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网讯 天津日报记者 孟兴 日前,本报记者就天津自贸试验区建设问题专访了市自贸试验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兼市商务委主任、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剑刚,请他介绍了天津自贸试验区设立的意义、申办过程、《总体方案》创新内容和自身特色等,回答了广大读者关心的有关问题。
(编者注:以下为答记者问选摘,详细内容请关注明日《天津日报》)
记者:据了解,要求新设的三个自贸试验区,既要学习复制北京自贸试验区的经验,又要结合自身实际突出各自特点。请问天津自贸试验区有哪些主要特点?
刘剑刚:天津自贸试验区在复制推广北京自贸试验区经验的同时,立足自主创新,突出天津特色,努力与北京自贸试验区形成互补试验和对比试验格局。如果说天津自贸试验区有哪些特点,初步归纳有这么几点,“服务三个战略,搞好三个结合,发挥三大优势,守住一个底线”,或者叫“3331”。三大战略:天津自贸试验区要按照中央的定位要求,立足于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服务,真正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平台;天津自贸试验区作为“一带一路”开放战略的陆海交汇点和重要战略支点,要发挥好桥头堡作用,促进这一战略的顺利实施;天津自贸试验区的三个片区,也是滨海新区战略的重要功能区,要成为滨海新区提质增效升级新的突破口和发动机。三个结合:将海关特殊监管区区内和区外创新发展相结合,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重点探索以贸易便利化为主要内容的监管制度创新,开展货物贸易、融资租赁、保税加工和保税物流等业务,非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重点探索投资制度改革、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推动金融制度创新、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将海港与空港的功能作用很好的结合,海空两港共同处在自贸试验区内是天津自贸试验区的一大特色,也是其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核心资源,要把二者结合好,实现联动发展;将制度创新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主要是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相结合,就像种田一样,我们既有苗圃研究栽培技术和培育良种,又要种好试验田。三大优势:一是充分发挥天津融资租赁业发展的优势。李克强总理曾经指出,天津自贸试验区可以以发展租赁业为突破口,作为自己的特色,创出自己的品牌。天津的租赁业发展在全国占有明显优势,业务量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有很多制度创新的经验,要通过自贸试验区的创新试验,坚持服务实体经济,进一步做大做强;二是充分发挥天津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先行先试、领先一步的优势。继续深化以“一颗印章管审批”等“十个一”为标志的行政改革,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三是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与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叠加的优势。“两自区”去年年底几乎是同时被国务院批准,自贸试验区三个片区又与自创区“一区多园”在空间、政策上叠加在一起,一定要用好这种叠加优势。一个底线:就是中央领导同志反复强调的,要坚守风险防范的底线,包括维护政治安全、金融安全和加强对市场的监管,构建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
记者:据了解,在天津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和制度创新措施中,突出了融资租赁的内容,有不少新的突破,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刘剑刚:融资租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运、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制造等领域,是解决企业大宗资金融资的有效途径,对经济提质增效、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近年来,天津形成了融资租赁业集聚发展的良好局面,具备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创新体系,截至目前,总部设在天津的租赁公司有288家,占全国15%;注册资金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占全国20%;业务总量超过7000亿元,占全国27%。东疆保税港区是我国较好的级租赁试点区,创新探索出保税港区飞机SPV租赁、保税租赁、离岸租赁、资产包租赁等“东疆模式”,在东疆保税港区注册的各类租赁公司达850家,仅单机公司就有535家、单船公司100家,占全国的85%。目前,东疆飞机租赁规模占全国租赁飞机增量的95%以上,成为我国的飞机租赁中心,形成了以飞机和大型航材租赁为主导,船舶和海工租赁、设备和不动产租赁快速发展的格局。
天津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在金融制度创新内容中,用专门的一个章节对融资租赁业创新发展做了具体描述,提出了新的改革创新措施。主要包括:设立中国天津租赁平台,支持中国银监会批准设立中国金融租赁登记流转平台,推进租赁资产登记、公示、流转等试点。需要说明的是,这两个平台目前是天津自贸试验区所独有的,体现了对天津发展租赁业的大力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租赁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设立专业子公司,支持金融租赁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在符合相关规定前提下设立项目公司经营大型设备、成套设备等融资租赁业务,并开展境内外租赁业务;经相关部门认可允许融资租赁企业开展主营业务相关的保理业务和福费廷业务;支持租赁业境外融资,鼓励各类租赁公司扩大跨境人民币资金使用范围;对注册在自贸试验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的融资租赁企业进出口飞机、船舶和海洋工程结构物等大型设备涉及跨关区的,在确保有效监管和执行现行相关税收政策的前提下,按物流实际需要,实行海关异地委托监管。
记者:广大市民对天津自贸试验区非常关心,但又感觉距离自己的生活很远。请您谈一谈,自贸试验区与老百姓的生活有什么直接关系?
刘剑刚:自贸试验区到底距离老百姓生活有多远?这是大家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实际上,自贸试验区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我简单举几个例子,比如:
一是购买进口商品会更便宜。利用自贸试验区的“保税商品展示交易平台”,以“前店后库”模式,可以用相当于国内价格七八折的价钱购买到比国内商场更便宜的国际大牌正品。不是免税,而是进口商品直销,省去了很多流通环节,降低了运行成本,降低了价格。
二是利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消费者可以直接“海淘”。《总体方案》中明确了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并试点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海关监管、检验检疫、退税、跨境支付、物流快递等支撑体系,消费者就可以直接“海淘”,网上下单,海外商品通过物流直接送到消费者手里,价格还会更便宜。
三是利用汽车平行进口政策,可以买到更便宜的进口汽车。明确在自贸试验区开展平行进口汽车试点,这有助于打破跨国厂商的垄断,抑制进口车的高价格,进口车的市场售价将便宜15-20%,而且可享受到与品牌车同样的售后服务。
#p#分页标题#e#四是老百姓个人理财会更加多元化。金融创新是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包括建立自贸账户、人民币资本项下可以兑换、人民币跨境使用、利率市场化改革、外汇管理改革等等,未来中资银行可以开办离岸业务,个人也可以开立自贸账户,更多的外资银行机构向自贸试验区集聚,与本地银行竞争,老百姓能够获得更多与国际接轨的理财产品、更多海外投资机会、更好的投资和理财服务。
五是老百姓出境旅游会更方便,并且有利于服务质量的提高。按照《总体方案》,自贸试验区允许在试验区内注册的符合条件的中外合资旅行社,从事除台湾地区以外的出境旅游业务。现在出境旅游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国人休假选择,但随之而来的是投诉率的攀升,有没有更多更好的选择是很多旅客的呼声,随着出境游资质的放宽,竞争必然带来服务的改善和价格的下降。一些国际知名的旅行社会到自贸试验区来开展业务,老百姓会享受到更多高端订制化的产品和服务,旅游更加便利,出门减少堵心。
六是市民的就业机会更多。就业是民生之本。自贸试验区运营后,肯定会有大量新的企业落户,北京一年多注册新企业1.4万家,超出了前20年总和,这些新企业需要招聘员工,会提供大量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等等。