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把医生的工资按普通公务员工资标注发看看,能节约一大笔钱,全国免费医疗
为什么国家电网在校园招聘时不说具体工资?
为什么国家电网在校园招聘时不说具体工资?国企薪资到底如何?
个人认为,其实这个问题不必纠结,不仅是国家电网,大多数国企招聘,在公告中都没有明确的标注工资的,公务员考试就更是了,可能办理了入职之后,还不清楚自己的具体工资。
要是非要说原因的话,个人觉得有以下几个角度吧:
第一,不缺人想来,你不来有人来;
大家都知道国家电网的福利还是不错的,这样的“铁饭碗”,怎么会缺人报名呢?所以不用明说,人家有资本。
第二,不能方便明说;
一般来说,国家电网的福利是比较好的,隐形福利相对较多。既然是隐形福利,自然不方便多说。所以说福利太好,工资较高,不便说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可能是反向的,工资和福利不是很好,一说出来,对比之下,反而不如不说。
第三,难说清楚;
国家电网招聘的不同岗位,不同工作内容,不同工作地点,所在城市,都是影响因素。并且有时候,可能会有实习情况,定岗定编才会有准确的薪资,所以不能很明确地说清楚的。
第四,对于求职者来说,说了意义也不是很大;
国家电网的工资相对学历、工作年限等都有挂钩可能,不同于私企,能够和HR谈薪资,争取涨幅。国家电网的话,一般岗位招聘没有什么谈的空间,说不说也没有很大意义。#教育听我说##国家电网##有话职说#
新式军人荣誉资历章的诞生,真正意义上填补了士兵没有资历章的历史,让我们士兵实现了资历章的愿望。而且新式资历章不仅仅代表服役年限和职别,同时最重要的是涵盖了军人所取得的荣誉,对军人来说佩戴资历章一眼也能看出他所取得的功勋,更加彰显出军人的政治地位!
网友评论:
1、公务员也可以戴勋略章,工作几年,学历奖励,工资高低,政党标注,几套房产等等一目了然!
2、塔利斑穿拖鞋、披粗布把美军赶出阿富汗。军队讲的是能吃苦能打仗是中心,别整没用的,红红绿绿一大堆,让人看清须半天。
3、不搞花架子。这是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一心只为打胜仗!
4、好好学习吧。右侧略章我一眼能看懂3个:左上角的那个是“两次三等功”,右上角的是“六次嘉奖”,右下角的两个表示“15年军龄”[大笑]。学习中[大笑][大笑]。
5、依然不能干扰我们退伍后,开滴滴、干代驾、送外卖、取快递……的热情~
6、军装上的佩挂太复杂,等级太多,也太明显了。有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有负作用。还是多在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上下功夫好。
7、不是不好,但是感觉这几年花活干的挺多,实际解决提升待遇的基本没有!
8、军装要的是威严、正气、实用、突出军人的刚性。而不是时装更不是调色板,总跟外军学什么,咋没把性别也表上呢?花里胡哨!#我要上头条# #军事#
他是个海关公务员,有一天,他兴奋地告诉妻子:“我们有钱了!”妻子忙问多少钱?
“4000多万!”妻子惊讶地张大嘴巴,这才知道,原来老公竟是大名鼎鼎的“当年明月”。“没想到我老公还有这本事”!后来媒体采访,妻子还骄傲地这么说。
他就是《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本名石悦!
这是我认认真真看的第一套历史类书籍,之前总以为这类书有点过于死板,这套书完全改变了我的看法……
看完之后总体的感觉是荡气回肠,真实的历史远比故事更加精彩,我随便说几段:
于谦保卫北京城之战,在守城布局下达命令那一段,看得是热泪盈眶,我们现在很难经历金戈铁马的战争,古代将领的气节和风范让人肃然起敬。
蓝玉沙漠寻找北元大军,茫茫沙海如何寻找,看的很是焦急,最后居然找到北元,不可说不是一个奇迹,但奇迹的发生是对信念的坚定。不得不反思我们遇到没有希望、目标的时候,我们是如何行动。
还有第一部有那么一段,讲的是“名将是怎样炼成的”,这一段看了至少十遍以上,非常喜欢:
很多人都羡慕名将的风采,也很想体会一下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的感觉,所以军事论坛里往往人满为患,很多军事迷都恨自己没有出生在金戈铁马的年代。
但实际情况是,历史上的名将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的都是类似三国志游戏里面的小兵,上阵不久就被杀死。而且名将绝不是那么容易炼成的。
在成为名将的道路上,我们要经历六个坎坷,让我们以六个年级来标明他们。当然,有些天才同学不需要经过这六个年级,生下来就会打仗,也是有的,不过极少,我们可以忽略。
好了,名将学校开学了,第一个年级要学习的是军事理论。所有想成为名将的人,必须要学习一些经典的理论知识,包括孙子兵法、吴子兵法等等,只有在积累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后,你才能跨入下一个年级,但这个年纪有一个很特殊的规定,因为有些同学家里穷,买不起书本,所以他们只能在实战中去学习这些理论。他们之中的优秀代表就是李云龙同学。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实在没有说错的,这些在实战中学习理论的同学将可以跳过第二个程序,直接进入第三个程序。
我们还是和大多数同学一起,来看看第二个年级要学习些什么,第二个年级学习的内容是实战。这是极为重要的,那些理论中学习的优秀者如果不能过这一关,他们就将被授予一个光荣的称号——纸上谈兵,这个称号的第一个获得者是赵括同学,授予者是二年级的年级主任赵奢。
我们来解释一下为什么实战如此重要,这是因为虽然军事理论都是高年级的学长们经验总结,但由于他们写这些东西的时候,情况和现状是不完全一样的,在实战中,如果照搬是要吃大亏的。赵括同学就是没有学好,才不能毕业的 。
作为一个学员,想成为名将,一般都是从小兵干起,当然除了高干子弟外,比如赵括同学,由于年级主任赵奢是他父亲,所以他一开始就是大将,这是不妥当的。
大多数学员会在这一关被淘汰,他们会改行,一生当一个军事票友,这对他们来说并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去年,《明朝那些事儿》推出全新设计,书名采用著名设计师仓耳字体,融合古今神韵,耳目一新的装帧,磅礴水墨设计,大气开阔,科学排版,全新堪校,修正改进近百处,就是为了给新老读者最佳的阅读体验!
这套书原价336元,新春特价只需178元,整整7本非常划算!无论你看过还是没看过,都也可以买一套,赠送亲友,或者收藏,都是高品位的你,不错的选择!
一起随着作者去品味历史,感受中国曾经的波澜壮阔吧,那么话说回来,你最喜欢明朝哪位皇帝呢?
#分享你的今日感悟#
湖北荆门一00后张某某,自愿入伍,因为难以适应军营生活,不久就多次提出终止服役申请,虽经多方劝导教育,仍然拒绝继续履行兵役义务。地方武装部最后做出多项处罚,其中包括:
~~~
一次性罚款34584元,不得录用为公务员;
二年内,不得为其办理经商办企业手续;
二年内,不得为其办理升(复)学手续;
户籍备注“拒服兵役”永久字样
……
对此,我是很有感慨,因为我从小就生活在军营里,对于军营的感情很复杂,所以对于张某某的做法,感觉也比较复杂:
~~~
首先,在有国家范畴的时候,国家利益肯定高于一切,军队是保护国家和政权的武器,所以军队的战斗力必须得到保障,严格管理和训练,甚至无情和残酷,我认为在某些时候都是必须的。只有这样锻炼出的战士,才能在战场上无所畏惧,才能勇于牺牲,因此和地方学校,和企业不同,军人的天职是服从,而不是一味的民主和协商。
~~~
因此,只要选择进入了军队,就应该遵守这些原则。很多时候,被这样锻炼出的战士,在生活中也会是非常坚毅和不怕困难的,而这些,也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品质。所以,在军队里锻炼,其实是很多人,尤其是男孩子一个很好的成长途径。
~~~
同时,我国对军人以及军属有着很多优待,以保障军人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地为国效力:
~~~
服兵役是计入工龄的;就如上军校,比上地方院校,等于多了几年工龄,这点其实是很实惠的;
~~
退役后的安置工作,地方上往往也会优先考虑,在报考公务员,参与招工、经商和开办企业等等方面,都会有所照顾;
~~
现在的兵役期间,是有津贴的,其实就是收入,退役后应当还有收入…..。
~~
所以,军人生活虽然有艰苦,但也有很多回报:社会的尊重、实际的利益、个性的磨炼…..。
~~~
~~~
说了很多的好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军队就是很严格的管理方式,有些人真的会适应不了。
~~~
很多年前,我在参加高考的时候,父亲因为是军人,所以希望我也能报考军校,但我因为从小生活在军营,感觉自己受不了军队的束缚,所以最终也没有填报任何一所军队院校……。
~~~
五年后,我妹妹参加高考,父母再次劝说她“军队保障好,对于女孩比较稳定”。老妹听劝了,最后考上了“国防科技大学”—中国最好的军校。但是她对军营生活十分不适应,不仅学习成绩跟不上,而且情绪很不稳定,最后还留级一年,虽然没有走向张某某这样极端,但是父母为此后悔很多年,觉得当初不应该劝说她上军校…..。
~~~
我有一个高中同学,高考失利,后来“曲线救国”,因为他父亲也是军人,所以让他先参军,在军队里报考军校,机会更大。他曾经和我说过自己的经历,虽然父亲是高干,但是作为新兵的他一样被欺负,因为那时候,老兵“教训”新兵是传统(参见《士兵突击》),那种日子很不好受……。
~~~
所以我能理解,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军营生活的,它适合性格坚忍、意志顽强、自我约束力强的人,而对某些追求自我,不愿受任何束缚的人来说,军队真的可能是炼狱。
~~~
回到张某某,他是自愿入伍,属于志愿兵,理论上不存在义务兵的被迫入伍。所以即便是他父母帮助他做的选择,但一经选择,就该为此负责。那么入伍之后拒绝履行兵役,那就是非常恶劣的行为,如果是战争时期,那叫逃兵,是可以立即枪毙的。
~~~
如果人人和他一样,受不了苦就要退出,那么我们的军队何谈战斗力?军队不是企业,可以随便应聘和辞职。所以对于给予张某某的所有处罚,我觉得都不为过。
~~~
不知道他是否因为入伍得到了一笔钱,我想有零有整的罚款,应该是收回他因为入伍得到的奖励,这个绝对没问题。
~~
不能考公务员,我觉得算比较重的惩罚,但是公务员本来也不是那么好考的,军队也是国家机器,公务员理论上也是,那么从军队逃跑,公务员队伍肯定也不会要他。
~~
二年不能经商,不能升(复)学,就是让他为此付出的一个短期的代价,两年时间说长也不长,反正看他的做法,我认为他的家庭理论上不会是赤贫的,所以他只不过多了两年休闲时光,不知道会不会去反思一下?
~~~
户籍上永远标注“拒服兵役”,感觉这个有点像古代的“黥刑”,但是只是在户籍上,应该也不太影响生活的其它方面,我觉得作为杀一儆百,没问题。
~~~
总之,我认为在和平时期,可以不选择参军,但是如果国家需要,那义务征召,就不是我们能逃避的。但是如果自愿选择了入伍,无论初衷是美好的理想,还是希望能因为服役得到很多实惠,那作为逃兵,所有惩罚也只有受着了。
~~~
同时,也希望借此能告诉年轻人,军队不是投机的场所,是真的需要付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