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本质是国家遴选人才,挑选智商高的人接受更深入的教育,以便今后能从事比较复杂的脑力劳动,推动社会的进步,所以高考是不能废除的,如果说有弊端,则可以通过不断的改革来完善。
文旅部公布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文化和旅游部12日在湖北武汉召开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会上公布了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遴选的51个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既然是选调,高校改革,是否可以让其他高校的学生也能报名。机关选调生是否需要取消“名校”的门槛,让所有高校毕业生都有机会报考。
【22个省份公务员省考同时开考 山西招录人数减少 竞争更激烈】
4月20日,全国22个省份公务员省考同时开考,合计招录近8万人,而山西此次也加入联考,共招录公务员3292人。
记者从省公务员主管部门获悉,本次考试共计有121个考点,4600多个考场,13.8万余名考生参加。业内人士分析,行测整体难度和往年差别不大。
22省份公务员考试扎堆进行
今年3月以来,各地的公务员省考招录密集启动。包括山西在内的22个省份,将公务员招录的笔试时间定在4月20日,在考生中,也被称为“公务员联考”。
由于参加联考的各省份,招录工作都是单独组织,联考也并非同卷。相关人士分析,以往各省份的考试时间不同,考生会报多个省份的考试,最后造成岗位无法正常完成招录的现象,多省份选择同日笔试,有助于避免考生利用考试时间差奔波各省份频繁应考的弊端。同时今年和选调生考试同在一天,所以,这也是今年山西省整体竞争比下降的主要原因。
山西招录规模下降
本次招考,山西计划招录3292人,比去年减少1654人。据不完全统计,此次山西省考,报名人数150000人,招录人数3292人,竞争比约为46:1。招录规模下降一半多,主要原因在于机构改革,编制缩减。“比如,伴随国、地税合并,曾经作为公务员招录大户的税务系统,在各地的招录人数出现下降。”业内人士介绍。
业内人士介绍,去年10月份以来,山西机构改革后,许多单位因为业务调整导致内设机构和公务员编制发生变化,也有单位公务员编制减少。反映到今年省考上来,许多往年招录大户消失或者减少招录人数。例如以前的地税局,随着机构改革,国税地税合并,税务系统的公务员招录由原来的国考省考一起招录,变为现在的只在国考招录,要知道,以前的地税系统招录人数往往占据省考总招录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税务系统退出省考招录必定会加剧今年公务员报考的激烈局面。
另外一大变化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山西参照中央机关公务员招考和多数省份的做法,从今年开始全省公务员招录不再面向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员遴选工作拟在公务员招录笔试结束以后部署。这就意味着在考场上再也不用和已经上岸的“大神”们竞争了,客观上缓解了一点上岸难度。
根据公告,笔试成绩及最低合格分数线可于6月中旬前登录山西人事考试网查询。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行测难度属于正常水平
公务员考试已经结束了,行测两个小时的时间,对于很多考生来说,准确把握时间分配很关键。
业内人士分析,今年数量关系与去年题量保持一致,10道题可以减轻大家的时间压力,为其他科目匀出更多的做题时间,这对于数量关系短板的考生是一种利好。今年的数量关系正如往年一样重点依然放在基础运算、经济、工程、行程、几何问题、排列组合和概率上。这几大类型题目中前三类是拿分点。难度上属于正常水平,几何问题偏多,且难度较高,比较棘手,难以下手。其他类型题目难度适宜。
今年资料分析依然是三篇15道题的题量,与去年保持一致。资料是相对较为耗时的一个科目,3篇资料可以缓解大家的时间压力。主要考查的还是简单计算与比较、基期计算与比较、增长率计算与比较、增量计算与比较、现基期比值相关。整体难易居中,第三篇在数据检索方面稍有难度。(记者杨晶 实习生刘文涛)
来源 山西晚报
【葛道凯代表: 统筹推进应用型本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代表委员面对面#“在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迈入普及化的新时期,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今年,针对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提出“统筹推进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和一流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的建议。
当前,在我国1270所本科高校中,有700余所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占比超过55%。葛道凯指出,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目前高等教育体系制度设计和财政支持体系中处于薄弱的中间地带,相较目标明确和措施精准的“双一流”计划和“双高”计划,长期以来,很多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核心内涵,均需有针对性强的政策引导和专项计划支持。
“为构建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应拿出与打造‘双一流’计划、‘双高’计划同样的决心和手笔,打造一批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葛道凯表示,应进一步总结探索经验,加快推进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
对此,葛道凯建议,首先,要实施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计划,整体设计出台一揽子专项计划,配套国家财政专项引导资金,统筹推进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和一流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其次,要构建分类评价制度体系,围绕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等,以立德树人为评价基准,以培养应用能力为评价导向,研究制订应用型本科高校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构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分类评价制度体系。同时,从国家层面加大对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配套政策的支持力度,如创新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聘用及交流发展机制,充实师资队伍,推动校企联合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科研项目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等。
今年,葛道凯带来了一份“统筹推进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和一流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的总体方案(建议稿)”,其中提出了实施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一流特色应用型学科建设、产教融合型特色学院建设、产教融合型一流专业建设、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建设、产教融合型重点基地建设、分类评价制度改革、本科类产业教授遴选等8项计划。(记者 缪志聪 高毅哲)
在总结前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为鼓励更多高校从操作层面探索新做法、陕西省今年首批遴选支持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等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三项改革”综合改革试点。西安理工大学探索高校科技成果股权管理新模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探索“研究院+公司”成果转化培育一校模式,陕西科技大学培育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和团队试点改革。鼓励综合试点高校快转多转,孵化一批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