翻墙逃走,慌乱中逃出来的哥哥们才发现年幼的小弟不见踪影,一时心急火燎。
因为陈松年太小,被扶上墙后摔到了邻居家的澡盆中。好在陈家平日里为人亲切,好心的邻居欺骗特务,在给自己的孩子洗澡,才使陈松年躲过一劫。
陈松年一直跟着母亲生活,大学没毕业又被迫辍学,不过他十分勤奋,自学了不少知识。
17岁那年,大哥陈延年在上海被害,母亲哭得晕厥。松年和姐姐玉莹去处理大哥的后事。
国民党当局不但不让他们收尸,连看都不让看一眼。姐弟俩只好在哥哥就义的地方点了香,烧了纸,痛哭了一场。
陈延年是陈家的骄傲,他自幼聪明好学,5岁入私塾,1917年考入复旦大学攻读法科,后去法国留学,后加入共产党,被组织作为重点人才培养去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
后来成为叶挺独立团的骨干力量,领导了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抓捕后,敌人为了得到情报,将他折磨得体无完肤,陈延年宁死不屈,国民党无奈只好痛下杀手。
他死得很是凄惨,当刽子手喝令他跪下时,他不卑不亢回复:“革命者光明磊落,只有站着死,绝不跪下!”几个执行的刽子手用暴力强行将他按倒,挥刀就砍。
满身是血的陈延年却一跃而起,行凶的士兵吓得差点摔倒。最后恼羞成怒的刽子手围着他以乱刀残忍地将他杀害,现场惨不忍睹!
毛主席曾感概:“陈延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大哥去世第二年,二哥陈乔年也英勇就义。兄弟俩一块去的上海,先后考入复旦大学。
陈乔年和李大钊,赵世炎一起领导了北京多次重大斗争,还为党的组织建设呕心沥血。对于父亲的右倾主义错误也提出正面否决,并坚定赞成共产主义理念。
当他不幸被抓时,敌人还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他就化名王某和敌人机智周旋。党组织多方营救,周之楚甚至愿意以自己的牺牲来保全陈乔年。
后来,陈乔年被敌人识破,暴露身份。他转告党组织:“不必再为救他费钱费心!”
陈乔年被枪杀时才26岁,松年和玉莹姐弟俩再次去上海处理后事,国民党依然不让给二哥收尸。
姐姐玉莹看到,倒在血泊中的乔年,受到了严重刺激,精神失常,一病不起,不久随二哥而去,姐姐死时才28岁。
陈松年目睹了亲人们的相继去世,悲痛不已。解放后又因父亲的身份遭遇了不少磨难。
为了生活,他和妻子去窑场搬砖挑土,修铁路,打零工。
1958年,毛主席视察安庆时,了解到陈松年的困难,叮嘱当地政府每个月给他30元的补贴,安排他成为窑场正式工。
虽然陈松年生活困难,但他始终把教育孩子放在第一位。几个孩子成年后,都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材。
长子陈长琦,成为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学院院长,教授,他的眼界和性格酷似爷爷陈独秀。
长女陈长纬,钢铁设计院工程师。
次女陈长雨,是一家军工厂的高级工程师。
幼女赶上文化大革命,没有上大学,下放农村,经过自学成为安庆市文物管理局副局长。
陈独秀作为我党的创始人,不仅自己为革命鞠躬尽瘁,还搭上了两个宝贝儿子的性命,女儿也间接死去,真是非常悲惨。但还好陈松年这一脉保住了。
陈松年虽然没有干革命,但他倾尽全力,将自己的儿女们培养成优秀的人才,给陈家争了光。
总之,陈独秀一脉,满门忠烈!陈独秀和他的后人们,都是铮铮铁骨,志向高远,德才兼备之辈。#人物#
作者:上善若水
编辑:小星
雨天,江畔大南门,坡上坡下。江天寒意少,细雨湿流光。从任家坡晚清湘淮人物,到坡下民国南水关革命人物,洋务开端,淮军创建,安庆独立,新文化滥觞,一幅近代史波澜画卷。图七:晚清大南门吴语圈,核心成员有徐寿、华蘅芳、李善兰、张文虎、周学濬等人;图八:南水关孙中山视察安庆旧址,1912年10月23日下午3时,孙中山乘“联鲸”号兵舰抵达安庆江岸,在镇海门西侧接官厅一带与柏文蔚都督及省垣各界见面,发表演说,晚8时许离开;图九:孙中山《在安徽都督府欢迎会的演说》,赞扬柏文蔚焚烟,“贵省禁烟办法,实可为各省模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