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的外甥,一个24岁初入社会的小青年,在毕业之后两次受到就业的挫折和打击,他还能走出这个心理阴影吗?
外甥毕业于江南某餐饮职业技术学院,红案白案,中餐西餐,虽不精通,但都学了一点。
毕业后先去了苏州一家品牌咖啡厅,交五险,工资6000元,正干的风生水起时,恰恰遇到了疫情,小区封闭,交通核酸,生意兴隆好景不再,店方决定,员工工资下降1000元,按说,即便这样,刨去租房、吃饭,每月也能存个3000块钱,谁知此时,小姨子却做出了一个错误决定:让他辞职回家。
他的家远在新疆阿克苏,很快辞职后的外甥在妈妈的支持下,打算盘下了一家门面。
要知道,无论这个外甥还是他妈,都全无一点饭店经营的经验,在店主不断的所谓高利润诱惑下,谈定每月一万块钱的租金,谁知道,才盘下来不到一月,疫情再次爆发,那里的管控比内地还厉害,根本就没有经营的可能。
6个月的时间,啥也做不成,啥也不让做,白搭进了60000元,无事可做的小伙子只能天天蹲在家里玩手机……
今年的元月,看看实在不能再宅在家里了,小姨子才决定让儿子再次到内地碰碰运气。
这次还算不错,下火车的第二天,外甥就在网上签了一家品牌咖啡店的就业协议,算起来,距离姥姥家,最多也就两公里,店家承诺,工资每月5000,缴纳五险,每周一天假期。条件是,要先去上海实习三月。
这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啊,这样,第三天,外甥高高兴兴就去了上海。
有了毕业后苏州打工的经验,这一次,外甥做活十分卖力,每天14个小时的工作量,他任劳任怨。即便在春节期间前三天里,他都没休息过,大年初四才回家,但,还没捂热板凳,店长的电话又来了,说店里缺人,让他快快回上海,这样,他才回到家里不到两天,又急忙坐高铁赶回了上海。
谁知道,在还有一月,就将正式上班的外甥,却遇到了人生中一件大事情:那天,总部人事部一个经理,来店里检查工作,忙于工作的外甥,没抬头打招呼,就被这位人事经理要求辞退。
毫无经验的外甥,不懂得通融,不懂得搁置,一气之下竟然去人事部办理了辞职手续……
后来才了解到,这家总部在上海的咖啡店,在本地的这家店根本就没条件再开了,他们只能采取这种方式,目的就是裁人……
短短两年时间,外甥收到了接二连三的就业打击,作为一个年轻人,要么沉沦下去,要么再次振作,让我不明白的是,店家为何要用激将法逼迫年轻人辞职?他应该怎么办?各位有什么高见?请在留言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