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存者偏差在各个行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律师行业可能更好突出,百分之十的律师赚取了百分之九十的收入。随着司考转向法考,过去两天12.5小时的笔试改为客观题2场主观题1场的机试,仅从题量和体力消耗来说,考试难度的确有所下降。但是从题目难易程度而言,难度其实是明显提升了的,比如主观题里面的观点展示,好在现在考试市场化后,培训机构的研究和套路也越来越多,加之客观成绩两年有效、毕业生就业压力空前、大四学生可以报考等因素影响,感觉身边有证的人多了起来。不过其中很多人有证但暂时没有下海做律师,因为目前的法律服务市场已然进入了存量博弈阶段,客户资源相对有限、竞争赛道过于集中、服务体验不佳,导致很多年轻律师没有案源或者只能被动接受成为授薪律师,很难走到前台更遑论积累资源提升专业度了。这是一个竞争十分充分的市场,也是一个地区收入差异极大的市场,还是一个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的围城市场。年轻律师起步不易,但请好好坚守底线初心,不要被金钱蒙蔽了双眼祸乱了心智,如果感觉吃不消,不妨暂时停下来,思考清楚再出发。
今天刷到关于请法律资格考试的话题。作为全省相关主管部门想说几句。
1.法考难度。从近4年数据来说,通过率真的很高很高了,是以前的一倍多。今年还不清楚,不过以后会慢慢缩小比例,回到以前正常水平。现在的通过率是史上最高,没有之一,所以想考的抓住机会。
2.题比以前难。这也正常,毕竟法律资格考试这么多年(最早叫律考,后来叫司考,现在叫法考,所以用法律资格考试最准确),我想说难于不难,关系不大,反正过级率在那。现在过级率就是高。我们每年都要统计,这些数据不对外公开。
3.律师现在是否过量。从我们省来说,还是比较饱和的,说不上烂大街,也不是很紧缺。对于想要干律的朋友,实话说,竞争力很大的。
4.法制化进程不是一蹴而就。我们国家律师总数在60万左右,相比人口数据确实不大。但我们也要看到,法治化意识是不断增强的,现在我们很多人处理问题,还是传统方式。不要觉得律师太缺了。
总之,我认为,一个事物或者一个行业,发现需要过程,不能一口吃个胖娃娃。理性看待一个行业,而且坚持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自己要深入了解。不要人云亦云也不要妄自菲薄。
#要不要放弃21万年薪去做律师# 做律师如果单纯觉得可以很快高薪,那还是不要乱入了。律师更多需要的是坚持,自律和些许的孤独。而且随着这几年司考难度的下降,律师行业的准入门槛大幅度下降,现在更是狼多肉少,律师行业有风险,慎入,如果未做好心里准备,最终只能落魄草草收场。律师是一个值得为之付出一辈子的事业,但却不是短期内牟利的工具。
#法考# 法考改革后的考试难度一定是增加了,比司考年代的试题明显加大。国家要实现依法治国,就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法律人才。法考通过率的问题也是大家争论不休的问题,无论如何,以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过法考,成为法律人,成为我国建设法治社会的一员。这也是国家的需要。相比于14亿人口来说,这么几十万律师数量算啥?几十万律师数量,有的人就说要烂大街了?[捂脸][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