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吃财政饭的铁饭碗达到8000万,一边是公务员招录人数大幅增加,你相信吗?
首先是吃财政饭的人员达到8000万,很多人初看这个数据觉得很吓人也不合理,但仔细分析后就会发现其实很正常,政府工作退休人员和教师退休人员占了不少份额,真正政府工作的公务员和参公事业单位人员其实只有几百万而已。
其次,正因为真正政府工作的公务员和参公事业单位人员其实只有几百万,与我国总人口相比比例仅为1:200左右。随着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政府管理的精度和范围越来越高、越来越宽,公务员人员特别是基层公务员配额不足的现象也很普遍。很多人以为公务员工作很清闲,双休日、节假日都能正常休息。其实了解后你就会发现,现在的公务员特别是基层公务员一样跟普通人一样加班很普遍,甚至996。人手不够,就得加大人员补充和招聘工作。
因此,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公务员的工作。
“实际上事业编占了大部分,公务员的数量并不多,只有1500人,正科级实职有220人,其中包括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人大主席;各大局书记、局长;正科级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公务员不算太多,1500公务员,正科200人,余下的几乎是付科、正股、付股,几乎全部都是官。官手下的办事员不算公务员,每个官手下平均有三、四个办事员。这样算下来正付办公吃财政饭有七、八千人,再加上教师医生民警,应该有1.5万人。你这个月有30万人,除去小孩,老人, 工作人口最多15万人。15万-1.5万=13.5万人是劳动人员。13.5/1.5=9,即9个劳动力养一个财政供养人员。
不能以偏盖全,近年来国考省考进入公务员队伍女生人数大于男生人数你怎么看?
【美国到底有多少公务员?中国到底有多少公务员?】最近几天,关于中美两国公务员数量的对比又成热点了。
胡锡进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中说,中国有700多万公务员,而很多朋友找来数据,说美国有两千多万个公务员,这么一比,中国的公务员可是比美国少多了,要是按照人均计算的话,那就更少了。
可是还有的朋友就觉得,这个数字对比,貌似和我们日常直观看到的情况不一样啊?毕竟,美国的市政府、州政府什么的都很小,他们那么多公务员都在哪“为人民服务”呢?首先,网上的确是有很多数字显示,美国的公务员总数是2400万。
但是,这里统计的其实并不是我们认为的那种“体制内”的公务员,虽然很多美国自己的中文网站也叫“公务员”,但英文的准确翻译应该是“政府雇员”,也就是说,只要是政府给发工资的,都算上了。
而美国的政府雇员大部分的招聘和离职都是很随意的,他们没有中国那种严格的编制,有人今天在政府工作,明天可能就离开了,后天政府部门如果再招聘雇员了,他还可以再回来。
其次,我们要看看这2400万的政府雇员都是干什么的。
根据美国国务院的数据显示,2017年的时候,美国政府雇员为2232万人。其中,联邦政府雇员282万,州政府雇员509万,地方政府雇员1441万。在这2232万雇员中:联邦邮局员工61.8万,联邦医院员工34.2万,州立学校教职员工241.2万,州立医院员工37.1万,地方公立学校教职员工795.6万,地方公立医院员工67.1万,地方公用事业员工24.5万,地方公用交通部门员工28.5万。
也就是说:美国统计的“公务员”数字,包括了“邮局、公立医院、学校、公用事业以及交通部门”的人数,
而上述这些“公务员”的总和数字大约为1296万人,占到整个政府雇员人数的58%。
美国“公务员”总数2232万,是2017年的数字,到2022年这个数字是2400万,细分的比例应该是差不多的。
很显然,如果按照胡锡进说的那个700万的标准来看,肯定是并没有包括邮局、公立医院、学校、公用事业以及交通部门的工作人员。
可能有人要问了,既然是标准不一样,那么如果按照美国的标准来计算,中国的公务员是多少呢?
如果按照美国的“政府雇员”的标准来计算,只要是政府的财政给开支的都算上,那中国的数字就肯定不是700万了。
根据公开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公务员数量是710万,也就是老胡说的那个有编制的公务员数字。
但是,如果算上参公、党群、工会妇联等的数字就是1300万,事业编制3100万,一共就是4400万了。
毕竟,连中国足球协会都算是体制内的单位。
如果再算上城管、辅警、环卫工人这类的其他吃财政饭的人,总数合计是5100万。根据民政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村民委员会数量为55.42万个,村民小组760多万个。城市社区11.6万个。社区平均按8个、村委会按平均5人,村民小组1人计算,那么这些也吃财政饭的最基层组织的雇员数量就达到了约1130万人。
事实上,除了上述这些在职人员之外,中国还有一批需要政府财政给发钱的离退休的人员,如果把他们也算上,这个数字将突破8000万。
中国的公务员数量700万左右,事业单位人员3100万,和总人口14亿比起来,确实不算多。 把教师、医生、科研机构人员、退休人员都算进来的话,财政供养人员8000万而已[抠鼻]#2023国考#
#公务员超长加班合理吗# 头条热榜观点:公务员超长加班是极不合理的。目前,中国有700多万公务员,以及数量更为庞大的参公管理部门等,他们的履职尽责,保障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超长加班“6+1”“白+黑”,通讯设备24小时待机,这不能过成常态。老胡说的直白,当上级领导不下班,下属都陪着加班,这是典型的“人治”。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执行国家规定的工时制度,享受休假,法定工作日之外加班的,应当给予相应的补休,不能补休的按国家规定给予补助。基层公务员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上级动动嘴,下属抓破头皮跑断腿。补休轮不上,补助也得掂量,“违规发放津补贴”这条纪律让领导担不了责,停发津补贴和退回已发津补贴的事各地多有发生。
考公竞争激烈,上岸实属不易,超长加班主力当属年轻公务员。他们是生力军,头脑灵活,精力充沛,他们把大量的周末和八小时之外的时间,都奉献给了单位。论资排辈级别低,按职取酬待遇低,为了个人发展和仕途进步,选择默默忍受。20年读书和30年房贷的现实,很多公务员过得委屈和压抑,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时候,公务员的能力和素质迎来检视和大考。我国公务员队伍强大的执行力彰显了社会制度的优越,在缺乏引导和纠偏的意识形态里,民众给了公务员一种错误的“人设”:金饭碗,特权,灰色收入,“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考公”“怎不见公务员辞职去考教师编”“嫌累你可以辞去公职”。另一方面,公务员在岗为公执业为民,思想、素质、文化水平要求颇高,可也不能无限拔高公务员的形象“高标”,只讲奉献不论回报,只做公仆服务员,不顾父母妻儿,不食人间烟火。996+A+B+办公室灯光常明,不是理所当然,每一个普通公务员也是人民群众中平凡的一员,都享有追求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权利。
你真的适合考公务员吗?
目前考公的确是比较稳妥的选择,每年的考公人数都在增加。今年公务员整体扩招16%,公考大军人潮涌动,这其中有多少人是盲从?或者是迫于形势的无奈之选?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这份职业,如何做选择?
在做选择之前,需要认清自己的个人特点与这份职业的匹配度。需要想清楚:自己究竟适不适合做公务员?
首先要了解公务员的职业特点:
1.门槛低。与科研、专业技术类的工作不同,公务员技术门槛较低。大部分行政岗位,还有三不限的岗位,只要有基本的工作和社交能力就可以入门。几乎任何一个本科甚至专科学历的毕业生都可以胜任。所以公务员招录也是面向全国的所有大学毕业生。其实现在的门槛已经不低了,对于专业、学历要求越来越高,难度也越来越大,但这不是因为岗位工作内容本身要求有多高,而是供过于求,是买方市场,是竞争加剧的结果。
2.稳定。公务员应该是最稳定的职业了,只要你愿意,干到退休无悬念,这不用多说。
高稳定性同时也意味着低上限,大多数情况下缺乏挑战性,也可以视为“平庸”,这也是很多同学根本看不上考公的主要原因。这里的平庸没有贬义。绝大多数的人不都是在平凡的工作中,平庸的度过一生吗?这没什么不妥。
基于上面两个特点,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公务员是包容性较强的职业,不论你的性格特点、家庭背景、教育经历,你都可以考公,它适合绝大多数人。
当然,这只是普通意义上的“适合”,具体到每个个体,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首先,客观上,公务员不是赚钱的职业。工资水平基本上处于当地中等或偏上水平。想升官发财请绕行。如果家境贫寒,迫切地想搞钱以改变所处阶层,公务员不适合你。相反,如果家庭富裕,没有太多现实问题的困扰,也没有过高的自我压力,那么公务员非常适合你。
你可能会说,公务员怎么可能只靠工资?这话放在以前还在理,搁在当下就有点扯了。公务员的工资已经很透明了,随着反腐廉政的深化,灰色收入还有多少空间?
你可能还会说,如果当上领导就如何如何···。先不说领导不是你想当就能当的,即便当了领导,到不了核心部门,你的需求也难以满足。即使到了核心部门、核心位置,也不是你可以随意妄为的。说到底,如果抱着这种想法,公务员百分之百不适合你。
其次,任职的岗位,所处区域,工作职责,以及对应的薪资待遇这些客观存在的差异,不是你一个人可以想象和决定的。同是成功上岸走上公务员岗位若干年之后,基于各自的家庭、学校、专业、现状,面对超乎想象的落差,个体的心态、主观感受会大相径庭。庆幸、满足、郁闷、后悔、躺平、逃离等各种情况都可能出现。公务员辞职率有所上升的现象已经很说明问题了。考公的时候盲目,辞职的时候可能同样盲目。
想考公的同学应该避免盲目跟风,不要凭个案想当然。在全面详细了解公务员的职业特点之后,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再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不难做出一个明智的选择。
强烈建议:取消每年的“国考”。公务员人数每年都在增加,就是增加纳税人负担。
中国现在每十个人要养活一个公家人,每年“国考”又使一大批人进入编制内,真的需要那么多人吗?我表示怀疑。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应该真正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上,进基层进企业,自己养活自己,充分发挥一己之长,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应该有所担当,有责任感。
公务员旱涝保收,福利待遇好,工作环境更是比工3厂企业好很多,更重要的是有权。这种思想脱离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年轻一代大学生如果贪图工作安逸,就会丧失进取心。
我们的国家还谈什么希望?
公务员就那么清闲吗?公务员待遇那么好吗?公务员没有直接创造经济价值?答案是未必。
以乡镇公务员为例,图中是一个工作10年的乡镇办公室主任2022年的一组工作数据。
首先谈到待遇方面。十年的工龄一个月领到手的工资四千多,真的不算多,上有老下有小,也需要生活。待遇不高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报考公务员?我认为是每个人的追求不同,理想不同,抱负不同。也是努力学习得到回报的结果。
其次是谈公务员的主要工作方面。以图一的数据主要是一年中所处理的公文数量,一年365天,除去周末96天,除去法定节假日(不含周末)11天,一年的工作时间258天。图一该主任处理的公文多达2661个,平均每天处理10.31份公文,一天八小时的工作时间,更本不可能一个小时能完成1.3个公文的处理,只能靠加班来完成。这些还不包括会议,下乡走访调研,领导临时安排的工作等等。
最后谈谈关于公务员能否创造经济效益的问题,公务员日常处理工作主要也是公文,跟大家科普公文的经济价值。“公文直接作用于社会管理、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诸方面建设,公文实质上是为社会服务,为解决社会问题而存在的,归根结底,公文由于社会的需要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又受到社会实践的检验,从而不断地调整、进步”。
总之,公务员也属于社会职业的一部分,只是分工不同,都是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不应该被误解,不要以偏概全,不要被西方敌对势力意识形态偏见带节奏,每种职业都值得尊重。在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复杂严峻形势的挑战,中国人都更加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携手并进,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
#公务员超长加班合理吗#头条热榜 公务员加班的问题引发热议,其实这是个没有什么合理不合理的问题,作为一个做了近30年的退休公务员来说,对这个问题多少还是知道一些的。
公务员加班的问题主要有几方面的因素。首先是公务员数量的问题,实行公务员制度以后,公务员队伍的人员编制被基本固定下来,不能随便进人,严格控制在编人员的数量,这样有时就出现人少活多干不过来的问题,需要加班。
二是定员、定岗、定编是固定的,而工作和工作量是不能确定的,机构还是那个机构,人员还是那些人员,工作任务会有时增加,会出现躲不开绕不过的一些新的任务,工作质量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自然会加大工作量,有时要加班加点。
三是增加一些职务范围以外的工作量,这个问题在区县一级很明显,遇到区县范围内的一些急难险重的工作,经常会从公务员队伍内抽调一批人参与这方面的工作,如环境整顿、社会治理、某些比较重要的工作等,就会有一批公务员“下沉”到基层,从事具体的基层工作。
比如疫情期间,很多公务员就下沉到乡镇、农村、街道和医疗单位,帮助做好防疫工作。留在单位的人自然会加大工作量,而派出去的人回到单位,以前需要自己干的工作也需要补上,外出帮忙不能成为本职工作没有完成的借口。
四是人员方面的各种问题,有的公务员的身体不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有的甚至不能保证正常上班;有的是家庭生活方面的困难和问题,都需要照顾,工作量多是不饱和的;有的是工作能力和态度问题,这就会使其他同事增加工作量。
经常会遇到一些在职的公务员和我抱怨工作常加班加点的问题,我只能是给他们一点安抚,告诉他们努力坚持,尽全力做好工作,减少抱怨,提振精神,不能自暴自弃。因为抱怨只会增加自己的烦恼,你既然没有本事从公务员队伍中跳出去,只能好好干,再说了有几个单位不加班呢?
公务员作为国家公职人员,各方面的要求是很高的,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需要有较高的觉悟和担当,更需要有敬业和奉献精神。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还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关心爱护公务员也是各单位和各级领导班子的分内之事,在条件还不具备的当下,公务员加班费的问题先不要多想了,把夙夜在公理解得更透彻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